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我们需要“道德中转站”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11:12 南方都市报 |
作者:李文钊 两年前,15岁的广西山区女孩周奕(化名)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广东人陈金(化名)获悉她的遭遇后决定资助她上学。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大意为“捐助人确保上学费用”,受助人“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并附有违约责任。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周奕因种种原因中途退学,陈金将周奕告上法庭。9月29日,广西地方法院判决双方解除“助学合同”,周奕返还资助人陈金1.2万元助学款。 对此,有评论者认为贫困学生需要资助,但是不需要救世主。也有评论者认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道德和伦理,而在救济制度,因而主张应该放弃资助双方的直接接触。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通过资助制度改革,发挥慈善机构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从而既能够给予贫困学生资助,同时又能够保证他们的自尊心,此外还能够令资助人满意,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不过,道德领域的最大困境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即资助人不能够确保是否让资源配置到最需要资助的穷人身上。事实上,很多社会资助人付出了巨大的经济资助和道德努力,但最后这些资源可能落入那些最不需要资助甚至最富有的人员手中。资助贫困学生同样也不可能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事实上从以前由慈善机构等中介组织转向“一对一”的资助模式本身就是直接应对这一问题的产物。因为通过“一对一”的资助模式,资助者可以确保资助资源直接到贫困学生手中,以免资助资源的“中间截留”。 自然,“一对一”的资助模式会促使资助者去掌握被资助贫困学生的相关信息。然而,一旦资助人试图通过给予贫困学生资助来“控制”或者“限制”贫困学生时,此时这种信息“监控”不仅超过了解决道德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限度,而且还引发了新的“道德困境”。 很显然,要解决“道德困境”,其本质就是避免资助人与被资助人之间面临的“道德冲突”,使得他们在道德上处于平等地位。问题的实质是建立资助人与被资助人之间道德关系“非个人化”,即虽然资助者给予了被资助者资助,被资助者接受了资助者的资助,但他们之间本身不发生道德关系。当然,并不是要资助者和被资助者都没有道德,而是说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两者之间需要“道德中转站”。通过“道德中转站”,资助者给予贫困学生帮助,被资助者获得资助。 这就是说,资助者虽然给予了资助,但是他只是为“道德中转站”作出了贡献,他不需要某个个体的人对他表示感谢;同样,被资助者虽然接受了资助,但是他也不需要对某个个体的人表示感谢。这样,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之间因为“道德中转站”而处于道德平等地位。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