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平:从意外火爆中直视社会的流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7:57 中国新闻周刊 | |||||||||
![]() ![]() 崔卫平 [摘要] 在中国信息不十分公开,商业文化的自由刚刚起步的现实语境下,谈大众文化对艺术的消解和对社会的控制未必合适。现在这些文化现象只是一个不经意的起点,以后也许任何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制造关注的热点了。今天生活中的新工具所传播出的热流,是不是已经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样一些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的热点,是否凸现出我们社会的某种流变。这些浮出水面的现象开始把深层的精神信息给透露出来了,或许这就是现在各方都关注“超女现象”的真实意义。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大众流行文化与价值重构”。说到大众文化,我们印象中总觉得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对立的,觉得大众文化的受众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其实不然,任何一个精英往电视机前一坐也就成了大众中的一分子。因此,今天大众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可能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也正因为大众文化的受众如此广泛,所以它对社会的影响才更加的引人注目。 在中国商业文化的自由刚刚起步的现实语境下,谈大众文化对艺术的消解和对社会的控制未必合适。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理解在中国现实下出现的这一系列流行文化现象。比如较早的木子美现象,不久前的“芙蓉姐姐”,刚刚结束的“超级女声”和正在热播中的《大长今》,这些流行文化符号在某一个时期就会形成一个热点,引起一股热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过去的热点是在单一的意识形态下统一提供的,而今天吸引大家眼球的,也许是任何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的。我们看到“芙蓉姐姐”和“超级女声”,这些原来毫不知名的普通人可以在全国引领一股热流,受到各界关注,或许这只是一个不经意的起点。今后也许任何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制造关注的热点了,这种社会影响不可低估。 那么超女究竟代表了什么呢?也许她们是我们新的社会环境中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生活中新工具所传导出的热流,正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些具自发自主形成的热点,在某种意义上正凸现出我们社会的这种流变,社会文化结构的微妙改变,开始通过浮出水面的热闹现象把深层的精神信息给透露出来了,或许这就是现在各方都关注“超女现象”的真实意义。 所有文化现象都会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我们今天需要明晰未来我们重构价值的主体是谁,今后谁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或者社会当中充当主角,或者在前台发生某种前沿的声音。这些新文化的特质也许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有比较大的区别,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共生还是替代,他们之间又怎样实现对话。这些可能都是我们现在所关心的,在座的朋友们可能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非常感谢安排这样一场活动,下面请李泽厚先生先给我们做一个阐释。 相关专题:新闻中国九月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