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方早报:住房建设中规定贫富混居是当务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1:27 东方早报

  作者:薛涌

  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等问题,也成为公共辩论的核心。笔者一再强调,目前房价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和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的畸形市场运作有关:有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联手追求发展,好大喜功,老百姓对自己的居住用房没有任何权利。民居说拆迁就拆迁,开发区说上马就上马。结果崭新的办
公楼、购物中心、豪宅拔地而起。

  这样的发展气势,固然很长中国人的志气。但是,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气派是要花钱的。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三十几分之一。城市比人家还气派,当然住得起的人就少了。甚至一些基本的城市设施(比如运动场地),也使用不起。这种表面上的繁荣,最终会为我们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在的房价问题,只是这种“暴富”后遗症的初期症状,也许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

  城市的发展要能持续,表面上是否气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创造城市奇迹的劳动者能够住得起。这方面,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和教训。以波士顿为例,今年波士顿超过纽约,成为美国商务成本最高的城市。原因之一是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众多大医院、高科技公司吸引了大量高技术人才。高工资引起劳动力费用猛涨。人们兜里有钱,房地产也就随着城市的兴旺而看涨。如今波士顿的房价,虽然远远赶不上纽约,在美国也只是排在第七,但这已经引起了波士顿的危机。

  麻省的人口密度在美国居第三,波士顿作为全州人口最集中的首府,地皮贵也属正常。况且,城市的各种公用设施,还是物美价廉。一张地铁月票,也就80美元上下。周末一家三口到风景如画的查尔斯河荡舟,穿过哈佛和MIT之间世界著名的景区,一个小时也就14美元。这些城市设施几乎人人都享受得起。

  不过,波士顿的房价还是太贵了。2003年波士顿人均收入二万三千多美元,反映了美国大城市典型的贫困。不久前已经成为波士顿市区一部分的布鲁克林(Brookline),在房地产销售最旺的季节,也仅有4所百万美元以下的两居室在市场上卖。那里的人均收入也不过四万四千多美元。房价贵,公司雇人,就得给人家开买得起当地房子的工资。开不起这样的工资,公司只好迁走。结果,在波士顿,买所普通住房不易,办公室却因为公司撤离开始空起来。目前波士顿市中心被撤空的办公室面积,竟达1000万平方英尺。于是改办公室为公寓成了房地产业的大买卖。不久前笔者向同事抱怨买不起房,对方就开玩笑说:住办公室吧,反正波士顿有的是。

  如果我们不改变现在这种盲目建开发区的做法,尽快平抑房价,波士顿这种住不起民居、租不出去办公室的现象,早晚要在中国的大城市出现,强度可能更大。而且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恐怕还是贫富隔离。

  以波士顿为例。人有钱,就会往好的区搬。看看大波士顿地区的城镇,最贵的地方,人均收入接近8万美元。穷的地方,则甚至不足1.5万美元。美国的公立学校采取学区制。学校的经费主要靠当地的房地产税。结果,富区的公立学校几乎可以和一流的私立学校比肩;穷地区的公立学校则几乎是第三世界的水平。穷孩子上差学校,一个区祖祖辈辈穷下去。富家子弟从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接受的是一流教育,最后竞争总是先声夺人。富区因此就祖祖辈辈富下去。无怪现在有许多人惊呼,贫富隔离比种族隔离实际上更可怕!

  要知道,波士顿从美国建国以前的殖民地时代起,就以自耕农为主体,均富是其最悠久的传统。来自波士顿地区的约翰·亚当斯,是个鞋匠农夫的儿子,一直到当了总统,手里还是紧巴巴。波士顿没有富豪,也很少赤贫的穷人,居民普遍教育水平高,与以大农场主和家奴组成的维吉尼亚大异其趣。如今这样贫富悬殊的局面,对波士顿的历史可谓是一个讽刺。这自然也引起当地人的愤慨,纷纷开出药方,准备救治。

  在种种药方中,几个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的意见最值得注意。他们提出,波士顿必须为一个高人口密度的社会作准备,要建设多层的公寓住房。现在波士顿有经济适用房、贫困救济房。这些房子,都必须占民用住房的一定比例。不过,以往这些市场价格以下的房子,总是单独建设。即使是市场上的住房,不同价位的房子也是分开的。这就形成了穷区富区之别。他们提出,今后的住房,要建贫富混合型。一栋公寓,有几百万一套的,也有十几万一套的。这样的设计,使不同阶层的人住在一起。穷孩子和富孩子可以成为同班同学。下一代日后才可能公平竞争。

  这套理论,在中国特别有意义。国内有些城市,传统上类似上海人所谓“上只脚、下只脚”的地域阶层意识就很强。如今的发展打破了过去的地域划分,但是动不动这里一个什么度假村,那里一个什么花园,推倒普通的民居,一个区一个区地建豪宅,贫富迅速隔离,为社会造成了危险的裂痕。一栋现代住房,寿命长达百年以上。这样的格局一旦形成,就等于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城市社会“定性”了。随着住房的私有化,随着城市管理的日益复杂,政府将不得不在乡村自治之后鼓励城市中的社区自治、试行类似学区制的改革。因此,在住房建设中规定贫富混居、防止贫富隔离、减少未来改革的副作用,是目前城市住房建设的当务之急。

  推荐:国务院出台八条意见稳定房价

     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