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中国不出口欧洲就没有裤子穿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18:02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作者:马国川 目前,中欧双方官员正在北京就中国大量纺织品积压欧盟25国港口的紧迫问题与中国商务部进行技术性谈判。欧方表示压港问题不符合欧盟贸易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双方将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新华社8月30日)。
由此笔者想起,8月16日《光明日报》转载了法国《费加罗报》此前发表的题为“欧洲没有套衫和长裤 了”的文章。文章称,由于欧盟对中国的长裤等纺织品设限,造成欧盟许多服装连锁店目前均面临无货可进的境地,使许多进口商和销售商遭到打击,也使广大消费者蒙受损失。这篇文章被国内多家报纸和网站转载,欧洲的尴尬也被形象地称为“裤子危机”。仔细研究一些媒体的报道,笔者发现有些报道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说“看来欧盟人民是真正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的”,更有些报道强烈暗示:假如中国不出口,欧洲就没有裤子穿了! 这显然是言过其实了。目前,中国进口纺织品确实在欧盟国家了占有极大的份额,但是还远远没有到“中国不出口,欧洲就没有裤子穿”的地步。欧洲也有不少生产商,没有中国进口纺织品,消费者无非需要多花些钱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欧洲的“裤子危机”而盲目乐观,在我们要求欧盟反思自己的贸易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自己。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纺织品和其他许多出口产品一样,依靠的是“价格低廉”。而我们之所以敢打价格战,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劳动力价值比较的国际化。所以,当中国劳动力价格仍然大大低于西方国家时,我们就有能力在世界掀起纺织品风暴,以及家用电器风暴和其他商品风暴。而这种低价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未必是好事。由于在世界掀起纺织品风暴而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还少吗?如果仍然继续以这样的战略来发展出口产业,今后肯定还会遭遇更多的麻烦。 其实,我们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低并非价值或贡献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劳动力价值有被人为压低的成分,是落后的结果。许多地方政府,一直把所谓劳动力成本低当作招商引资的法宝,更有不少企业,把压低劳动力价格当作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的唯一手段。所以,牺牲员工的合法权益,拼命压低劳动力成本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在特定时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成为竞争力。但这往往是落后的竞争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低水平竞争和落后生产方式盛行。在新经济时代,投资是跟着创新劳动走的。美国的平均工资比中国高得多,但其每年吸引的外资也比中国高得多。有资料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年共引进外资3400多亿美元,而美国1999年一年就吸引外资3132亿美元。可见,投资追求的是创新劳动或更有利于创新劳动成长的市场环境,而非单纯为低工资而来。那种一味靠勒紧裤带,以低工资、低消费实现高增长的想法,已被实践证明只是小农经济的幻想,会延误社会进步。 研究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们一致肯定: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或技术积累。发达国家的历史也证明,国家的福利进步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够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劳动力价格比较也要走向世界。单纯的加工贸易,低廉产品,隐含扭曲人力成本的市场环境等等要在发展中逐步退出。我们必须鼓励创新,我们必须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使它达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上端。这才是真正的富民强国之路。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