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回首航天路: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实验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21:55 央视《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10月3日播出了《回首航天路: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实验》

  (画面资料)1975年11月26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

  唐伯昶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设计人员:

  我当时在发射场,离开发射塔架几公里以外的一个观察点,非常震撼,因为对我们来说,一生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际发射。

  (三天后)

  1976年11月29日 贵州六枝特区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

  李新阶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设计人员:

  报告找到了,回收胶片盒完好无损,我们这时候一块石头落地了,松口气了,我们这次实验成功了。

  主持人 翟树杰:

  现在让我们大家来看一下,这就是我们国家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返回舱。返回式卫星同普通卫星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要按照计划发射上天,同时在天空完成预定任务之后,准确地返回地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距离地球表面200多公里的茫茫太空之中,一颗以极快速度飞行的卫星要使它改变姿态,同时重返大气层,准确降落在预定的地点,该是一件多少不容易的事情。

  解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着手研制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王希季 “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我们国家需要从轨道的高度来观测我们国家,因为这样的高度来观测我们国家,可以把我们国家的整个面积,包括周边海洋、海岸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如果靠别的手段来做就很难。

  解说:

  除了对地进行遥感观测外,当时研制返回式卫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王希季:

  苏联的加加林已经上天,美国也在努力发展载人航天。我们国家从整个考虑,也要发展载人航天,那么载人航天其中的主要基础技术之一就是返回。

  解说:

  1996年年初,在王希季等专家的带领下,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了。可是当时正值文革期间,正常的工作秩序受到破坏,许多人白天还不能工作,只能夜里偷偷地干。

  王希季:

  白天要去“革命”,晚上,主要是晚上,所以有那么几年的时间,我们差不多晚上总是一两点钟才睡觉。然后到天亮要跟着参加“革命”,要写一些大字报,要怎么样,反正他们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解说: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67年9月,研究小组终于拿出了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这个方案首先确定了卫星的构型,也就是外形和内部结构。

  唐伯昶:

  当时设计这个卫星,它制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外形,这个是很有讲究的。现在看到的这个就是我们卫星的回收舱,整个卫星当时是设计为一个羽毛球形状的这么一个形状。这样主要是卫星发射上去以后再返回的时候,它的气动稳定性和大气对它的烧蚀,都能够经受得起有关的环境考验,从这个角度来实现的。

  解说:

  构型确定下来之后,卫星返回时如何防热,成为当时的一个技术难题。

  唐伯昶:

  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间,它要跟大气进行摩擦,产生两三千度很高的温度,如果是材料选择不合适,那样的话,我们可能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间,回收舱就会烧毁。

  解说: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耐受住这么高的温度,这个问题不解决,卫星的安全返回就无从谈起,整个卫星的研制工作陷入停顿状态。连续几个月,研究人员都在进行各种论证和试验,终于,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在卫星返回舱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层,而这个保护层就是让它烧掉的。

  王希季:

  把材料一烧它就消耗了热量,然后这个热量就不传进(返回舱)去。

  唐伯昶:

  就跟我们人出汗一样,人出汗的时候,通过汗水把身体的热量带走,人就感到凉快,我们回收舱也跟这个道理一样。

  解说:

  原理知道了,可是又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研究人员的面前,究竟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呢,既能燃烧自己,带走热量,又能保护卫星不被烧毁。

  唐伯昶:

  通过了很多的试验,包括风洞吹风的试验和材料的烧蚀试验等等,最后终于选定了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作为我们这个返回舱外面这层的材料。这项技术在世界上也是一个比较难突破的技术。

  解说:

  不仅仅是防热,研究人员还先后攻克了调姿、制动、着陆、遥控、遥测等一系列卫星回收的关键技术,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失败。

  1973年年底,用于飞行实验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被研制出来之后,1974年11月,这颗卫星被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发射试验,但是就在准备发射的前几分钟,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唐伯昶:

  突然发现,卫星的回收舱没有供上电,那只有三分钟运载

火箭就要点火,这个没有供上电,那是非常着急,你不能把这个铁疙瘩打到天上去吧。

  解说: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工作人员迅速登上几十米高的发射塔架,手工操作,排除了故障。卫星终于发射升空,可是这刚刚过了20秒又出现了问题,整个运载火箭突然失去了控制。

  唐伯昶:

  当时是由于运载火箭有一根导线,它存在一个暗伤,在起飞以后,在震动环境下,那根线相当于就断开了,使这个火箭的控制出现了问题。最后,这一次发射就没有成功。

  解说:

  虽然试验没有成功,但是大家没有气馁,重新对卫星和火箭的几十万个零件进行全面测试,并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一年后,1975年11月26号,装载着一颗崭新的返回式卫星的火箭再次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台上。几分钟后,卫星终于穿云破雾,升上了太空。地面测控中心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发射终于成功了。但是发射的成功对于返回式卫星来说才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

  李新阶:

  卫星在天上是不是正常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怎么处理它?

  唐伯昶:

  卫星能不能够按照我们的计划,最后回到地面呢?这一点儿当时心里是没有底的。

  解说:

  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卫星的归来。三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带着降落伞的卫星,几分钟后卫星安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王希阶:

  回来落地,把里面的胶卷拿出来,冲洗出来,照到我们需要照的东西,好像这个图片都很好,那个时候我们才算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解说:

  经过我国航天人近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回收了卫星,并带回了清晰的国土普查遥感照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30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回收技术日趋成熟。过去平均两年发射一颗星,现在一年就能发射两颗星以上。

  唐伯昶:

  2003年11月到2005年9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射了5颗卫星。今年发射两颗卫星,就是第21颗和第22颗卫星,一颗是在月初8月2号发射的,第二颗是在8月29号发射的。月初发射一颗,月底发射一颗,这样快的速度过去是没有过的。

  解说:

  不仅是整个卫星发射回收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目前,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实验成果也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

  王永富主任 中国空间设计研究院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室:

  现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可以完成国土资源普查、资源勘探、国土测绘,还有一些空间微生物实验。

  李延东 中国空间设计研究院返回式卫星副总设计师:

  包括像

半导体材料,一些晶体生长、生物搭载各个方面的空间微重力实验。

  张伟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系统工程司:

  它最主要一个牵引性的作用,是为我们国家的“神舟”载人航天的飞船提供了一个最核心的返回技术。我们整个载人宇航员的返回舱,这种回收跟返回技术,就是在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