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如果总理今天上大学会怎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2:17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张贵峰 9月15日的三则有关大学教育的新闻引起笔者注意,读来感慨万千。 一则是温总理日前在中山大学回忆自己当年大学生活时说,“只把50%的时间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另外50%是花在兴趣上的”。总理还表示,大学生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
另一则报道说,武汉的一些大学生们,除了忙着学英语、找工作,就是考研考证,几乎无暇学习专业,本科学习严重“缩水”,缺课成为家常便饭,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欠缺和知识面狭窄的现状令人忧虑。(《中国教育报》9月15日) 最后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46.6%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同时有10%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而51.4%将心理问题的产生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新京报》9月15日) 对比之下,不禁让人想提这样的问题:如果总理今天上大学会怎样?他还有条件50%的时间花在专业上,50%花在兴趣上,并通过大学生活达到磨炼自己意志的目的吗?我想,这恐怕很难。 比如,今天的大学生三分之一乃至更多学习时间都必须花在英语上,为四六级证书而拼搏。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疲于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证书考试,“平均1.5至2.5个,多者七八个”,否则,不仅难以应付苛刻的就业环境,工作难找,甚至连拿学位都成问题。即便如此还不够,因为在巨大的学费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从大三乃至大二就开始急着为学费兼职挣钱,或者争取所谓“工作经验”。这种大学生活环境之下,拿什么磨炼人生意志? 当然,这种设问也许有过于简单化之嫌。无疑,今天的大学和总理那时的大学,无论时代背景还是教育体制本身,以及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就业环境都已截然不同,因此,如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更大、面对的选择更繁更难,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理解的是,压力再大、选择再难,何至于就会到普遍“精神萎靡不振”、“自杀倾向”严重的程度呢?大学教育面临如此窘境,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时代与时代再不同,毕竟都还是大学,既如此,就应该遵循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和办学规律。大学绝不能只是职业训练场,让就业率成为压倒一切的教育目的;大学也不仅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更应该成为陶冶性情、砥砺心志、健全人格、完善心理的人文殿堂、精神堡垒。惟其如此,大学才能名副其实———拥有精神理想辽阔之大、人文德性深厚之学。 为我们的大学找回大与学的育人立德的尊严与自信,为我们的大学生蓬勃昂扬而不是精神萎靡地去学习、生活,学生当深思,教育者当深思,全社会当深思。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