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红网:缓解首都人口压力还须听听场外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3:56 红网

  作者:慕毅飞

  北京每年新增30万人口,给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带来诸多压力。北京要作“十一五”规划,有关部门组织了一个市民建言会,数十位市民代表为缓解首都人口压力建言献策(8月7日《新京报》)。人多了,就得考虑把谁挡在城外,把谁撵出城去。因为北京的地位特殊,这个建言会值得关注。

  虽然以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人进京的方法遭到普遍反对,但提高进京门槛的建议仍然屡有人提。譬如有人提出,通过结构性调整,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少,知识性密集型产业人口越来越多,使北京人口有序的有方向的流动;有人提出,通过控制土地的供应量,让住宅的价格适当上升,提高北京的生活消费水平,使得一些低层次的产业在北京不能生存。还有人提出,外地人在北京买房子的应该缴纳建设费,理由是“世世代代的市民交了很多的税,贡献了很多才建设成了今天的北京”。此外,有不少人提出“异地养老”的主张,要在北京周边建立“老人宜居城市”,鼓励离退休人员到那里“发挥余热”。

  如此一来,北京是肯定能“首善”起来了,买不起高价房的人进不了北京,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在北京呆不下去,再把离退休的老人弄到北京的外面去,北京就成了有钱、有文化,又没有老人的城市。其它地方呢?要钱没钱,要文化没文化,要年龄优势没年龄优势,跟北京就越来越没法比了。要是所有感到了人口压力的城市,也都群起而仿效之,越来越多的农民,就会被挡在门槛越来越高的城外,就越来越找不着进城的门了。提高城市化程度的路,化解“三农”问题的路,实现公平公正的路,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则肯定会由此而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其实,有许多北京人从来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活的,北京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不能因为北京壮大了而非得把他们“调整”出去。提高房价,只能把没钱的人挡在城外、撵出城去,北京也没有理由一定要成为富人的北京。再说,北京更不是单靠北京人建成的,从建国之初的“十大建筑”,到今天的“奥运工程”,花的有许多都是全国纳税人的钱。单就1999年的教育而言,全国2036个县和县级市中有1021个县的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不足10元,而北京市则达到757.6元;同样是1999年,在全国8亿至9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3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这都不是单靠北京人“贡献”的,外地人没有理由被挡在北京城外。至于,该不该一厢情愿把老人弄到城外去,得听听北京的老年人怎么说。

  当然,建言会也让人听到了一些善言良策,他们或主张给外地务工者以市民待遇,特别是在目前工伤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再给外地务工者加上失业和养老保险,还要保证这钱能返还到打工者的原籍去;或主张从长计议,要给贫困地区以更多的支援,使全国都成为宜居之地,从而为北京减压;或主张把北京一些政府机关迁出去,带动为它服务的人口、干部和家属,迁移到卫星城去……除此之外,北京如何缓解人口压力的建言会,还需听听场外音。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