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灼中期待走得更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4:25 中国青年杂志 | |||||||||
本刊记者李纯 “这里(祖国大陆)有活力,能赚钱,有神秘的文化,让我能回归自我。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和未来的方向。”我们采访的六位台湾年轻人如是说。 没有什么比“生活”本身更美丽、更值得我们去呵护和捍卫;也没有什么能像正确的选择那样,引领台海两岸的人们 抵达幸福的生活:和平、安宁、发展,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想家并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如果我真的想回家,我早上在北京,晚上就到台湾了。 采访、图-本刊记者李海波 陈汉忠台湾明智广告公司经理 相比白天的安静,陈汉忠更喜欢夜晚的三里屯。“上午见了两个客户,下午在公司讨论广告方案,只有晚上的时间属 于自己。”在“海上餐吧”他点了一份比萨、一杯红茶,安安静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从这里看出去,“明智广告”的牌子在 夜色中很是醒目,“‘明智’是我的全部,也是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据点’。” 2002年,27岁的陈汉忠从台湾来到大陆,第一站是上海。 毕业于新竹交通大学的他放弃了大学学的会计专业,转而从事一直就很喜欢的广告行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著名台 资食品企业,凭着在大学里就曾自己开办设计社的经验,三年后成为企业大陆广告事务主管。从新竹到台北,这是陈汉忠迈向 外埠的第一步,躺在校园的青草地上望天空,他问自己,到底能跑多远?也许全世界都可以去,但是到大陆去?似乎没有任何 理由。 “那时候没想过要到大陆发展,外派去过很多次上海,总觉得有一层说不清的隔膜。”因为公司业务的需要,200 2年他被派往上海工作一年,作为公司在上海的代表负责客户开拓和经营。在上海,汉忠要代表公司与客户公司的中高层人士 接触,压力和要求相对提高,但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在这一年中,他成功地让“茶里王”这样的品牌逐渐融入更多人 的生活。 业务越来越顺手,后来就上海、北京两头跑,花更多心思操作北京这边的客户。慢慢的,他开始更喜欢上了北京这个 城市。来北京前,陈汉忠读了好几本有关北京的书,例如《吃喝玩乐在北京》,借助书籍和先来朋友的经验,让自己“压缩式 成长”。“其实北京很像纽约,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文化大熔炉,它的魅力也在于此。” “我第一次出差到北京时,觉得北京真大啊!那种恢弘的气度,只有首都才有:大的建筑,大的马路,连路边卖的葱 都出奇地大,嗬嗬,还有好吃的水果和蔬菜。台湾的蔬菜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大多已失去蔬菜的原味。于是我在电话里跟家 人兴奋地讲,我终于吃到有菜味的菜了……”2004年秋天,陈汉忠辞去了工作,手头已有的资源加上工作七年的积蓄,漂 在北京的他开始了自己创业的生活,“‘明’是明确的理性,‘智’则需有足够的智慧,这是我给公司起名‘明智’的缘故, 好的创意加上严谨的设计和后期的操作,是我对公司员工的要求。” 公司也是家,这处位居三里屯的临街平房有100多平米,除了四台苹果电脑和几张办公桌,其他的位置都挂满了他 的平面作品,屋角一张简单的沙发床。工作之余,陈汉忠的放松方式就是到隔壁的酒吧去喝几杯存放在这里的酒。朋友大都是 圈子里的人,夜晚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过来,聊天,偶尔打扑克,输了的人去给大家买零食。“大部分时候我的生活很简单, 在这个行业生存不容易,不管你是哪里人,如果没有出色的创意设计,即使同样是台湾企业,也不会轻易成为客户。”在陈汉 忠的客户中,一半以上是台湾公司,“可能在做事情的观念和方式上会有那么一点点优势,更容易沟通。” “有句古话说‘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龄,谁都会有一种焦灼的感觉。”和在企业打工不同,当了“老板”的感觉 让陈汉忠更有种紧迫感,来自同行、来自年龄的压力一股脑儿扑面而来,他希望自己能跑得更远,不仅仅是在地域上。越来越 忙的他现在觉得北京与台北的距离并不遥远,每个星期他都会给妈妈通一次电话。“想家并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我真的想回家,我早上在北京,晚上就到台湾了。” 生活中的汉忠是一个简单的人,一双球鞋、一条牛仔裤,身上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修饰,也少有前卫的举止。“如果我 为了装得像一个设计师,盲目追求时尚,会非常累。我希望‘明智’有自己的品位,设计作品简单而具有美感。”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