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批评家的职业定位与素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4:5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刘忠

  从文学史上看,批评家身份历来尴尬,不仅一般读者对批评家知之甚少,而且文学园地也没有给他们留出足够的话语空间,批评多依附在作家作品上。一说到“文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本、作者,而不是批评和批评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西方新批评思潮兴起,批评家们似乎从中看到“批评”从文学中剥离,独立成为一门学问的一丝曙光。于是,
文学开始由“作家”中心转移到“文本”中心。正是在语言学、叙事学等研究中,批评家地位获得大幅度提升。在新批评中,文学的接受链条基本上是这样的:批评家引领作家、读者解读作品。但好景不长,随着新批评的衰落,批评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与数以千计的作家相比,批评家的基数是很小的,而且有许多批评家本身也是作家,比如茅盾、郭沫若、李健吾、胡风、何其芳等。就影响力而言,批评家也远没有作家来得实在、生猛。目前,在“传媒帝国”时代,批评一旦与影视、传媒、出版业结合,批评家一旦与记者、书商、编剧联手,很容易让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走红,而且借助影视、报刊,在命名与推介中获得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就此来说,现在,批评家的声调似乎是提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媒体批评的“造星”运动,文学批评的人情化、庸俗化等问题的大量出现。正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批评家的职业素养讨论应该提上日程。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的“职业”一说,主要是“称谓”意义上的,而非生存方式的一种定位。无论是高等学府里的专家教授,还是作协、研究机构里的作家、研究员,抑或是报刊社里的编辑、记者,文学批评都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所谓“职业”,而是他们工作的延伸部分,或者说是一种介于工作和兴趣之间的兼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一方面我们要从批评家的人文素养、道德良知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批评与反思,坚守文学批评的人学属性和审美品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倡导讲真话精神,加快有中国经验的文艺理论建设。

  目前,批评界良莠不齐,命名焦虑似乎高于批评本身,“命名”取代了“批评”,占据了话语制高点,每一次命名似乎都重复着一个信念,即“我们拥有话语命名权”、“我们占据评论制高点”、“我们属于未来”。无论是写实派、新潮派、学院派、民间派,还是60年代后、70年代后、80年代后,共同之处是“新的”、“后的”、“某某派的”。在命名中,作家与批评家“合谋”扮演双簧,一个从中确认身份,进入媒体视野和出版渠道;另一个从中发出声音,显示出理论创新和批评勇气。当然,这里,除了批评精神的丧失问题,还存在着一个理论误区,即艺术不同于科学,并非“新的”就一定好于“旧的”,时间的线性维度在这里只是相对的。

  与命名的焦虑紧密相联系的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批评思维,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红色写作与白色写作、学院派与民间派、女权主义与男权主义、乡村写作与都市写作……这类批评虽然赞美的精致、批评的偏执,但都没有什么建设性,因为它们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要么醉心于对作品进行定性无商量的命名指认,要么习惯于对作品进行简单归类,不能深入作品、作家的肌理。这样的批评可能在形而上层面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对当下或今后的创作实践却意义了了,有些甚至只能产生负面影响。大量“酷评”学者的出现,一夜成名的诱惑极大地刺激了批评家和作家的名利欲、自我膨胀欲。

  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作家与批评的合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知识结构较为完善,经验积累较为丰富的作家开始写作批评性的随笔、札记和论文,赵玫、格非、马原、王安忆、莫言、王家新、西川等人的“准评论”或“类评论”,已经溢出创作领域,发出了与他们的创作同样有力的声音,大大改变了“批评至少脱离文本五年或十年”的窘境。作家在“创作”与“批评”之间奔忙的同时,批评家们也没闲着,他们凭借多年从事评论培养起的阅读经验和理论敏感,开始向创作领域进军,写作了大量的

散文、随笔、小说、剧本,虽然这些文本还带有浓郁的“学术”气息,理性的思辨也时时袭来,但他们毕竟以“创作的名义”实现了身份的互证。如季羡林、钟敬文、谢冕、陈平原、钱中文等人的文化随笔、学者散文。目前,这种评论、创作并行互动的写作仍在评论家中运行,尤其是一些中青年评论家,大有与作家分庭抗礼之势,以至有人坦言:“评论也是一种写作。”我们呼唤批评的智慧与良知,呼唤批评和创作良性互动的局面,我们期待具有更高职业素质的批评家的出现。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9日 第九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6,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