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知名旅日华人宋青宜女士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6:56 观察与思考

  宋青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海外理事、旅日华人企业家、作家。宋青宜于上个世纪80年代

留学日本。她是日本中华总商会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日本亚洲友好协会的副理事长。经过多年来不懈地努力,她与许多日本人建立起了真诚的友谊,并且还和日本的一些知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等有较多的友好交往。她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奔波于中日两国之间,在促进中日关系以及促进两国的文化、经济交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被誉为“中日友好的民间大使”。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借此,观察记者专门采访了宋青宜女士。围绕“祈祷和平与共筑和谐”的话题,宋青宜女士畅谈了她的想法。

  -观察记者 傅宏波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

  60年前的那场战争

  观察记者: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按理说,一战惨痛的经历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在短短20年间为何又爆发了一次世界大战?

  宋青宜:其实一战结束后,人们没有从根本上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60年前的那场战争之所以发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它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之下,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所发动的,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一场全球性侵略战争。

  我们知道,自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发展,逐步抛弃了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开始违反自然规律,无情地破坏和消耗自然资源,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就为后来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从1920年到1921年和1929年到1933年,世界连续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减弱,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以妥协退让和牺牲他国利益来换取和平,结果大大助长了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气焰,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全面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它的严惩和限制,暗中迅速恢复国力,准备重返帝国主义列强行列;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在地中海炫耀武力以维持地区霸权;另一战胜国日本,因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表示不满,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了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法国主张肢解和最大限度地压榨德国,以维护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而英美则主张不要过分削弱德国,以免法国过分强大而打破欧洲均势。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开始向外扩张和发动战争,以争夺英法美等国殖民地国家的势力范围和地区霸权,这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

  观察记者:我们发现,二战以后,人们对战争的反省明显比一战以后来得频繁和深刻,这又是为什么呢?

  宋青宜:人类已经深刻意识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对被侵略的国家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来说,也同样是一场“灭顶之灾”。如战后日本的经济就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人类已明白,世界大战的结果,必然是“同归于尽”。企图通过侵占他国来实现自己的“崛起和发展”之路行不通。于是,渴望和平,成了人类文明的主流。

  观察记者:“渴望和平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永远远离战争而享受世界和平呢?

  宋青宜: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60年前的二战,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是为了实现地区称霸和世界称霸的野心,如希特勒是为当地球的“皇上”。当然,争得了霸主地位后,自然也独占了他国的各种资源,这当然是一个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但不是惟一的目的。战后60年,世界经济发展较快,人类失去理性地掠夺和消耗着地球上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由此,以控制和索取他国资源来维持和发展本国经济为主要目的的局部战争频频爆发。如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和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都和资源有关。

  所以,我认为,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秉承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靠掠夺他人以求发展和强大的发展观,必然带来战争。有了这种发展观,世界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和平。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

  “拥有和平”的重要保障

  观察记者:照这么说,我们人类为了地球上仅有的一点自然资源而将永远“刀光剑影”吗?

  宋青宜:这倒未必。毕竟,和平是主流。例如刚才所说的一些局部战争的爆发,同时也“引爆”了世界无数次的反战浪潮。这些反战浪潮制约了战争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制约了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在强烈的反战浪潮面前,战争的发动者不得不顾忌己方的伤亡和不得不顾忌对方的伤亡,也不得不顾忌自己在世界的形象。越南战争就是美国在反战浪潮中,不得不以战败者的身份结束的。尽管二战以后,世界大战的“潘多拉魔盒”一次次险些被打开,但是,和平力量一直占上风。

  观察记者: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又面临资源的危机。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

  宋青宜:您问得好。今天我们谈话的主题是“祈祷和平,畅想和谐”。我认为,这个“和谐”是“和平”的先决条件。没有“和谐”,不可能有“和平”。 “和谐”,有各个方面的“和谐”,如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友好交往但互不干涉内政,是“和谐”;一个国家帮助另一个国家度过“经济危机”,是“和谐”,如此等等,但是我觉得,众多“和谐”中,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最根本的“和谐”。战后60年,我们避免了动枪动炮的世界大战,却迎来了对大自然“动枪动炮”的另一场“世界大战”。这场大战,对人类来说,同样也是毁灭性的。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许多自然资源的破坏,是不可再生的。前面我也说到了这么一层意思:对自然之战,必然会带来人类之战。事实也是如此。所以,我现在特别要说的是:保护自然,便是保护和平。

  观察记者:您的观点非常独到和新颖。人类要拥有和平,首先要拥有人和自然的和谐。那么,这种和谐该如何去构建呢?

  宋青宜:二战已经结束60年了,但我们对自然的“宣战”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以防止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的,世界第一个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虽然已经正式生效,但能耗大国美国并不认可它。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按我看,本来《京都议定书》倒是可以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向自然宣告“停战”的划时代文献的。人类失去了一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历史机遇。当然,世界各国在联手向大自然“求和”的同时,在本国范围内做好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发展,又要与自然保持和谐,有两件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是要全人类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存亡;二是发展科技,研制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功效的新

能源,如人造太阳;发展循环型经济,使生产过程达到“零废弃”;大兴节约之风,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努力去做,就是为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获得一个和平的生存环境。

  “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世界作出了表率

  观察记者: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两个‘和’”,即“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在国际和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宋青宜:我很佩服我们国家能提出这两个“和”:对外,提倡和平崛起;对内,打造和谐社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记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后来,温家宝在美国

哈佛大学演讲时,第一次向世界清晰地用“和平崛起”的概念为中国未来的角色定位:中国要发展,但中国决不会通过对外掠夺来发展,中国靠的是自己的力量,中国要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和平共处”。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的“天人合一”、 “取之有道”以及“和为贵”等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底蕴,中国才会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特别是经历了二战,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更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其实中国在50年代建国初期就提出“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发展国策,到了六七十年代,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如“中日关系正常化”便是在那时实现的。中国以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在国民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时候,取消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赔款。进入21世纪,中国再度以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中国关心的是自己的事情,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中国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认为,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是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表率。她告诉世界:世界的和平是可以这样去实现的。这非常有意义。就连美国前总统布什都称赞中国“这使得亚洲其他国家非常放心,这对整个亚洲的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我们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来看中国的“两个‘和’”,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讨论“祈祷和平,畅想和谐”,便有了生动的或者说是新鲜的内容,并且,对“和平”与“和谐”有了一个新的理解的视角。

  观察记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的采访! -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