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百姓上大医院乃明摆着的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1:45 南方日报 | |||||||||
作者:付各庄 昨天新华社播发《老百姓看病为什么非要上大医院不可》,以记者在北京几大著名医院现场采访的方式,再一次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摆到了台面。记者用一些事例——诸如柳大妈的老伴切菜切破手指还是要上大医院——表明,有病就往大医院跑实在是不划算的事。这个问题当然早就不新鲜了。我们能够理解记者的苦心“规劝”,但是前提性的
有的医院——主要是大医院门庭若市,别的则门可罗雀,确实不能算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倘要说百姓看病非要上大医院不可是“冲动”的行为,怕也失之于武断,就是言者自己面临选择,未必不落“窠臼”。从我们的现实来看,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选择。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分布极不均衡,80%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就是说,包括人才、设备等在内的软硬件优势,大医院已先天胜出一筹,自然受到百姓的青睐。另一方面,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偏爱”大医院,不到主要是大医院的定点医院就医,看病费用的报销要成问题。除了这些明摆着的因素,还有百姓基于对大医院之外的医院并不信任的成分,按上面柳大妈的话说,社区医生属于“赤脚医生”的层次,水平低。而且,与看病难、看病贵比较起来,更可怕的还在于遇到庸医假医。谁不知道,地方医院里假冒伪劣的江湖郎中实在太多? 大医院医疗配置既集中又先进的先天优势,决定了不少病人长途跋涉,形成类似“全国人民上‘协和(医院)’”的悲壮景观。对这种实乃本能的选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妄加非议,那些艰难的求医者,毕竟身心已经遭受了一定的创伤。值得探讨的该是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近前来看,病人挂号时间长、取药时间长、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三长一短”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大医院,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了医生的权力感被放大,忘记了自己只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于宗河不是说了吗,“我当过20多年医生,一个上午看20个病人,处理是很粗糙的,现在经常几分钟就把病人打发了,这在医学上非常可怕。”(2005年第31期《三联生活周刊》)长远来看,国家恐怕要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并增加投入,优先发展基层的医疗机构,以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尤其重要的是让群众树立起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有专家认为,中国大医院占尽了两个体制的好处,既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的好处,又占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赚钱的好处。这个局面要得到改变,必须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缩影”做起,这个前提问题不解决,百姓看病非要上大医院这个问题本身也就不会得到解决。打个比方说,这就跟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后者属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