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掘武则天墓为何要留待后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0: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作者:赵畅 作为大周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乾陵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发掘与否始终是文物考古界和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陕西乾陵等帝王陵墓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
乾陵考古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发掘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在这个问题上,尽管专家意见不一,但至少有一条却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保护条件尚不过关。正如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宿白所言: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丝绸,至今仍存放在冰箱里不能拿出来示人。不必说其它条件是否具备了,单就保护条件尚不过关而言,发掘还为时过早。 乾陵考古发掘,的确有着巨大的诱惑。然而,考古发掘的条件并非是由其对象的诱惑程度来决定的,更不是由人们的兴趣欲望来敲定的。上个世纪60年代,陕西也曾打算发掘乾陵,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暂不发掘,留待后人完成。基于这种考虑,周总理也否定了史学界“发掘十三陵”的计划。考古发掘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必须依靠多种科技手段介入的工作,我国政府之所以一直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就是因为一来我们的发掘、保护条件尚不具备,二来相信我们的子孙更有智慧。既然乾陵的考古发掘还没有到非抢救不可的地步,作出留给子孙后代发掘的决定,无疑是极其理性,极其明智的。 乾陵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这自是一桩大好事。但说到保护,则不免令人心情沉重。未发掘的乾陵自然可以全影全息地“留待后人”,但对于另外一些文物,能否保护好原模原样地留给后人,却让人无法乐观。就拿万里长城来说,目前只有1/3修复和保护完好,另有1/3残破不全,还有1/3早就不复存在。山西省左云县的两个农民想把村里的两个砖瓦厂合二为一,但麻烦的是中间一段长城碍事。打着“维护全村人的利益”的旗号,村干部便一声令下,拆!整整60米的一段明代长城就在堆土机的轰鸣声中顷刻湮灭。而长城脚下的有些村庄,用长城砖盖猪圈、鸡舍,有的为了省事,干脆就在长城上挖个洞做厕所。这样的意识,这样的行为,怎能让我们的文物得到保护?连最基础的保护工作都做不好,又怎谈开发利用? 文物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保护文物是发展,留待后人也是发展。保护好文物,也是一种政绩。面对各种文物资源,我们应尽最大努力严格保护、科学修复,决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无条件超负荷开发利用。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