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往来鸿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3:08 新闻晨报

  不同时代的照片,同一幢楼宇。八角飞檐,树阴中若隐若现。

  它的容颜几度改变,人们也用不同的名称唤它——奕柱堂、仙舟馆、700号楼、校史馆……

  八十多年了,楼前的梧桐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可是复旦人对它的爱恋依然如
故。有多少青春的面孔曾在这里焕发过明亮的光彩?有多少书声笑语曾在这里回荡?我想问问这座复旦园里最古旧的小楼,可它,一如既往,静默无言。

  我坐在校史馆前的台阶上,不时有人来往。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这里经过,在他们的记忆里,这座楼原是一个图书馆,叫“奕柱堂”。刚落成时,这座楼没有现在这么大,只有八间房,但藏书不少。那个时候学校倡导读书运动,大伙儿都争着看书,许多学生会提早很多时间来到这里,等待开门。如果等开门时再来,位子肯定是没有了。不知道是否是从那时候开始,到图书馆抢位子就变成了复旦的传统。

  1929年,学校扩建“奕柱堂”,增添两翼,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为纪念中国合作运动的创始人薛仙舟先生,学校遂把图书馆改名为仙舟馆,匾额上的三个字由于右任先生题写。

  有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从这里走过,在他们的记忆里,这里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所在地,700号楼。这里有过陈望道、郭绍虞、朱东润、赵景深、蒋天枢的足迹,也有过刘大杰、贾植芳、蒋孔阳、王水照、王运熙的背影……,

  1978年在这里,说不准你就会与手中捧着厚厚一摞书籍,匆匆而过的梁晓声、严海平、李辉、胡平和陈思和碰个满怀。

  有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从这里走过,在他们的记忆里,不,或者仿佛就是昨天,这里是经济学院的所在地,700号楼。在这里他们聆听过蒋学模、张薰华、伍柏麟等老教授们的讲座,也与华民、袁志刚、张军等青年教授讨论过论文的主题。他们还记得那时候学政治经济学,用的是蒋学模老师的版本,不断辩论、反思,上课讲,吃饭讲,睡觉前也讲。

  心灵有寄,小楼无语。沉淀着人的情感与记忆,这座普普通通的小楼,才会如此美丽。

  蒋学模:《基督山恩仇记》的译者

  大凡从文革中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很多人愿意用一辆自行车去换一套翻译小说。而在那个时候,自行车可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固定资产,值一百多块钱,当时一般人的月工资才30多元。所以,这两者之间能划上等号,简直是不可思议。这套翻译小说便是《基督山恩仇记》,它的初译者是复旦著名的经济学家蒋学模教授。

  蒋先生回忆道:“1936年,我看了美国电影《基督山恩仇录》后,感触很深,便到图书馆借了英译本,萌发了翻译念头。”1945年抗战胜利,蒋先生与部分师生滞留重庆,无法返沪。在重庆的这一年,由于无须授课,蒋先生就着手开始翻译《基督山恩仇记》,平均每天翻译两千多字,历时一年。在翻译中,他倾尽全力,字斟句酌,克服了种种困难,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义胆孤魂的邓蒂斯。由于翻译时采用的是英文版,所以翻译完成后,蒋先生很不放心,要求出版社请法文专家校对。得到法文专家的肯定后,他才同意定稿发行。

  小说出版后,由于其文笔流畅,情节曲折,特别是主人翁神奇的经历,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很多人废寝忘食,几个晚上不睡觉地一口气把它读完。深深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发行量达几百万册之多。

  蒋先生也万万没想到,他的大名不再是作为经济学家为人所知,而是随着水手邓蒂斯的复仇故事为人所熟。如今翻译版本众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怀念,甚至收藏蒋先生的译本。

  先生原有三套全新的《基督山恩仇记》初译版本,想将来留给三个儿子,但是文革抄家时,藏书全遭劫难,文革后只剩一套了,还是旧书。这样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打算留给孩子作纪念的,居然不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而是青年时代翻译的这部小说,其中的情感,也只有蒋先生自己明白。

  赵景深:“曲苑留芳”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700号楼教室中时常传来悠悠歌吟,没有伴奏,只是清唱,时而婉转低徊,时而高亢悲壮,令过路老师学生驻足。吟唱者是谁?是中文系赵景深教授,此时他正在上一门叫作《中国戏曲史》的课程。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一席长衫,捻起兰花指,用衣袖遮掩着半边脸,唱着窦娥冤第三折选段。

  每个上赵老师课的同学都知道,赵先生讲课慢条斯理,动作不紧不慢,一派温儒学者之态,上课不用讲稿,就是说到如元杂剧分期的有关年代、元杂剧存佚情况的一些数据,或是板书一些引文,甚至在黑板上画出各种髯口(戏曲演员演出时所戴的假胡子)图形等,也是信笔而至,无需查看资料或思考。赵先生讲课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讲到剧本时,不仅作分析,还要“连唱带做”,自己或扮窦娥,或扮杜丽娘,惟妙惟肖,音容并茂。学生在台下也情不自禁地低声吟唱,拊掌击节,喝彩声此起彼伏,因此赵老师的课是场场爆满,还有许多同学因无座而驻足窗前。

  赵先生不仅在课堂上唱,在校园里唱,还在校外舞台上唱,有“赵家班”班主之美誉。有一年为纪念洪和汤显祖这两位明清大戏曲作家,赵先生在复旦大学上演了《邯郸记》中的《扫花》和《长生殿》中的《小宴惊变》。演到《小宴惊变》时,赵先生动员全家出场,由他扮演唐明皇,老伴扮演杨贵妃,儿子扮演太监,女儿扮演宫娥,轰动校园。

  链接

  蒋学模(1918—)

  经济学家,浙江慈溪人,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历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辞海》一、二、三版政治学分科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编委。建国后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著有《政治经济学讲话》、《社会主义经济十论》等书近四十余本。

  赵景深(1902—1985)

  字旭初,中国古代文学专家,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会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席等。在元杂剧和宋元南戏的辑佚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对昆剧等剧种的历史和声腔源流及上演剧目、表演艺术均有研究。著作有《曲论初探》、《中国戏曲实考》、《中国小说实考》等十余部。

  校史馆楼小史

  1922年,由中南银行黄奕柱先生捐资修建,取名“奕柱堂”,是为图书馆;1929年扩建,增添两翼。为纪念中国合作运动创始人薛仙舟先生,命名为仙舟图书馆;抗战中饱经炮火,几经修缮;1950年起废除旧名,改用数字编号,是为700号楼;1958年图书馆搬迁至新馆,中文系进入。1990年,中文系搬迁至文科楼,经济学系入住。自2004年起,改扩建为校史馆。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