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屋后山前白鹭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22:31 焦点访谈

  主持人 方静:

  现在您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这个村子在湖南省的望城县,名叫黄泥铺村。近几年由于环境保护得好,这个村子树密林多,不仅当地的老百姓喜欢,就连千里之外的候鸟也看上了这块地方。前不久,您瞧这候鸟就千里迢迢地飞到村子里的一座叫屋后山的山上栖息,结果引出了一段故事。

  解说:

  文大爷在湖南省望城县的黄泥铺村生活了快70年,今年他的心情格外好,因为就在紧挨着他家的屋后山上,头一次来了一群贵客。

  文大爷 黄泥铺村村民:

  漂亮,白的,黄脚杆子,有翅膀是白的,但是它身上有一点金黄色的毛。我14岁到这个村里,今年77岁,2005年2月我才看见这种鸟。

  解说:

  文大爷特别爱鸟,他家的房顶上也刻了几只形态各异的鸟。文大爷说,不仅因为鸟是赋予吉祥的象征,更因为鸟来了以后周围的环境也会变得更好。不过屋后山的鸟来了以后,文大爷高兴之余总有点不放心。

  文大爷:

  当时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我就始终连我的儿子都没有讲的,因为我怕我一讲,这个也去山上玩,那个也去山上玩,恐怕它(鸟)走了,我就日夜都留神(看鸟)。

  解说:

  没想到日防夜防,文大爷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渐渐地,村里人都知道屋后山来了许多漂亮的鸟,候鸟来到黄泥铺村成了稀罕事,一些人开始打起了刚出生的幼鸟的主意。

  黄泥铺村村民:

  应该是白鹭吧。

  黄泥铺村村民:

  听说吃野生动物能治脑袋疼,吃了就不脑袋疼了。

  黄泥铺村村民:

  想尝尝看什么味道,因为这种鸟不是稀罕嘛。

  黄泥铺村村民:

  一般都是讲上山抓个幼鸟吃,大的抓不到,就抓个小鸟,没有七八两,也有三四两,小的(雏鸟)就丢在地上没要。

  解说:

  在黄泥铺村,许多村民知道村里有人捕鸟的事。村民们说,刚开始还是三三两两地捉几只,到后来就越来越严重了。

  记者:

  你当时看到有多少人在捕鸟?

  黄泥铺村村民:

  有几十个。

  记者:

  有几十个人?

  黄泥铺村村民:

  嗯。

  记者:

  那当时他们抓了有多少小鸟呢?

  黄泥铺村村民: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袋子是满的。

  记者:

  有多少个袋子呢?

  黄泥铺村村民:

  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一个(袋子)。

  记者:

  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黄泥铺村村民:

  全部都是白鹭。

  记者:

  这种情况你看到了几次?

  黄泥铺村村民:

  看到了两次。

  解说:

  这些是当时有心人拍下的资料。有的鸟窝整个掉了下来,地上到处是损坏的鸟巢和破碎的鸟蛋,许多小鸟就死在了鸟巢里,还有一些在垂死挣扎,而稍微大点的则成了捕鸟人的下饭菜。

  这次被捕杀的幼鸟主要是白鹭,属于受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就是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白鹭的外观很漂亮,通常有白色的羽毛,脖子和嘴都很长,飞翔时轻盈优美。

  同样是在黄泥铺村,距屋后山不到3公里的刘家老屋山却是另一番情景。候鸟来到这座山上栖息至少有五六年时间了,村民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很友好。

  黄泥铺村村民:

  一没人用枪打,二没人捉。

  朱学武 黄泥铺村村支部书记:

  他们这里的村民意识就不同了。他们就一个就是自觉地护鸟,另一个就是没人去打搅它的生活习性,有的时候鸟自然地被风刮下来以后,这里的村民就把鸟托到巢里面去。

  解说:

  这里的村民给鸟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鸟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村民们尽情享受着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

  黄泥铺村村民:

  它小巧优美,飞的时候,两个翅膀张得挺宽的,两个脚跟在后面,那样子挺有趣,挺生动的,人、鸟和大自然相融合在一起的味道挺好。

  解说:

  住在刘家老屋山脚下的村民们说,每年白鹭来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就常常聚在院子里听着鸟叫,看鸟归巢。

  黄泥铺村村民:

  很漂亮的,有几种颜色的,有白色的、有灰色的,还有白色和黑色一起的。

  黄泥铺村村民:

  早上起得早,那白鹭一群一群的,雪白雪白的,晚上到了六点半到七点就全部回来了,心里非常欣喜。

  解说:

  然而在同一个村,屋后山却有越来越多的幼鸟变成了捕鸟人的盘中餐。就在这时候,一些村民看不下去了,开始保护这些幼鸟。黎海军和郭富国是村子里最早上山护鸟的人。

  黎海军 黄泥铺村村民:

  (我)听别人讲的,已经抓了好多鸟了,我就上山来看。我是一个人上山来的,我到上面去都是一片片的,那些小崽崽被全部搞死,大的(鸟)就被捡走了。回去我就找郭富国商量,我说我们这里有人搞鸟,搞得蛮厉害,我说,我要出来阻止,要护鸟。

  郭富国 黄泥铺村村民:

  就觉得鸟来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是一种生态平衡。我的外侄孙看到山里面有人捕鸟,她就一路跑上来,有时候一边哭,就喊,舅爷快来,鸟捉得作孽,赶快去救它。所以就知道这个鸟需要人类保护它,因为只有人类才可以保护它,所以我就跟着黎师傅来了。

  解说:

  山脚下的文大爷知道后,不仅自己阻止村民捕鸟,还号召他的四个儿子也都去山上护鸟。

  文建伟 黄泥铺村村民:

  我爸爸站在山底下就喊他们,问,谁在山里,又在这捉鸟?我爸喊他们,他们不听,我爸就叫我们几兄弟上来,赶快制止捉鸟。

  文建湘 黄泥铺村村民:

  我爸爸给我这样讲的,森林里面保护的这个(鸟的)地方是特别好的环境。一个走那边,一个走这边,两个走那边,我们就把这个山林都包围起来了。

  解说: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很快有10位村民主动加入了保护雏鸟的队伍。他们每天清晨5点就上山巡逻,晚上7点以后还在山上。然而和抓鸟的人相比,10个护鸟人显得势单力薄。

  黎海军 黄泥铺村村民:

  直到我们保护不下去的时候,你问郭富国同志,我们商量了,那么我就不管你是我爹也好,还是我娘也好,我们要带铁棍上去阻止,就是不让他们捉鸟了。每天在山里跑啊、爬啊,我们也五十几岁了,跑得脚跟都疼了,一身都是包,都是这个包。

  解说:

  无奈之下,护鸟队员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个情况。望城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得知以后,马上制止了村民捕鸟,而这时已经有许多白鹭被捕杀,我们把动物保护专家请到了捕杀白鹭的现场。

  杜小杰 湖南省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处处长:

  (这是)用杆子挑下来的,比较零乱,看见没有,整个结构都破坏掉了。这个是应该整体下来的,应该是摇下来的,或者是人爬上去把它怎么搞下来的。雏鸟按理论计算和实际观察应该是1500只左右,被破坏的算下来大概是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左右,最高的,有些局部地区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

  解说:

  按照专家的说法,被捕食的雏鸟应该有五六百只。望城县森林派出所对捕鸟的村民进行了教育,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黄泥铺村村民:

  不想吃,现在还想吃啊,那是违法的事。

  黄泥铺村村民:

  我是不吃了,我再也不吃了。政策都讲了,那是野生动物,有国家的保护,我还敢吃?

  黄泥铺村村民:

  肯定不会的了,一只鸟吃了三百块钱,还敢吃鸟啊,那是不可能的。

  解说:

  现在通过县林业部门的宣传,两座山周围的村民都认识到了保护小鸟不仅是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杜小杰:

  在这个地方发现白鹭,首先表明这个地方它的生态质量是比较好的,适合于鸟类生存,更适合于人类生存。就是说它是一个环境的指示物种,它可以反映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好和坏,在捕食过程中,它首取的应该是昆虫,在一般情况下,它应该说是一种益鸟。如果说人类直接捕捉的话,甚至食用它,那么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很可能把野生动物、野生鸟类所携带的

病毒、病菌传染给人类。

  李军 湖南省望城县林业局局长:

  像这次情况来看,他们一个是发生了这个现象想要制止,他们不知道向哪个部门举报。第二个就是这一次他们捕杀的过程中,还有人相信白鹭能治头疼。从这次事情发生来看,我觉得我们在宣传、教育这方面以后要加大力度。

  解说:

  现在当地林业部门采取了许多保护鸟类的措施,村里也组织了两支专门的义务护鸟队,长期守护屋后山和刘家老屋山上的小鸟。文大爷的大儿子文建湘成了义务护鸟队的一员。他说,护鸟队一成立就风雨无阻地上山护鸟。

  记者:

  像这种小鸟会经常掉下来吗?

  文建湘:

  经常掉下来。要是人不来护理的话,经常掉下来的。

  记者:

  这种情况还是挺多的?

  文建湘:

  挺多的。因为它学走路的、学飞啦,都会不自然地掉下来了。

  解说:

  现在黄泥铺村的村民们都说,飞走的鸟又飞回来了,屋后山的鸟重新多了起来,每天都有许多白鹭在林间飞翔,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温馨、平和。

  文大爷:

  不富裕,再不富裕也要看着这个鸟。我接近死亡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到我死了以后,儿子也必须保护,你们(儿子)死了以后,你们还要叫着你们的儿子保护。

  主持人:

  其实就在现在鸟类保护得好的这个刘家老屋山,前几年也经历过村民从捕鸟到护鸟的过程,也是通过一些教训使村民认识了保护鸟类的重要。

  在采访的时候,村民告诉我们,其实大量候鸟到村子里,有的时候会损坏一些庄稼,但是多数的村民对鸟的态度却仍然是宽容、友好的。

  现在像白鹭这样被国家定为有益的、有经济价值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还有706种,今后林业部门还将会进一步加强对这类“三有鸟类”的保护工作。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