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的潜规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7:58 新周刊 | |||||||||
乡情规则、人际规则、服务规则、情报规则、产业规则、招商规则、洗钱规则…… 文/慕容非 图/Emepic
有人说,“驻京办”是一个“场”,是由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延续形成的“场”。从行政的角度,这种机构的存在方式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政治“通道”。有了这个“通道”,他们还能分享集中于北京的政治、经济资源,也为首都作出了贡献。 但这种非常规行政运作模式使其在这个国家的政府序列里,却充当了一个十分微妙、深不可测的神秘角色。关于它们的事情,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谜。 他们的工作内容究竟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什么?他们又有哪些关键词和规则?为此,记者采访联络了几位知情人士,解读这些关键词下的显作用、潜规则。 乡情规则 思乡恋土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利用这种乡情则是“驻京办”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他们首要任务便是“经营”这种故土乡情。目前,很多“驻京办”都已开始施行自负盈亏的体制,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便是生存,而社会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几乎每一个负责人都有自己的“公关名册”,有的叫《乡贤录》,有的叫《故乡名人录》,有的地区甚至把在国家相关部门任职的科级以上的“在京同乡”都收录进去了,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这种“乡情”在关键时产生“能量”。 人际规则 有人把“驻京办”形容为“第二行政中心”,办事处主任则是这里的最高长官。 办事处主任除了平日正常工作之外,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他几乎每天都不在办公室,每天的任务便是发现新的‘朋友’,然后又通过这些‘朋友’介绍另一帮‘朋友’,逐渐形成与扩张自己的势力交际圈。”一名知情人士说。 办事处为联络地方与中央高层之间相互沟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譬如,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领导人,到京之前便会让“办事处主任”联络到中央专管拨款的部门官员。 住在“驻京办”宾馆里的不仅是官员,还有大量来自该地区的人,尤其是地方的商人,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看某某地方一把手。为什么选择住办事处?其一是平时在地方,他们也很难见到这些“父母官”,其二是办事处的“信息渠道”十分通畅,其三,在北京见的话,不那么张扬,能掩人耳目。他们如何才能见到这些“父母官”?毫无疑问,只能由办事处主任来“牵线搭桥”,而“牵线搭桥”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猜测空间。如果说腐败的话,这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服务规则 办事处主任在京不仅笼络政治资源,还会笼络很多诸如教育、医疗等重要资源。盘踞首都的一流大学、医院都是他们拉拢的目标。比如,一般人要想到协和医院挂号,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而“驻京办”主任则能保证何时都能顺利地挂上号。 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都是最能在关键时,体现其“特殊价值”,要不然,领导的子女就学、家属生病了怎么办?他们的工作箴言是:“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事事以招商引资为取舍,事事以项目服务为目标。” 可这种“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的办事方针,又使其“驻京办”偏离了其为公共服务的职业功能。 管理与监督失控是最大的原因,人事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作为宏观指导机构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其无权干涉。以“驻京办”名义谋求中央优惠政策和商机,让其职能异化,形成腐败链…… 情报规则 中央党校的一位学者说:“我们不能单纯地把‘驻京办’定义为‘腐败’的‘摇篮’或‘温床’。在我们现实的大环境下,‘腐败’行为无处不在,包围与贯穿了我们很多的生活细节,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他们‘腐败’的源头是什么?”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说某“驻京办”的主任准备邀请中央某高级官员吃饭,这位官员听了后说:“这样吧,我给你们找个地方,你直接去就行了。”很明显,该高级官员已与某饭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光吃一顿饭还不说,还能拿一些灰色的“回扣”。据说,那天晚上当“驻京办”的人员到了高级官员指定的饭店,首先,把房间门一打开便先交一万元,后来吃饭又花了几万元,而这还只是一个“小数目”。 即便如此,为了得到一个项目资金支持,或者审批什么具体文件,请高级领导吃再贵的饭也只有认了。 地方领导或其家属到了办事处,如同“皇帝”到了“行宫”一样,办事处要提供全天候服务,而官员及家属在京所有开销,都由公款支付。 除此之外,“驻京办”还充当了秘而不宣的“情报中心”功能,地方官想利用“驻京办”寻找政治靠山,谋求升官晋级、发财的机会,所以只要风吹草动,便立即相互串通,花钱买路。曾有东部某省,将年轻貌美的女子培训成保姆,利用“驻京办”送至领导人家里,充当“卧底”。 产业规则 “驻京办”的存在形式了以衣、食、住、行、玩等组成的产业链条。 比如,在长安街的长安大戏院背后,由以前四川驻京办事处留下的“川办”,现在变成了很多喜欢川菜人士的最爱。如果想尝到最正宗的川菜味,“川办”便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再加上它的价位合理,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以此为交际据点,“川办”的人气很旺,往往为了吃上一顿饭,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排上号。以此类推,不少“驻京办”都经营着这样的经济实体。 以前,之所以诞生这些“衣食住行”的配套系统,主要针对该地区前往北京办事的行政系统的人服务,后来,有些服务系统才开始为社会公众开放。 不过,目前为社会公众开放的大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业,而住宿绝大多数还是相对封闭的,如果不是地方行政官员和熟人,住宿一般不对外开放。在每个驻京办事处里,都有很多房间是专门为领导准备的,只有领导到北京来了才打开,平日,这些房间都是锁得严严实实的。由于只对地区行政系统服务,对于前来住宿的人,办事处出具的不是发票,而是行政事业性收据,如果是系统外面的人,是不能作为报销凭证的。 中央党校的一位学者向记者说:“北京有一部分经济是通过政治资源驱动的,‘驻京办’便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形式。如果这些‘驻京办’消失的话,肯定会对北京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 招商规则 除了争取中央相关部门的资金拨款外,“驻京办”最重要的任务可能便是招商引资了,这可以说是他们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在“驻京办”主要负责人的电话记录本里,除了中央各部门领导、银行要员的联络方式外,恐怕最多的便是各大公司老总们的联络方式。为了活跃地方经济,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招商引资。据有关人士说,“驻京办”相关负责人不管是平日还是逢年过节,都会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和这些大公司老总们进行周旋,吃饭、喝酒、娱乐样样都来。 而对于大公司的老总们而言,他们也非常看重与“驻京办”负责人的交往,一方面可以联络到更多的政治资源,另一方面,自己决定投资时,也能享受尽量多的优惠政策,所以,两者“各取所需”。 洗钱规则 在北京,到底有多少驻京办呢?据了解,目前,如果只计算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驻京办和各地区、地级市及以下的政府“驻京联络处”等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驻京机构,就有600多家,常驻工作人员近万人,固定资产超过100亿元。至于未经批准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甚至地方政府某个部门在北京设立的办事处、联络处有多少,谁也没有作过统计,但据一位管理机构的权威人士估算,这种机构的数字多达3000多家。 其实,“驻京办”不仅仅限于行政机关,还有不少公司为了拓展公司业务,也相继在京以“驻京代理、代办”、“办事处”等名义设立机构。近两年来,一些境外赌博集团为赌博犯罪活动组织客源、清洗“黑钱”,构筑非法资金流通渠道。这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作为政府“特区”的“驻京办”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真空? 相关专题: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