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 > 正文

全民行动共同节约-2005中国经验四川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9:47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9月15日播出节目稿,以下为节目内容。

  今天我们的系列节目《中国经验》将关注农业大省四川。我们在采访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之前也了解了一下四川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幅员辽阔,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但人均耕地只有1.03亩,占全国平均水平
的72%;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89种,其中45种在全国名列前五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万元GDP消耗能源为1、69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四川省水资源丰富,有1400多条河流流经四川,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不足10%,28座城市严重缺水。

  本栏目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四川省长张中伟。

  记者:“在以上的数字中省长您最关注的是哪一个?”

  张省长:“四川最大的问题是人均耕地少,人口多、耕地少这个矛盾比全国还要突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四川的耕地来讲,一方面要严格保护,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我们一起到蒲江县复兴乡的一个小村子看看。这里的住房大多建在半山上,每户房子的占地面积很大,有的宅基地多达两亩。人均宅基地达到216平方米。但是这些土砖结构的房子缺乏规划,横不成行,纵不成列,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山上,而在这些住宅的房前屋后,则是村民随意栽种的果园或者是竹林。在这些农田地里,玉米、红薯等庄稼也是参差不齐地顺着山势耕种。

  记者:“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是不是只在蒲江存在?”

  张省长:“相当一部分丘陵地区都存在这种情况。”

  记者:“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张省长都在和农民打交道,有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张省长:“要提高土地利用率一个是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另一方面我们正在普遍推广沃土工程就是培肥地力;第三来是结合

国土资源部门搞金土地工程。我们的初步规划是从今年到2010年对全省一千万亩土地进行整理,其中今年就有100万亩,蒲江县在土地整理方面已经有了好的开端。”

  蒲江县地处丘陵地带,坡地多,田块小,一块地几分的现象很普遍。2004年,复兴乡投资7000多万元,对所辖的5个村子约2万多亩土地全部进行了开发整理。改造坡地、荒地、废弃地等山地为梯田,合并零碎的小地块为5亩以上的大地块,整理后,新增耕地3000多亩。而针对农户居住分散、住房占地面积大,居住条件差的现状,进行了宅基地的调整。政府共拿出1200多万元建造了彭河、柳溪、李营等小区,眼前这一排排农房就是新建的彭河社区,颇具四川民居风格,非常整齐,村里村外的道路都是新修建的水泥路或者柏油路。412户农民从老宅子里喜迁新居,而通过对宅基地的整理,复兴乡新增耕地300多亩。

  蒲江县复兴乡党委书记陈代康:“开发整理项目区域内原来是8000多亩耕地,现在新增了4000亩耕地。”

  新增耕地占到原有耕地面积的1/2。由于有了这些连成片的新增耕地,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资金纷至沓来。一个投资1、2亿美元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就租种了这里的1、5万土地。

  张省长:“土地整理潜力很大,但是要实施好这个工程,我认为有四件事情要做。第一要统一规划;第二要有项目启动,因为这个金土地工程,光靠农民一家一户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是要通过国家的投入的启动,支持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要进行市场化的运作。”

   记者:“您估算一下如果全省都搞土地整理工程,能增加多少土地?”

  张省长:“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真正把一千万亩金土地工程实施好了,可以增加上百万亩。”

  我们还了解到,这项金土地工程将覆盖四川全省的130个县,受益人口800多万人。对人多地少的四川来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就相当于节约了最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实四川人的节约意识还不仅仅表现在土地上。大家都知道,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是我国著名的白酒产区,国内产量最大的三家白酒厂都位于四川。白酒生产给四川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是自古以来,反复酿酒后的酒糟都是丢掉的废物,被称为丢糟。原来这些废弃的酒糟最多只能拿来做饲料肥料,喂猪喂牛,而现在四川酒糟上面也开始做新文章。

  张省长:“四川是一个白酒生产大省,除了五粮液以外,还有几大名酒,号称六朵金花,这个应该是对于粮食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特别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抓好酒糟的利用,这个潜力也很大。”

  1996年开始五粮液公司开始研制丢糟处理的办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链条。第一步,是把丢糟中的粮食成份进行再利用,生产出复糟酒;第二步是对生产复糟酒后剩下的稻壳烘干后进行燃烧,产生蒸汽用来蒸酒,节约煤炭;第三步是利用这些稻壳燃烧后产生的粉灰中含有的二氧化硅成份,生产出化工添加剂白炭黑。

  五粮液集团公司环保部副部长周永奎:“30万吨经过处理只剩下几千吨灰。”

  曾经随意丢弃造成污染的丢糟如今却成了一个宝贵的资源。以2004年为例,五粮液集团公司共处理丢糟28万吨,创造的产值达到了1、2亿元。而全国的白酒厂每年要产生1500万吨丢糟,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将会创造60多亿元的收益。

  记者:“除了酿酒行业之外,在四川其它行业里面也会产生很多废水废渣,是不是都可以向酒糟一样的进行循环利用?”

  张省长:“特别是企业的废水利用,另外煤炭利用率方面,普遍都存一个如何变废为宝的问题。政府结合建设生态性社会,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比如说我们四川沱江得到大污染的教训,去年我们对537家企业,进行了这个先期整治。实际上通过整治以后,这些企业不仅防污能力增强了,而且这个生产的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们了解到,四川省最近刚刚和全国12个省区一道,参与发起了《发展循环经济宣言》,四川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生态大省。生态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四川希望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今年四川省提出了一个战略目标,要用20年时间成为西部第一生态大省。从一个人口大省,向生态大省跨越,四川怎么来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环保压力大这样的难题呢?

  陈小兵是南充市南部县宝马河村的村民,他高兴地带着记者四处参观,向记者展示沼气怎么用。他说,地里的红薯叶子和青饲料拿来喂猪,猪的粪便顺着出口流到后边的沼气池里,沼气池里面铺设了专门的管道直通厨房和浴室。现在陈小兵家一年四季都在用沼气做饭。

  陈小兵:“一锅水几分钟时间就能烧开,干饭七八分钟就好。”

  陈小兵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证明使用沼气之后,给自己节省的开支。

  陈小兵:以前每一户每月至少要烧120块蜂窝煤,现在每月可以节约五六十元,全年就是七八百元。”

  和陈小兵一样,宝马河村170多户人家全部使用了沼气,占全村的一半以上,而整个南充市总共有23万户农户使用了沼气。

  记者:“现在在整个的四川大概有多少的农民使用沼气?”

  张省长:“四川发展沼气起步最早,到去年底全省已经有285万户使用上了沼气,相当于全国的1/4。”今年又推广了20万户,所以今年我们就可以突破300万户,沼气的发展很受农民欢迎,这对于改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农民的开支、增加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凡是用了建了一个沼气池,大体一年产气350万,可以解决他70%以上的生活用电。缓解了电力紧张和煤炭紧张的问题,而且减少污染,特别是发展沼气是最好的循环经济,这样子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又是一个很好的促动。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能够达到500万户,在本世纪头20年,凡是能够建沼气池的农户都能够用上沼气,基本上实行沼气化。”

  采访时我们还来到了,在南充市南部县火峰乡城隍垭村村民高利国的家,一座二层小楼是他去年刚刚盖好的新房。

  高利国:“盖房化了8万多,些钱是通过种果树、养鱼挣出来的。”

  几年前,他开始对自己的5亩地进行重新规划:1亩种水稻、1亩种玉米红薯、2亩种果树、1亩用来养鱼。

  高利国:“原来种粮食每年只有一千多元,现在种果树一年可以赚2万多。”

  高利国说,自己之所以每年能够赚2万多元,主要是因为这几亩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条;粮食用来喂猪、养鱼,猪的废弃物用来产生沼气,沼气做饭,沼气水当作农药喷果树或者用来养鱼,沼气渣作为肥料用到果树和农田里。高利国还为记者细算了一笔账,养几千尾鱼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一年养6头猪可以收入5000元,沼气做饭可以节约1000元,沼气用作肥料可以节省几百元,种400棵果树一年可以收入1万多元。一年总共就可以赚到2万多元。

  而目前,南部县30多万户居民中,已经有5万户居民,也像高利国一样,在自家的农田上开始进行循环耕种。

  张省长:“农业生产跟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是,农业不仅仅是经济再生产,而且也是自然再生产,它是扩大再生产和自然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单靠一家一户循环经济还有一点点局限性,所以我们有一个指导思想,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带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推动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我们现在提出来要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就是面向市场,而且是通过企业来带动农户更好的利用资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李蓉清是成都市武侯区永康村的村民,十多年来,李蓉清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都是靠种蔬菜为生。然而从今年4月份开始,李蓉清不用再种菜了。

  李蓉清:“现在规划成森林公园。”

  李蓉清所说的森林公园指的就是永康村正在打造的永康森林公园,这是一个集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占地1300多亩。从2005年开始,永康村把农民从零散的住房迁出,搬到集中居住区,然后再把农民的耕地和宅基地统一进行规划设计,植树种花,发展生态旅游。

  永康村党支部书记王道贵:“主要解决我们村老百姓的就业增收。”

  像李蓉清这样的村民,每亩地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的租金,年终还有分红。而且,村民还被安排在旅游项目中就业,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事实上,像永康森林公园这样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又能解决农民增收的思路,在四川,早被证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这是成都锦江区的红砂村,这个3000多亩的花卉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国家AA级风景区,每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在红砂村,游客几乎看不到普通农村泥土脏乱的模样,这里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改造,房屋也统一规划成了川西民居的风格,刘焕成在红砂村出生长大,他把自己居住的房子改造成了这个叫槐花树的农家乐餐馆,每年的纯收入高达三万多元。在他的餐馆里,每杯茶的价钱是10元钱,刘焕成说,他卖得主要是生态和环境。

  根据统计,到四川省来旅游的游客中,有71、8%的游客是看中四川生态旅游的,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带动了农村结构的调整。全省共有12.38万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业,2003年人均纯收入4783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一倍多。

  张省长:“生态四川不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要生态平衡,天府四川应该是绿色的天府。再经过五年的努力要让四川基本建成经济强省,还有是建造长江上游的生态平衡。”

  今年是四川省启动生态省建设的第一年,采访中张中伟省长告诉我们,今年四川除了确保确保饮水安全,治理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还要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当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节约型社会成为四川的自觉选择的时候,生态四川的建设也就获得了更有力的保障。

  主编:张凯华 记者:王立平 编辑:向华

  CCTV-2《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 次日重播:12:30、16:40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