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上海七小子领跑中国播客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6:08 外滩画报

  像着了土豆魔力般,7个年轻人自诩为“土豆”,都是高高瘦瘦的土豆,平均年龄26岁。32岁的王微既是创始人 也是老大。三年前他还在美国休斯公司放卫星,一年前他是贝塔斯曼在线(BOL)中国执行总裁,现在开始自己创业——造 “土豆”。

  他们的公司也叫“土豆”(www.toodou.com)。4月15日,土豆网正式亮相,截止到目前已有注册 用户5万人。

  7个年轻人是中国最早一批播客,而土豆网则成为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

  播客,不是博客(blog),是podcasting。这是比博客更新一潮的概念,去年10月刚刚在欧洲冒出 ,源于苹果公司MP3播放器(iPod)和广播(broadcast)的嫁接。简单地说,博客上传的是文字,但在土豆 网,播客上传的是视频片段。

  今年7月,国外传统媒体包括ABC、维亚康姆、ESPN、《新闻周刊》等大鳄,纷纷为 “播客”开疆辟土,作 为MP3播放器领导厂商的苹果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在其新版iTunes上内置了播客功能。2005年,播客已成为网络世 界新潮流。

  外滩记者邵嘉翔实习生陈佳/报道

  彭辉/摄

  上海龙华西路535弄3号,一幢普通的灰色居民楼。

  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居民生活兴趣之一,就是从自家的窗口远望,那边是上海万体馆,偶尔的明星演唱会, 可以蹭点实况看看。

  12楼的7个年轻人,也喜欢这样听着演唱会做着他们的事。

  这里是他们租住的房子,也是他们7个人的公司。没有前台,没有打卡机,更像是家庭作坊。30平米由客厅改造成 的办公室里,除了电脑,就是数据线。

  每个月,他们都会主动地将房租送到房东手里。因为他们在墙壁上四处涂鸦,甚至连冰箱都不放过。图案很活泼,也 很单一。

  除了土豆,还是土豆。

  造着土豆,一路上发生的

  “为了使BitTorrent和ipodder软件结合,我们有了土豆网的第一个软件工程师;

  为了需要搭建一个网站来处理这些种子文件,我们有了个网络工程师;

  为了能够让软件能够更容易和网站结合在一起,我们搭建了一个Blog的平台;

  为了让这个Blog平台能够处理多媒体和BitTorrent种子文件的上传和管理,我们有了制作和编辑。”

  喜欢穿着旧旧牛仔裤的福建青年王微,向记者描述土豆网出生轨迹,仿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去年十月,在一次酣畅的运动之后,王微的荷兰朋友Marc向他展示“播客”这个新玩意。那个时候,离播客创办 人Adamcurry发布ipodder软件还不到两个星期,全世界的播客电台还不到10个。

  对于新鲜事物总有好奇的王微,也被迷住了。他在自己的文字博客上这样写道:博客给了我们大家文字的话语权,而 有了类似于播客的东西,我们就有了声音的话语权。

  王微当时就向朋友Marc提议,咱们在中国也开发这么个东西吧。就这样,这位《申江服务导报》报道中典型的金 领,走上了“造土豆”的大道。

  “那时候我当然没想到,这句话后,会是接下来这么长的路程。”王微回忆说。一开始王微只不过想把ipodde r软件复制一下,做一个中文的版本,反正它是个开源的软件。纯粹是个兴趣,翻完了,扔出去给Blog的社区就完了。

  但是有穷根究底习惯的王微和Marc,一边做着软件,一边发现ipodder这个软件在中国会存在许多问题。

  它的下载虽然带了些BT(Bit-Torrent,被国内网友昵称为“变态下载”)的功能,但是所有的下载都 是直接从服务器上下来的,带宽会是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博客不可能自己去建一个网站,租一个带宽,每月付 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那样,播客不过是极小众的玩具。

  果然,在去年11月初,《纽约时报》开始报道播客,也顺带地报道了最火的播客theDawnandDrewS how,因为很火,每天有几千个下载,而创办人Dawn把文件偷偷放在自己工作的公司网站上,结果导致服务器堵塞,D awn差点丢了工作。

  王微认为,他既然做了这件事,就得让这个目的实现得更彻底些,所以就必须解决带宽的问题。

  “我们决定把BT文件共享的功能结合在我们中文软件里。通过P2P,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电脑变成个网络 电台,直接把内容发送到用户的电脑上。”这是个方向性的决定,直接导致了王微离开原来的工作,也导致土豆网的产生。

  酷酷的“土豆”们

  土豆现在只有7个全职人员,按王微的设想,如果土豆网能够顺利发展,人员数量会增加,但到20人已经是极限了 ,他不会让公司膨胀。

  以图书评论和电影评论为主题的豆瓣网的王勃也认为:“Web2.0技术创造出的都是‘轻型公司’,用户增长到 成百上千万,公司也只需要十来个人。”

  以前的网站什么东西都要自己赤膊上阵,亲自操刀,所以很轻易地就让人员突破了几十人、上百人,他们需要用人海 战术来制造海量内容。土豆们则躲到了幕后,留出大片的空地让用户玩儿。王微说,土豆就是个提供工具的,重要的是帮助用 户创造价值。

  进入土豆网,你会发现,这里与网吧没什么区别。

  22岁、有着好听声音的帅气小伙VEGA一不小心变成IT人,他学的是经济,在东广电台实习过。他和王微站在 一起,像俩哥们一样穿着有土豆标志的文化衫。不一样的是,VEGA更有热情,他在土豆负责对外宣传。

  VEGA今年7月刚刚从上海大学毕业,在放弃了父母更希望他去的渣打银行和可口可乐之后,选择了父母闻所未闻 的土豆网:“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想进电台,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进去。播客无疑给这些人提供了平台。”

  为了避免和父母正面冲突,离家不过半小时车程的VEGA只好吃住在土豆网,成了土豆网惟一一个有家不能回的员 工。

  而腼腆的广东男孩小叶是在看到土豆网后,专门从广东跑到上海加盟土豆的,目前他是土豆网的软件工程师。

  坐在小叶旁边,又高又壮的江苏青年张晓运已经毕业8年,在土豆网,他的收入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但看好播客发 展的他还是毅然放弃了其他IT公司开出的高薪。

  上海女孩陈静是网站的美编,她的工作就是把土豆网变得更好看。满屋子的土豆就是她的杰作。

  7个年轻人将枯燥的网站后台工作,硬是变成有趣的事。正如VEGA所说的,他选择土豆,是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 、很吸引人。

  做播客只要一个摄像头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在土豆网的首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和传统网站对用户数量狮子般的胃口不同,土豆显示了WEB2.0们的一些共性:绝对共享,反对垄断。

  王微对用户的定义是:喜欢表现自己的才华或者经历或者生活的人,而且对互联网很熟悉了解。一定是喜欢新鲜东西 、年轻的,还有未必很年轻但是心态依然年轻好奇的人。

  王微说,哪怕是一个淹没在社会最底层、最默默无闻的人,只要你有出名的欲望,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拍成视频短片 ,放在土豆网上,让全球人去下载观看,“你就有可能如同芙蓉姐姐那样一夜成名。”

  4月才开“播”的土豆网已经有了1.7万名的注册用户,每天都有五六万的浏览量、200多个上传的新节目和4 00多个新注册的播客。注册的播客大都是80后的一批,也是非常崇尚个性的一批,所以有很多原创的东西。

  在土豆网上,你会看到各种陌生人的声音和视频,简短而随意:有的是自己原创的DV,有的干脆没有主题,有的在 那里絮絮叨叨个没完,有的则认认真真地评说起天下大事来,有人会朗读《刑法准则》,有人读《纽约时报》,有人在上面教 西班牙语,也有人上传《梦游记》。土豆网就像东北乱炖,把它们统统倒进了一口锅里。

  其实做一个播客也很简单,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再配上一个廉价的摄像头或是一个便宜的麦克风就可以了。

  现在土豆网上点击率特高的视频原创《疯女自娱自乐》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两个美女对着镜头的一段对唱,最后还自嘲地打上一句:“罪过,恶俗的技术亵渎了影视。”看客中有夸的,也有骂 的,才几天就有2万多的点击率,目前排在播客原创擂台的第五位。

  节目的创作者Soya为此有点受宠若惊。

  Soya,20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生,一不留神,在土豆上成了一个热门播客,“虽然播客要做一些后期剪 辑工作,但是那些软件很简单,我第一次用就上手了,《疯女自娱自乐》从拍摄到传到网上也就用了40分钟。有了网友的鼓 励,我就准备‘播’下去了。”

  Soya喜欢鼓弄视频毕竟出于职业习惯,另外一个播客Vivi则是因为在银行的工作比较枯燥,所以才喜欢上了 播客。

  “需要平衡一下。”Vivi说。

  Vivi本来也是一博客,写了近两年后最近开始喜欢上了播客。

  “文字没那么有说服力,而且我喜欢旅游,觉得用声音和图像表现出来更好玩,现在我传了三个作品,其中两个是说 旅游的,一个是印尼,一个是越南。有点像视觉和听觉的日记。”Vivi说她的每个作品的点击率大概有400多。

  在土豆网,像vivi一样的节目提供者有1700人左右。

  播客们的前途

  就在大多数国人还分不清博客和播客的时候,在播客的出生地美国,众多错过了博客高速增长时机的传统传媒巨头已 经毫不犹豫地把播客圈在自己的地盘里了。

  至今年7月,ABC、《新闻周刊》、ESPN、

迪斯尼都陆续在其网站上推出了免费的“播客”服务。最大的MP 3硬件厂商苹果也开始关注播客,并在其6月底公布的新版iTunes4.9软件上全面支持播客,通过这一软件,用户可 以轻松地订阅超过3000家媒体提供的免费播客内容。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是较早推出播客节目的传统广播电台。去年11月,就有7万人次下载BBC四套的“共 享时刻”(Inourtime)节目。BBC尝到甜头,又在今年推出一档名为“口水战”

  (FightingTalk)播客节目,再次成功。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四月中,BBC的播客节目被下载了27 万次。为此,BBC决定今年将再增20个播客节目。

  而在国内,目前经营的“播客”站点还只有4家,分别为土豆播客、播客天下、中国播客网及博客中国——动听播客 。相比500万的中国博客,播客只有区区20万。

  这些网站为用户免费提供30M至100M的使用空间,有些已经为用户提供后台录音、内置RSS阅读器,可以下 载、订阅喜欢的“播客”到电脑端和MP3。

  与1998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商业浪潮中其他互联网企业大把烧钱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是,新出生的土豆网就像现实 中的土豆一样,成本廉价得让人吃惊。这家到年底预计要容纳几十万用户的网站从出生到现在,全部投资不过50万。

  王微曾经在贝塔斯曼集团的战略策划部工作,所做的事情就是“考虑如何把公司摆在一个有利的战略位置上”,他用 同样的思维方式来考虑他的土豆网。

  “在9~12个月内,我都会用自己的积蓄来做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这段时间内土豆网不会赚钱,但是不表示我们 不会不顾及土豆网注册用户的利益,我们会通过某些方式首先让我们的注册用户赚到钱,用户拿大头,土豆网拿小头。”王微 说道。

  王微说的“某些方式”是目前他正在考虑的土豆网未来的盈利方式。在王微看来,播客这种开放的技术并没有什么门 槛,只有商业模式和先一步获得播客技术概念的光环才是自己的智力武器。比如,在热播的视频节目中插播广告;通过和SP 合作,把合适的视频内容制作成手机电影;和影视工作室合作,提供片源等等。7月15日,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有 限公司签订了互为排他性的合作协议,双方为即将来临的3G应用展开合作。同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也正在进展中。

  虽说土豆网的运营成本不高,但是王微还是在不停地接触各方的风险投资商。“有人说我们的生存机会只有5%,我 不同意,只要视频播客这种模式没有问题,土豆网生存的可能性就会在70%以上。”王微说。

  像“土豆”这样自认为是播客的商业站点并不多,更多的行动主义者试图用声音博客和影像博客的概念,把播客涵盖 其中。但是,依旧有王微这样坚信WEB2.0存在的机会主义者,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检验中国互联网有没有新机会。

  有了土豆网还有豆瓣网,据说马上洋葱和韭菜网也要出来了。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