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湖南市委书记掀起治煤风暴 矛头直指官煤勾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1:02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徐楠

  记者:您认为矿难频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蔡力峰:非法煤矿屡禁不止,矿难事故频繁发生,一个症结就是一些党政干部参股分红,从中兴风作浪,充当保护伞。

  这是本报记者两年前与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的一段对答。

  是时,蔡力峰刚由益阳市市长调任娄底书记,上任伊始,娄底发生矿难,矿工聂清文和16名工友遇难,并留下了一顶写有遗言的安全帽:“骨肉亲情难分舍”。

  蔡力峰为此落泪。此后两年,他掀起了一场治煤风暴,将整治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官煤勾结”。一名官员评论说,娄底的这场“治煤风暴”,可以说是上级有关精神和决心的一个缩影,这也说明了落实中央精神就得靠真抓实干。

  两年过去了,娄底的“治煤风暴”进展如何?本报记者再访蔡力峰,并对娄底的治理进行了调查。

  治煤风暴

  调任娄底,蔡力峰时年53岁,他曾这样揣度:上级让我来,也许是考虑我年龄已大,不会顾及仕途而患得患失,可以放开手脚来干?

  娄底,这个别号“江南煤海”的地级市,是湖南煤炭储量首屈一指的地方,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11.65亿吨,全市92个乡镇中有49个产煤,每天6万矿工下井作业。

  但这里的安全形势,也已到了空前严峻的地步——1993年至2002年,平均每21天就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每152天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当地一位人士形容:那时瓦斯爆炸就像“放鞭炮一样”——“这里一下子,那里一下子”。

  记者:安全形势那么严峻,您最初如何发现“官煤勾结”是矿难的主要症结?

  蔡力峰:为什么有些煤矿一而再、再而三出现问题,却每次都能顺利过关?还有就是非法滥采滥挖,为什么花了很多气力,却是边治边反弹,调查研究后就发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煤矿老板后面有权力之手。群众举报、暗访、再加上案件查处,官煤勾结的严酷现实,在调查之后浮出了水面。

  记者:发现这种现象后,你意外吗?

  蔡力峰:不意外。官煤勾结作为一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权力变异、公权腐败,并不仅在煤炭里独有,为什么在组织人事方面有买官卖官?在其他领域有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一样的道理。

  记者:根据你的调查和了解,官煤勾结现象规模多大,有哪些形式?

  蔡力峰:官员参股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个很难说清。但它的形式比较多。一种是名副其实的投资;第二种形式叫“ 入干股”,实际上没拿钱,就是把权力货币化,凭借权力享受报酬;第三种形式就是权钱交易;第四种形式,就是跟老板达成默契,可能回报的不一定是票子,具体什么就很难说了。

  在他主持下,市委市政府通过了整治“官煤勾结”的举措。同时,作为一个异地调任的“一把手”,蔡力峰的做法深具中国味道。他的举动之一是换人。

  胡旭曦,1996年由益阳市检察院调来娄底市检察院。2000年开始担任娄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位同样出自益阳的干部,成为蔡力峰打击“官煤勾结”思路的直接践行者。又如胡旭曦的老部下——时任娄底市反贪局副局长的施健鑫,被调任娄底下属的涟源市检察院担任检察长等等。这样,市委意图举措与干部队伍形成了一个有战斗力的组合。

  县级市涟源集中了娄底约三分之二的煤矿,这里成为打击“官煤勾结”的主战场。

  不少矿主都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大会上,胡旭曦声色俱厉:“谁要是弄出事故让我不好过,我就让他不好过!”

  蔡力峰更是在党政干部大会上公开宣称:对那些涉及煤矿腐败的干部,要“名声上搞臭、经济上搞穷、惩处上搞怕” ,这句恶狠狠的话,后来成为一句名言,在娄底广为流传。

  此后,娄底市宣布:一经查实政府官员在煤矿中参股分红者,立即辞退;收受贿赂者,从重处理。“对于官员来说,查处主要是在政治上宣判死刑,这个很有威慑力。”当地的一位干部说。

  2004年9月,该市又出台了《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只要乡镇辖区内发现1处非法煤矿生产,或者年内发生1起重大死亡责任事故的,乡镇分管负责人就地免职。如果超过一起,则一把手就地免职,并予以处分。

  在这样双管齐下的整顿后,2002年,娄底全市因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244人,煤矿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6起;到了2003年,这两个数字变为165人、2起;2004年又下降为156人、2起,2005年1至8月,死亡80人,发生重特大事故1起。上接第1版

  而这些数字下降背后,是娄底对“官煤勾结”的大力查处:2003—2004年,该市共立案查处领导干部煤矿入股分红案63件,涉案金额1191.5万元,3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7人。

  记者:您曾说过自己面对的是一张“网”,您觉得自己跟这张网是一种什么关系?能够完全置身其外吗?

  蔡力峰:掌握权力的人都要注意,不要被它网住。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人民服务、做很多事情,对于各种诱惑和腐蚀,关键还是在于要保持先进性,拒腐蚀永不沾。诱惑哪里没有?社会现实大家都知道,灯红酒绿。阴暗的东西、灰色的东西还是有。

  2004年7月26日,涟源市安平镇银广石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16人死亡。湖南省派出20人的调查组进驻。蔡力峰表示:请调查组从他查起,一捅到底。

  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个案子,竟然搅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案件的基本情况很快查实,矿管、煤炭等主管部门负责人与此事“有染”,随即被检察院调查。

  矿主随后花10万元重金,从北京请律师为涉案官员辩护。这时,证人和被告也全部翻供。

  一位干警在审讯过程中,踢了某矿主一脚。后来该矿主因病逝世后,此事很快被演变为“检察院刑讯逼供、致人死命、无人问津”,并告到了中央。

  施健鑫后来一直庆幸,在踢人事件后,当即作了法医鉴定,结论是“轻微伤”,后来又赶在第一时间从医院提取了全部病历,这才掌握了主动。

  此事最后一直闹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才得以定论,2005年5月,案件宣判,矿管局和煤炭局各有一位主要领导被判刑。

  “幸亏娄底和涟源市委、市政府都很支持我们。”施健鑫对此感慨不已,“更多时候,这已经成为一种智商和决心的较量。”

  一位办案人员介绍:他们查处一个主管职能部门领导,仅他一人便牵涉到来自40多个矿主的非法利益,可见牵涉面之广。

  一位矿主曾这样说,“两件事最心疼:一是用刀子在身上割肉,二是白白把钱送人。”这句话,给蔡力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投资“官员身上时,这些矿主们无疑是抓住一切机会,也不惜血本的,就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涟源检察院的干警们,就遇到了一桩怪事,一位副检察长慰问宴请单位女同事,饭后离席,账已经结了,一问才知道:是一位矿主偷偷付了钱。

  在娄底,很多人都猜测:大矿主每天的进账10万元以上,以一个设备简陋的煤矿生产10万吨煤为例,毛利润可达 1000万元。这无疑是惊人的暴利。

  娄底的大矿主邓建辉曾被依法没收500万元,他随手签下名字,那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曾让执法人员心里五味杂陈。

  一边是矿主们日进斗金,另一边则是大部分官员的月收入仅为数千元。这中间的诱惑在一些人身上因此显得很难抵抗。

  一位当地知情人透露:以前在娄底,办齐煤矿开工的一套证照,“价格”是七八十万,好一些的煤矿是100万。有专门的中间人充当“代理”。他们多为社会闲散人员,在大量外地矿主进入投资的时候,只要把钱给到他们手中,“就可以办妥一切”。

  而部分相关的公职人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往往相当于“兼职代理人”,或者不同环节上的“代理人”。

  矿井的“准生证”环节,是“官煤勾结”最主要的寻租空间。当地一位人士透露,采矿许可证由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局核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由煤炭局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由煤炭安全监察局核发,营业执照由工商管理局核发。除了营业执照由当地核发外,其他四证最终的核准权都在省级部门,但省级部门核准的依据正是各乡镇、县、市的建议。

  当地一位官员认为,要铲除“官煤勾结”,在制度安排上需要全面来考虑。

  大案的启示

  记者:两年的整治后,娄底又查出了一起“官煤勾结”的大案,您觉得原因有哪些?

  蔡力峰:为什么诸多惨痛事故吸取教训后,还有这么多干部以身试法?这说明惩治官煤勾结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现实是多元的、非常复杂的,无论什么事情,一蹴而就不可能,权钱交易、官煤勾结,我认为它作为一种社会现实,最终还是利益驱动。那么多贪官,为什么明明知道贪污那么多钱要掉脑袋,明明在打击还要贪呢?都是一个道理。贪婪使人变成魔鬼。

  2005年9月,正是中央4部委下令清查“官员入股煤矿”之时,娄底市经过半年的缜密调查,又揪出了一起大案,全国为之侧目。

  娄底市纪委和市公安局联手侦查的这一案件,初步查出32名党政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在新化支华等3家煤矿参股总额159.5万元,共分得红利93.25万元。这32人中,有副县长、乡镇书记、镇长、税务部门干部、煤炭局长、安监局长、矿管局长、公安民警等,差不多涵盖了所有征管部门。

  蔡力峰告诉本报记者,这起大案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从党政机关领导,到执法人员,再到有关主管职能部门,甚至包括公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全部都有股份,在以前发生的案件里,还没有过。

  这也是娄底清查出的首起牵涉到副处级官员的案件。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煤矿一年多时间发生6起安全事故共死亡6人,矿老板康建国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步步高升,获得“光环”,在关键时刻,“总是有人帮他说话”。

  康建国后来甚至被任命为镇安监员,2004年被评为“省劳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镇里又极力推荐他为“全国劳模”,愤怒的村民后来到省总工会告状,总工会因此将其材料退回复议。

  蔡力峰分析,这一案件中,老板直接给官员、公职人员送钱送礼,官员则把他吸收为公职人员,帮助他承包矿山,甚至还戴上劳模的帽子,这种权力的庇护与金钱的互动,可以说演绎出了一个完整的版本。

  事实上,通过这一大案,娄底已发现“官煤勾结”现象有进一步转入“地下”的趋势。

  “他们也开始讲‘安全生产’了。”一位检察官告诉本报记者,新化大案中,32个股东,无一以自己名分直接入股。当地的工商注册登记无法查到其详细状况。他们的股份都集中在矿主康建国个人名下。康建国按照煤矿利润,每年给他们按比例分红。

  而更为直接的是,有的官员在暴利的诱惑下,已经不满足于入股分红,而是直接个人办矿,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往往聘任他人作矿长,负责煤矿日常经营,而本人则充当“后台老板”。

  效果的评价

  记者:您对这两年的效果如何评价?

  蔡力峰:还是大有改观。娄底市查处的官煤勾结有60多人了,现在整个煤矿的生产秩序有很大改善。涟源是煤矿事故的多发区,去年下半年以来安全状况有很大改善。今年以来还没有发生大的事故。

  记者:在您这几年的整治过程中,有多少干部是在警示下主动退出股份的?或者用当地话说,有多大比例是自己洗手洗澡?

  蔡力峰:洗手洗澡的没有具体统计,我们也有义务为人家保密,信息我们当然掌握,但是不是很彻底,坦率讲有难度。这种入股极具隐蔽性,矿山老板和干部的同盟,是不会显山露水的。对于参股、收钱等等,都希望已经结成的利益共同体能够天长地久,谁也不希望破坏,都希望在今后进一步获得更大利益,这就给惩治带来很大困难。

  记者:中央4部委此次联合发文,目前公布的数字是497人登记撤资了。

  蔡力峰:这就反证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央要求9月22日退股响应者寥寥无几?除了刚才讲的金钱诱惑、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参股分红、干部和矿主结成的利益纽带,绝不愿意轻易放弃的。

  记者:有媒体曾报道说,您讲过“要打击的人正是要依靠的人”,有这句话吗?

  蔡力峰:不是这样的,那是把我的话记错了。我需要依靠的人当中,有极少数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成了我要打击的人。但要是“洪洞县里没好人”那还得了?我们不成了孤家寡人了?绝大多数干部还是好的,为什么30多个人的大案我们都能查出来?如果都陷进去了怎么可能查呢?

  记者:在这场斗争中您的感觉是愈挫愈勇吗?还是有时会觉得:有点像唐吉诃德,独自面对庞大的风车?

  蔡力峰:不是唱高调,没有。娄底来讲对打击官煤勾结早已形成了共识,特别是这次国务院决定一下,给我们加了油鼓了劲。

  记者:觉得压力大吗?

  蔡力峰:我没有感到蛮多压力。上级安排我主政娄底,我就要对娄底的人民大众负责、对娄底的发展负责。

  湖南娄底破获官煤勾结大案 32名党政干部入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