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欲调整医疗价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4:38 今晚报 | |||||||||
新华社广州6月30日专电(记者陈冀)广东省日前对医疗价格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就此进行了听证会。此次调价让医患双方反应各异,其焦点在于,医院认为,CT、B超等检查费用大幅度下调,收入肯定要“缩水”;老百姓却质疑其为明降暗升,“大检查平时做得少,但门诊、拔牙和生小孩这些经常的项目却涨价,以后看病还不是得多掏钱?双方就此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市民:调价是明降暗升 人们对于此次价格调整的热论源于“看病贵”的现实。广州市卫生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广州市民平均每次住院医疗费用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32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24%,较之2002年上升了16.14%。今年一季度,广州市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为143元,而在2002年,广州市民平均看一次门诊费只需117元,3年间平均每次门诊医疗费用上升了两成多。 广东省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按照“总体不变,有所下降”的原则,降低大型检查项目和一次性医用材料价格,提高部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和传统中医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面,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和部分实验室检查费,共222项,占医疗服务项目5.6%;提高部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中医及民族诊疗类医疗服务价格,共127项,占医疗服务项目的32%。 虽然这次调整方案总体收费水平下降1.03%,但仍引起广大市民不满:“门诊、体检、注射、生孩子、拔牙,这么多老百姓最常遇到的疾病治疗全都涨价了,可是X刀、散射法、脏器断层现象这些听都没听过的项目却降了,调价方案岂不是明降暗升了?” 医院:入不敷出面临生存压力 然而,在老百姓看来此次价格调整的得利方医院却也叫苦连天。 广州一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次价格调整,门诊提价2元,意义不大,而B超、CT等大头降幅太大,医院收入肯定‘缩水’;更要命的是,仅因药品不准加价15%这个决定而降低的收入将相当于1000个普通员工一年的工资。医院认为,目前医院一方面不准药品加价,再加上一些服务项目价格下调,将加大医院的生存压力。 广东省卫生厅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全省医疗机构总收入388亿元,总支出370.4亿元,收支结余17.6亿元,其中财政专项结余0.2亿元,医疗亏损16.4亿元(2001年-2003年,3年医疗收支年平均亏损14.3亿元),药品盈余5.8亿元。 据广东省卫生厅财务处处长陈祝生介绍,从近3年广东省卫生系统医院财务收支分析,普遍情况是医疗收支亏损,用药品收支结余来弥补,再加上一定数量的财政投入,使医院基本能维持正常运转。医院的发展(扩大再生产)能力非常有限,3年平均结余18.4亿元(占总收入5.4%),主要用于购置医疗设施、改善就医条件以及建设重点学科。 “看病贵”:尚需医疗体制改革整体推进 市民对此次价格调整的不满也许是主管部门始料未及的。作为此次价格调整听证代表之一的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李瑾向记者透露,在听证会召开前6天来共有354位市民以来电、短信、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她发表意见,其中有272位市民来电。从市民意见内容看,居然无一位市民表示同意这次的医改听证方案。除了投诉医风医德及抱怨医疗服务价格下调的总体幅度太小,看病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外,主要反映的意见是总体的收费上涨了,有“明降暗升”的嫌疑。 来自一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胡永红女士则在听证会上表示,“广东这次‘涨技术降检查’的调整方向是正确的,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动的价值,符合国际潮流!”据称,国外医生的收入很高,主要是靠诊金、手术收费,这是体现他们多年苦学勤练的价值,也是承担高风险的回报。 很明显,按照目前经济的水平和百姓的承受能力,医院要完全像国外一样靠收取高昂的诊金、手术费用,来填补降低药价的空缺,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得靠政府加大财政补贴了。可是“现在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太少了!”广州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院去年营业额约为3亿元,而政府给的用于购买医疗设备等方面的钱才1000万元。而目前药价又降了,以药养医的空间有限了,而财政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补给医院吗? 所以,有专家指出,要破解看病贵问题,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整体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如何完善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这样做,不仅是要避免导致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而且又要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并保证有足够的财力引进先进设备、人才以提高服务质量,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相关专题: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