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医疗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政府要捍卫医疗公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0:19 贵州都市报

  日前,卫生部官员指出:医改市场化无助解决“看病难”。“当前医疗服务市场上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中国青年报》6月20日)

  据悉,这是卫生部首次站出来否认“市场化道路”;而在此前,随着国家明确将医疗机构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划分,“市场化”一度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学者们鼓吹的医
改口号,被“紧锣密鼓”地推行,如在江苏省宿迁市,从2000年开始,该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产权置换,由公有公营变成了民有民营;7家县级医院中的4家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

  然而,这种市场化医改,给广大患者带来的是什么呢?————医疗价格一路看涨,31%的农村居民和47%的城市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老百姓只能“有病自己医”,因病返贫、致贫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这一次卫生部对医疗市场化方向说“不”,坦言它无助解决“看病难”,无疑应该肯定。(据新华社报道)

  但是,“医疗市场化”之所以必须叫停,解决现实的“看病难”其实又并非其全部道理所在,至少不是根本原因。众所周知,正如教育需求背后对应着公民的受教育权,为满足这种基本权利、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必须成为教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一样,医疗需求背后也对应着公民的健康权,因而,捍卫医疗服务的公益品质,保证其足够低廉、公平,同样就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所谓“市场化”,必然意味着逐利化、私益化,于是,“高价教育”、“高价医疗”盛行,没钱少钱的结局必然是: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诚如有关专家所言,“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市场化,是与市场经济理论背道而驰的”,结果只能是“病人被宰、被剥削”。显而易见,如果公民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基本权利,蜕变成为一个可以用金钱简单衡量并被剥削的东西,没钱意味着没权,有钱就有特权,那么权利也就不再是权利,和平等、正义无缘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要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叫停“市场化”不过只是第一步,而接下来,政府还需采取实际行动,真正担负起自己维护医疗公益的责任。我想,这种责任起码首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加大政府投入,彻底改变公立医院名为“公益”,却实际上主要是靠医疗收费来维持运转的局面。据统计,全国各级政府对医院的投入,1997年只占医院支出的3.84%,2000年也仅只有医院支出的5%,而另一方面,药品差价收入却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比例高达60%—80%。————为什么现在老百姓看不起病,因为医药费太贵,而医药费为什么贵,根源正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于是,医院“自谋”收入的结果必然是,公立医院事实上的市场化经营,药费疯长、腐败丛生。

  其二,彻底扭转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分布不均的局面。统计表明,我国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2%;同时,资源分布又非常不均:20%的城市居民享受80%医疗资源,而80%的农村人口只有20%的医疗资源;而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公平性进行的评价,中国被排在倒数第4位。(3月10日《解放日报》)

  毫无疑问,为社会成员公平地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是现代社会和谐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者的政府,履行好这种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作者:张贵峰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相关专题: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