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抗战影视还要贫血多久?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11:07 南方都市报 |
推荐
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高潮迭起,红色经典电视剧荧屏热播。从《烈火金刚》到《小兵张嘎》,从《吕梁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都新瓶装旧酒,乔装打扮老剧重拍,引领人们进入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应该说,抗战题材影视剧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感人的特殊艺术效果。但一再重拍,无疑反映了后继乏人,创新能力欠缺。更关键在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的抗战小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军和日军形象概念化、脸谱化,叙事情节单一。这样的缺陷在重拍的剧作中并没改变,反而随着电影科技与摄影手段的提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向。
抗战老电影中,我军指挥员基本上由王心刚、郭振清、李默然等英俊人物扮演,浓眉大眼,英姿勃勃;日军头目一般由刘江、方化、葛存壮、陈述这些丑角扮演,面目狰狞,猥琐不堪;精神上,我方英勇机智,大义凛然,敌人愚蠢透顶,狡诈残暴。我军一阵猛打,损失无几,敌人抱头鼠窜,屁滚尿流。当代抗战作品最具神化色彩的是《烈火金刚》,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只身痛击几千名日军,安全突围。
抗战不是演习,不是阅兵式,可以从容地戴着白手套,迈着正步,藐视敌人。真实的抗日战争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战争结果上讲,日本失败,中国胜利;从战争本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上,中国未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胜利的代价远远超过日本在中国的付出,也超过了50年前中国失败的甲午战争,更是历次抗击外来侵略损失最大的战争。难怪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英国威灵顿公爵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哭诉:“胜利是除失败以外最大的悲剧。”
在抗战的八年里,我们也曾遭遇过各种惨痛的牺牲,像铁道游击队在1943年的微山湖一战,在三路敌军围攻下,大队长洪振海和六七十名战士牺牲,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没有必要回避我们所做出的牺牲,这恰恰证明我们的伟大与坚强;我们也没有必要回避敌人在局部的胜利,这恰恰证明我们的自信与正直。
提到牺牲,是对英烈的一种尊重和缅怀,一种敢于面对牺牲的勇气与胆量。那年那夜,我乘火车途经平型关,等待已久的时刻和圣地终于到来。我俯在车窗上,把目光投向月夜笼罩下的平型关,只有黑漆漆的山峦连绵起伏,什么也看不清。真希望我深情、沉重的瞩望,给长眠在这的英烈们一份暖意,一份慰藉!我怀念你们,与胜利无关。
江山依旧在,鲜血已无痕。也许只有含着眼泪,才能看清荧屏后的抗战。
(原载10月3日《新京报》,作者王锦思,本报有删节)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