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明清徽商历史 电视系列片《徽商》即将播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6: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电视系列剧《徽商》第一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中国明清时期徽商不凡的历史及其所承载的深厚的徽州文化,展示了徽商由兴而衰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深层原因,并通过这一独特商帮群体的挖掘,演绎了一个个财富故事,为明清时期的江南城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该剧将于国庆期间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同名图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贫瘠的地理环境,移民的文化心理基因,使得出生在徽州的人天生具有冒险精神,徽州的男子少年时代就出门谋生,徽州商帮集团便在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中孕育而生,在盐业、茶业、木业、典当业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程朱理学的耳濡目染又使其崇文重理,亦贾亦儒,特别是强烈的宗族意识,使徽商即使富甲天下,也要回乡立祠修宅。随着南宋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徽州人便开始了漫漫经商路,但直至明清时期才迅速崛起,并对当时中国商业以外的文化创造、艺术革新、社会风俗产生重大影响。 多元文化视角在《徽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素材来源可信可证,却又不拘一格。除了史料典籍,更有民间的口头书写历史。全片既融合了纪录片的影像冲击力和宽容的文化态度,又保留了专题片雍容华贵的叙述风格和影像美感。在叙事方式上也张弛有度,注重故事的情节化与细节的描绘,往往在历史的细微处闪光。《徽商》在纸上的徽商与历史中的徽商之间,创造出了一个影像的徽商群体。这一商帮集团生发于中国封建社会没落之时,隐没于中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之际。徽商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在历史中定格远去了,其留下的文化与商业遗迹却俯拾皆是。该片由塞奇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出品,高峰、周亚平、杨晓民、聂造等策划制作。总策划、总撰稿杨晓民说:“徽商的特殊魅力来自于其商业资本罕见地转化为文化创造,当《徽商》以文化的格式将其还原时,恰恰表现了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丁沂)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3日 第十四版)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