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奎:官兵心中不倒的旗帜(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2:37 西藏日报 | |||||||||
在海拔4000 多米的中尼公路日(日喀则)拉(拉孜)段改建工地上,几乎每天你都能看到一位武警上校,一脸的黝黑,嘴唇干裂出一道道血口,脸上掉着皮,但他始终顶着肆虐的风沙,穿梭在施工现场,他就是武警交通第二支队高级工程师张海奎同志。 这位1972 年入伍,1976 年入党,连续33年在高原工作的老兵,从事机械装备工作近30年,他先后设计和制造了手动式综合作业台、刹车试验台、轮轱光磨立式镗床等机械维修
他说:“能为部队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发挥一个技术干部的专长,是我多年的心愿。”2000 年,总部提出交通部队要提高自行施工能力的要求后,他的这种想法就更强烈了,总想着为部队出一点力,解决一点实际问题。2001 年,部队在西藏中尼公路中标1个合同段,其中有大、中桥4座。当时支队没有架桥机,从厂家购买定型架桥机成本高、功能不全,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安全角度来考虑都不太理想。能不能自己设计一台架桥机?他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30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遇见过不少因没有架桥设备或架桥设备不足,而给部队带来的许多困难和成本加大的例子。1998 年部队参加广西南宁吴纡机场高速公路投标时,因为机械设备达不到业主要求,致使7000 多万的工程没能中标。还有在云南昆石路施工中桥梁很多,由于部队桥梁设备不足,只有通过租赁或外包的办法架设桥梁,使部队的成本大大增加。 内行人都知道,架桥机革新设计的风险很大,一旦设计上出了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工程事故。已是55岁的他,如果不搞架桥机设计,可以在机关舒舒服服地工作,平平安安地生活,不用操心冒风险。但是,作为有30年党龄的一名老党员,他知道当部队需要时,他就有责任、有义务为部队分忧解难。 2002 年11月,当他在头脑中酝酿架桥机的革新方案时,却听到了一些风凉话。有人说,现在高工都评上了,技术六级也任命了,快到退休年龄了,还折腾个啥?有人说,自己革新设计架桥机,这在部队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架桥机是高空起重设备,专业厂家设计出来的机械都存在很多缺陷,靠你一个人能成?甚至他的爱人、孩子也劝他,现在部队有那么多年轻的大学生,让他们干就行了,你这么大岁数了,何必操那份心呢?面对人们的不理解,面对周围疑惑的眼光,他感到了压力。
相关专题: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