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如农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5:47 中华工商时报 | |||||||||
作者:陈纲 他们为什么会犯如此“低极错误”?一言概之:坐而论道不如躬身实践。不踏踏实实地沉淀在基层展开研究,再高明的方法论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陈凯星撰文说,中国的农民最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东南沿海的农民们把眼镜细拆到一个个螺丝,把鞋子细拆成一个个鞋钉。然后,一条街、一个村、一个镇、甚至一个县,就专心做这些螺丝、这些鞋钉。他们用精细拆分市场的办法,巧妙化解了经济总量不足的劣势,在每一局部市场上都做到了规模最大、成本最低,堪称破解世界经济难题的经典战例。他们不声不响地解决了经济学家们在各类论坛上引经据典地争论,但却没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在国人的眼里,现在的一些经济学家还不如农民? 首先是经济学家群体形象的跌落,近年来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在重大问题上的发言确实不那么令人恭维,有网友总结经济学家的著名“昏话”有:股市要破3000点;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中国人要购买两套房;农民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把公共财产视作无主之物、M BO元年以及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的压力等等。 想必,这些经济学家一本正经地发表以上言论时,口气之坚决如“定理”,却没想到会被如此猛烈地“炮轰”,令广大网民和国民哂笑!他们为什么会犯如此“低极错误”?一言概之:坐而论道不如躬身实践。不踏踏实实地沉淀在基层展开研究,再高明的方法论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农民则不同,他们时时为一家人的生计处心积虑地思考、惮精竭虑地劳作。农民式的精明在于,他们很实际,不会放过一丝改善生活的机会,他们善于以身边成功人为榜样,总结身边失败者的教训。当一种市场机会出现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尝试,直至失败抑或成功,而一旦成功,会引来大批仿效和竞争者,从这个意上来说,在中国南方出现专业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不奇怪。但这种简简单单的坚持的力量,就是探索,就是实践。 而现在的中国经济学人,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 应当承认,中国有一批经济学者是不乏这种精神的。顾准是,薛暮桥也是。顾准最早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1959年,顾准被遣送河南劳动改造,在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极大折磨的情况下,他仍决心潜心研究10年,写下了大量笔记,价值难以估量,“几乎是以一人之力顽强凿通了那条阻隔中西思想对话的黑暗隧道”。他的钻研精神,现今哪位经济学家能比?而薛暮桥,一生重视基层调查,眼光始终向下,其经济研究就从家乡的农村调查起步,并长期主办《中国农村》月刊。建国初期,他就是省部级高官,但1961年,他还到浙江农村蹲点调查,1978年和1985年,又分别到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实地调查研究。其眼光向下的作风,如今又有哪个经济学家能比?他们谁肯放下“尊贵”的身躯,沉淀到基层研究几年,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没有。我们听到的大多是某个经济学家为谁代言以及其身后的利益,热热闹闹的学术之争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利益调整。他们中一些人的本事在于,能够依据利益既得者的真实意思和下一步的利益图谋,创造出够哗然一时、令人炫目的理论来,MBO最终被叫停,似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有人说,如今的一些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家的组合,他们是擅长在“家”里研究“经济学”的“思想者”,乐意做西方经济学的翻译机器和剪贴机,他们最大的贡献是把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移植到中国。他们常常陷入现象的争论,因“矛”和“盾” 都是舶来品,而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他们多是先有理论再有研究,而不是由基于实践的研究推出理论。譬如一个拿西方钢铁打造中国传统器皿的工匠。让他们打个中国花色的盆碗还可以,千万别奢望让他造航空飞机。一种刻薄而形象的说法是,让中国如今的经济学家拿诺贝尔奖,实在比让工匠造航天飞机还难。 称职的经济学家,应以精确的分析解释经济现象,以揭示经济规律为己任。但如今中国的经济学家似乎更喜欢用嘴来解释经济现象———西方的理论加上中国的嘴,就成了不走脑子的大嘴巴:没有不会说的,没有不能说的,没有不敢说的。不剔除这些劣根性,他们将永难真正走入世界经济学舞台的中心。 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这样的一种“民意”与“见解”:就是农民拿了“诺贝尔”,也轮不上中国的经济学家。 中国的“经济学家”,醒了吗?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