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经济增长重要的是制度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11:32 中国新闻周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四五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幅仅为1.8%,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走高,5月份达到5.9%。这种“剪刀差”表明,价格链条似乎断裂,生产过剩隐忧初现,再考虑到投资增长速度下跌,显示出中国经济有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由此,学界开始热议,中国经济在中短期内,是否已逐渐趋冷,甚至不排除出现经
济衰退的可能性。当然,官方并不同意这种看法。

  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避免周期性波动,因而,也就不可能不出现过热、过冷现象,中国也不例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出现过四个经济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从1981年到1986年,第二个周期从1986年到1990年,第三个周期从1990年到1999年,从那时至今是第四个周期。去年底就有研究报告指出,本轮经济周期性波动已越过峰顶。

  不过,与其他市场发育较为健全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波动有其独特性,就是热得快,冷得慢。每一次周期开始,名义GDP 增长率、实际GDP 增长率以及财政支出迅速上升,很快就达到顶点,然后开始缓慢下降;投资、进出口、总消费也都表现出这种“陡升缓降”的形态。因而,经济运行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处于下行区。

  这种走向,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有关。GDP由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个部分组成。总消费一般相对稳定,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对经济影响大的是总投资,而它的波动幅度却非常大。原因在于,在大部分时间里,政府对投资拥有太大支配力。

  本轮经济繁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到2001年,国有部门的投资额已低于非国有部门,但其比例仍将近一半。这一半的增长速度异乎寻常地高。地方政府尤其热衷于制造政绩。在按隶属关系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社会平均速度。

  除了政府直接投资之外,地方政府的错误政策也扭曲了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地方政府几乎完全控制着土地、信贷等资源,他们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非国有企业投资。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投资越多,从政府那里获得的隐性补贴就越多,这种诱导性政策人为地制造了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热。

  因此,政府完全能够以行政和准行政手段在短时期内制造投资热。但从经济角度看,投资热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过度投资必然导致电力、能源、运输、粮食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货币发行量增加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这样增长的社会代价很大。在本轮经济繁荣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幅这样的经济图景: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民众收入增长水平持续低于经济增长水平,社会消费持续徘徊不前:2002年至2005年一季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际增速分别是11.4%、8.4%、7.9%和7.2%。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费性支出增幅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经济增长并未带来财富的增长。

  经济的断裂还表现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财富的逆向转移为基础。土地大概是本轮经济繁荣的主要推动力量,出售土地的收入让地方政府可以大量进行投资,廉价土地也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繁荣。然而,这背后是大量农民被迫以低廉的价格出让土地,在城市,拆迁纠纷频繁发生。这种增长模式,其实是让贫弱群体补贴富裕群体。

  面对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种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在采取降温措施。但当中央政府进行调控的时候,却会遭遇一些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抵制。表面上,中央政府不缺乏调控投资热的政策工具,但其政策却难免会被层层截留。因此,尽管学者担心经济趋冷,而中央政府宏观部门却一直担心调控措施一旦放松,投资热就会立即反弹。宏观政策部门其实也面临一个难题:一旦拿捏不准,调控措施就可能用力过猛,导致投资猛烈收缩,并陷入长期疲软状态。

  因此,讨论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宏观调控政策之得失,恐怕不能不留意经济周期背后的制度因素。每一轮经济周期,都是由政府启动的。那么,如何约束政府的行为,才是防止剧烈周期性波动的治本之策。除了应急性的调控政策之外,人们应当从制度层面思考,如何减少政府控制资源的权力,由市场来配置市场。

  当然,即使政府不再能够操纵投资,经济仍然会有周期性波动。不过,学者的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随着非国有企业投资所占比例增加,经济波动的幅度已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也就是说,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给经济带来了更多稳定性。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清晰的:仅仅为了经济稳定,也需要进一步促进非公经济的发育。

  总之,限制政府权力,推进法治之下的市场的健全发育,让经济增长的好处为民众普遍分享,恐怕是当代中国所急需的真正有效的宏观政策。短期的经济走势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如何推进制度转型。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