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980年代体育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8:15 新周刊

  聂卫平 本来很普通,但被宣传成什么什么了

  “1980年代是中国腾飞的准备阶段,全国人民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整个社会的气氛非常好。中国能有后来的进步,跟1980年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

  采访/王素 图/Cnsphoto

  在中国棋院旁边的围棋道场里,孩子们的嬉闹声不绝于耳,聂卫平身处其中,面带微笑,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和智者,一位凡人。他在阅读时已需要摘下近视眼镜。20年前,在这副招牌式的眼镜中,漫画家在其中添加了一黑一白两颗棋子,从而勾勒出一副聂卫平最典型的形象,他也以围棋智慧赢得了精神偶像的地位。

  时至今日,经历过1980年代的青年依然在家中珍藏有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棋谱。1985年,聂卫平在首届中日擂台赛中以弱胜强,连克日本“超一流”棋手,振奋了民族精神,这使他成为与中国女排、李宁等体坛精英并列的符号性人物。在随后的三届擂台赛中,聂卫平依然所向披靡,因此在1988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称号。

  《新周刊》:从1980年代到今天,你在这20多年中经历了哪些人生变化?哪些方面没变?

  聂卫平:我自己的变化就是从一个30多岁的人变成了一个50多岁的人。现在,我还在下围棋,参加比赛和教学。争胜负的东西我都喜欢,我爱好桥牌和足球,从1980年代到现在一直如此。

  《新周刊》:从起步、巅峰到现在,哪一次的人生转折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聂卫平:没有。你们媒体有这种感觉,我没有。我是很自然地度过了这20年。

  《新周刊》:你现在的状态是在预料之中了?

  聂卫平:那当然不是。不过人总要顺其自然,像水流一样,遇到顺势而下的时候,就一泻千里;遇到阻碍过不去的时候,就绕一下,在绕过去和一泻千里之间就是人生中的分歧点。这20年来,我经历过一泻千里的时候,也有绕道而行的时候。但我的目标肯定是向前走的,而不会往后退。

  《新周刊》:这跟争胜负的性格是否有些矛盾?

  聂卫平:这互不影响。遇到阻碍时,实在不行了再绕一下,一般情况下都要争到底的。

  《新周刊》:对你来说,1980年代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吗?

  聂卫平:有很多,比如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1980年代初期,我们的接触很多,他是一个很好的长者,非常优秀的共产党人。从体育界来说,还有中国女排和中国男排。1981年,中国男排在落后很多的情况下赢了韩国男排,“振兴中华”就是从那时的男排比赛中喊出来的;后来又有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

  《新周刊》:你因为围棋下得好而成为“民族英雄”,这些观念在今天还有多大的影响力?

  聂卫平:今天的比赛跟政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年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时候,由于媒体的宣传,比赛带有了政治色彩,给它附加的东西超过了围棋本身。现在,围棋就是围棋,它是一项……(记者:陶冶性情的活动?)对,你都知道就不用我说了。

  《新周刊》:从比赛来看,中日韩三国的围棋水平各有什么变化,三国格局又有何变化?

  聂卫平:十几年来,三国鼎立的大格局没有变化。从几百年的围棋文化传统来看,日本的底蕴最厚,职业棋手的数量基本是中韩两国的总和,但是日本的成绩并不太好。从顶尖棋手来说,韩国的选手的成绩最好。可以这么说,整体实力日本好,顶尖实力韩国好,中间这一层的实力,中国好。

  《新周刊》:下围棋时你需要长考,那么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有哪些长考?

  聂卫平:在工作中长考不多,在生活中虽然有长考,但不应该有长考,应该快一点考虑。长考这个东西,是特别难办的时候才需要。工作中我觉得应该大胆果断,没有像围棋中那么难办的时候。在生活中,我现在的状态很好,也不需要长考。

  《新周刊》:你是如何看待1980年代的?

  聂卫平:1980年代是中国腾飞的准备阶段,各项秩序和工作都走上了正规。当时我感觉全国人民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工作非常努力,整个社会的气氛非常好。那时候中国粉碎了“四人帮”,刚刚改革开放,正是百废待兴,中国进步得非常快。

  《新周刊》:中国这20年的巨变你又有何感触?

  聂卫平:这20多年我都看着呢。我觉得能有后来中国在1990年代和21世纪这样的进步,跟1980年代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1980年代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后来的突飞猛进打下了基础,这是中国重要的10年。

  《新周刊》:在1980年代,你获得了“棋圣”的称号,你当时如何看待自己对社会的影响?

  聂卫平:我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激励下、在大家的帮助下,才能取得自己的一点点成绩。本来也很普通,但被很多人宣传成什么什么了。

  李宁 从个人到品牌的演变

  李宁人生的上下半场在1988年截然分开,之前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的体操王子;之后他是在商海里沉浮打拼的商人。

  文/王素 图/Emepic

  作为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李宁已是双鬓泛白的中年人。根据李宁所掌握的股票数量和每股的价格折算,他目前的身价16亿元。在1980年代,李宁则是106块金牌的拥有者。从106块金牌到16亿身价的转变开始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那一次,李宁在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也从神坛跌落到地上。当时的人们很难用宽容的心态来接受“体操王子”的失误,背负着沉重压力的李宁在26岁时宣布退役。这时,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适时送上了理解与鼓励。

  当时,摆在李宁面前的路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不是做教练就是担任政府官员:广西体委邀请他担任广西体委副主任,海外聘请他出任国家队教练,甚至演艺界也邀请李宁加盟。李经纬的盛情、健力宝的品牌,还有中国体育产业的潜力以及当时李经纬所描绘的远景打动了李宁,他在1989年接受了健力宝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并很快地成立了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当时对于拥有着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自己拿着档案去到广东三水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是需要几分勇气与胆识的,何况当时舆论对于“体操王子”经商颇有微词。为了推广新生的运动品牌,李宁策划了一次公关活动——参与亚运会火炬接力。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整个亚运圣火的传递过程,有2亿人直接参与,25亿中外观众从新闻报道中认识了健力宝和李宁牌,这是李宁商业才华的第一次亮相。

  1998年,35岁的李宁突然选择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本科。从此,李宁与普通学生一样,每天背着小书包上课、记笔记、背法条、课堂讨论、期末通宵熬夜地复习、考试。与那些不学无术的退役明星有显著的不同,年近不惑的李宁进入北大深造不是为了混到一个学位,而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李宁进修了“经济学”双学位,并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进修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两年后顺利毕业。

  2002年本科毕业时,李宁的学习成绩足够免试上研究生。李宁选择了喜爱的历史专业,到北大历史系攻读“明清史”方向。一年后,因为公司准备在香港上市,李宁在北大的求学生涯才暂告一段落。现在,北大历史系还为李宁保留着休学后的学籍档案。

  李宁选择读书之际,公司正经历一场销售下滑的危机,而且公司管理也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因此李宁希望通过学习来认清公司的发展思路。接下来,李宁公司逐渐从家族管理中走出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整个世界正在经历全球化,如果我们想成为中国的第一,我们也必须成为国际品牌。”也许这才是李宁走过1980年代而在中年求学的最初动机。

  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标志着李宁在人生的下半场又一次触及了巅峰。也许,现在的孩子早已把李宁当作了纯粹的商人,只知道“李宁”是一个运动品牌的名字。但回顾1980年代,李宁正是中国体育界的领军人物: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三枚金牌,成为中国体坛的一座丰碑。李宁因此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25位运动员之一,和乔丹、贝利并列,是世界公认的“体操王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