松花江踏访圆满结束 历时60天行程1.6万公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1:32 生活报 | ||||||||
松原江段 松花湖 桦川江段 富锦江段 爬上冰雪皑皑的长白山天池时,登上苍苍莽莽的兴安岭时,踏访团身穿棉衣棉裤,全副武装;抵达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的同江三江口时,踏访团身着半袖小衫,骄阳烤背;抵达松花江南北源头时,冰封河面,朔风凛冽;回到哈尔滨,丁香花落,阵雨滂沱……历时60天,行程近1.6万公里,松花江全流域踏访终于随着踏访团本月10日抵达三江口而圆满结束。 4月10日的哈尔滨,春寒料峭。那一天,松花江全流域踏访团兵分两路,一路赶往松
北源踏访:横跨大兴安岭 北源踏访团离开哈尔滨后,经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拜泉县、克东县、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加格达奇市。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北源踏访团直奔松岭林业局,由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守才作向导,驱车190多公里直奔南瓮河。帕拉丁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两侧都是已经封山育林的林场,间杂着湿地,草木尚都枯黄。崎岖的山道仅容一辆车通行,路中央满是冰块。据介绍,这里的地面是永冻层,每年到了春夏之后,表层薄薄的一层土才化冻。 行程3个多小时,抵达了一条河流,两侧是大片的湿地,河流中的冰层尚未融化,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的小鱼,踏访团以为这就是南瓮河了。胡守才却告诉记者,这是砍都河,也是嫩江的一条支流。驱车再前行20多公里,才抵达南瓮河。 南瓮河的冰层也未融化,河水清澈透明。从南瓮河返回松岭林业局,然后向北,经太阳沟、塔源、林海、新林,一路踏查了黑龙江流域和松化江流域的分水岭——伊勒呼里山。 踏查了黑龙江流域和松化江流域的分水岭后,一路向南,经加格达奇,走111国道,途经鄂伦春旗,午夜抵达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在尼尔基镇休整了小半天,然后奔赴嫩江,经过讷河市抵达嫩江县,踏查了嫩江县境内的甘河入嫩江河口。 嫩江县踏访完后,沿嫩江南下,经讷河市、富裕县、齐齐哈尔市,踏访扎龙自然保护区之后,又前往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的珰奈湿地、嫩江富拉尔基段,然后继续南下,经泰来进入吉林省境内。经镇赉县到白城市、大安市,随后抵达南北两源踏访团的汇合点——松源市三岔口。 途经我省、吉林省和内蒙古三省区,25个市、县和林业局,行程6300公里。 南源踏访:穿行长白腹地 与此同时,松花江南源踏访团出了哈尔滨,经吉林省榆树市、舒兰市、吉林市、蛟河市、敦化市、安图县,直奔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 来到长白山脚下,踏访团得知,山路的个别地段积雪深达2米多。站在长白山瀑布下,踏访团推算登山耗时,备好压缩饼干、登山寒服,并按照人员体质情况制订了一个“强弱强”合理搭配的登山队形。 “天路”起点镶在长白山瀑布的旁边,尽头却嵌入山腰的云朵里。路越走越远,山越登越高,两位团员出现了高山反应,撤回到瀑布下的小平台。随后,记者遇到了第一个难行路段。这个路段原来有台阶,可是由于冬季长白山降雪量大,整个楼梯都被两米多厚的积雪掩埋住了,只能在积雪上前行。 团员们手抓绳索向天池挺进,当队伍行至该段路的中段时,领队不慎将左脚扭伤了,不得不放弃。三位团员相继撤出给剩余的四名队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楼梯越来越陡,团员们身上的汗水已经将衣服浸湿。此时,又有一位团员掉队,最终,七人的登山队伍,只有三人登上了长白山天池。 从长白山天池返回到二道白河,踏访团经抚松县、靖宇县、那尔轰镇,穿过了只有伐木机械车才能走的原始森林。踏访团顺利踏访白山水电站和白山湖之后,又来到红石水电站。随后,经桦甸市,抵达松花湖南端的桦树林子段。接下来,踏访团西行经磐石市驿马镇、永吉市、抵达吉林市。在吉林市完成了松花湖、丰满水电站以及沿江污染源的地毯式踏查后,经吉林市、榆树市,踏访了松花江陶赖昭镇段。 返回松原市,赶往松花江南、北两源踏访团的汇合点——三岔口。 途经我省、吉林省两省,23个县、市和沿江重镇,行程5800多公里。 在干流的踏访中,踏访团走的始终是“S”型,因采访的需要而不得不穿行在松花江南北两岸,途经宾县满井镇、糖坊镇、宾州镇、新甸镇、摆渡镇,木兰县木兰镇、吉兴镇、东兴镇,通河县通河镇、祥顺镇、清河镇,方正县会发镇、方正镇,依兰县依兰镇、迎兰镇,汤原县英兰镇、汤原镇,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江川农场,富锦市,绥滨县,同江市、三江口、哈鱼岛、街津口,共26处重要节点,行程接近4000公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访60天 一路奔波,我们回来了。回首60天踏访的日日夜夜,回首1.6万公里的行程,回首母亲河憔悴的身影,拥抱在三江口时,我们心情沉重。松花江全流域的踏访圆满结束了,但对母亲河的细心呵护却不知何时开始。 不能否认,以我们还稚嫩的眼界,还无法洞悉母亲河所遭遇的一切。也不能否认,正是由于我们无所畏惧的热情,让人们看到了母亲河正面临的困境。生态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把很多错误归咎于历史,但再也不能把改错的任务留给后人。 相关专题:松花江全流域踏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