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江南时报:内地高校谁有勇气拒录高考状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13:29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蒹葭

  香港大学今年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17个省市共接获多达4848份申请,半数申请者高考成绩超群。出人意料的是,该校最后录取的250人中,11名各省市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拒之门外(据7月15日《晶报》报道)。

  在内地高校概无例外地追逐高分考生、为招收到“状元”而津津乐道喜不自禁的时候,在各地大搞高考“状元”登科盛典的时候,在国人为极少数高分考生不能如愿以偿而扼腕叹息的时候,在舆论界普遍为“以考分为教育公正唯一考量”大唱挽歌的时候,香港大学此举确实让众多国人大跌眼镜,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意义。

  其实,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为国人深刻认识,西方大学不以考分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也颇受理性的国人推崇。然而,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只能存活于特定的常态情境下,一旦遇到能引发集体性狂热的高考时期,人们就似乎本能地失去理智,将其抛之脑后。

  其中原因很多。千万考生对切身利益的关注是一种氛围上的烘托和逼迫,大学教育者理性精神的失落和对世俗观念的迁就、亲近则是一种纵容与姑息,“科举文化”的基因是国民心理取向形成的重要因素。

  大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因此,学习显然不是人生的唯一意义,考分自然也不是衡量人才优劣的唯一判据。香港大学在选拔英才中不搞“唯分是举”,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强调考分与面试表现同等重视,注重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潜质、能否适应本港生活,以及对香港是否有贡献等“考分外因素”。这是对科学的人才观的身体力行。

  基于同样认识,国外著名大学拒收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元”早就是家常便饭,甚至可以说是国际惯例。如今,中国自己的大学在自家大门口又上演了一出拒收“状元”的好戏,不知内地这么多著名大学的校长们、教育专家们看了会作何感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状元崇拜”、“考分崇拜”之所以形成并根深蒂固,当然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要破除,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再稚嫩的芽儿也会有破土而出的时候,笔者期待着有责任感的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从拒收综合素质不高的高考“状元”做起,打破这个神话,“吃第一只螃蟹”。

  推荐专题:2005年高考状元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