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法律与生活:宋鱼水--亲笔阐释法官职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1:37 法律与生活

  文/宋鱼水

  我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法官,我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刻上时代的烙印。

  一个法官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审判理念,这些理念反过来又
对审判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从事审判工作十余年的基层法官,我自然也形成了很多审判理念——这些理念不都是真理,却有交流的必要。

  总结我的审判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当事人:从法官生涯第一案说起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法官职业生涯中办理的第一个案件。那是一个临近春节的寒冬,刚刚做了法官的我遇到一个起早贪黑给小饭馆送菜的民工。他穿得非常单薄,衣服破旧得已经看不出颜色。在有暖气的房间里,这位民工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向我讲述了饭馆拖欠他工钱的经过。

  案件经过我审理,民工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工钱。当他手捧那薄薄的一叠钞票时,当着不少人的面,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他病重的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孩子都在等着他这点微薄的薪水过年。

  在我看来,在法律上,国王和乞丐是平等的,民工和大款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所以,我告诫自己要尊重当事人,不轻视小额案件。

  小额案件更关系百姓的命运及切身利益,审理好了,会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信心。所以,我要求自己:第一、不轻视小额案件的审理,因为小额案件涉及百姓生活的切身利益。第二、不轻视弱势群体,公平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第三、不轻视当事人的任何权利,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尊严和利益。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我的同事们审理了一些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之间的出租车承包等案件,法官对这些案件付出了努力,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重视调解:70%以上案件调解结案

  大家都知道,我经手的案件70%以上都是以双方当事人调解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社会法治化的推进,人们对法院化解纠纷、平复矛盾的期待越来越高。老百姓到法院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善于“定纷”,更要做好“止争”的工作。我通过努力,调解了一些疑难纠纷,通过调解建立了一些化解疑难案件的技巧性方法。如一起职工跳槽的商业秘密纠纷,当事人本是剑拔弩张,但在我的努力下一对冤家重新握手言和,成为新的盟友。两起商标权纠纷,一起存在老字号和商标权冲突问题,一起是因合伙纠纷导致商标权价值产生争议。在我的努力下,妥善处理了老字号和商标权并存的问题、商标拍卖后的价值分享问题。这些案件的调解处理,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不受破坏。

  探索规律:庭前庭审庭后兼用心

  我担任法官的北京市海淀区,有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这里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企业集中,遇到的案件情况复杂,涉及领域大都处于科技前沿。我担任庭长的知识产权庭受理的案件很多都是涉及领域最新、情况最复杂、社会矛盾集中的交汇点。这一切,对法官的办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对我来说,审理案件像在做研究。对疑难案件,我会积极探索其审判规律。在实践中,我用庭前积极全面地调研和学习、庭审中仔细听取当事人意见、庭审后独立思考的方式审结了很多案件。

  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我来到基层法院工作后,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厚爱和鼓励,审理了一些公司、票据、著作权、商标等相对复杂的商事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在审理这些案件时,我广泛听取专家和其他法官的意见,集大家的智慧于办案中,坚信法律是交流的智慧,集思广益又独立思考才能办好案件。如在商事庭审理的“林明法定竞业禁止案”、“齐德丰股权转让案”,在知识产权庭审理的“十送红军案”、“中科大洋不正当竞争案”等,都是这样审结的。

  正直办好案:我容易换位思考

  我觉得人应该重视自己的人格修炼,坚信正直才是办好案件的根本。

  审理很多案件,我内心都会形成对当事人的一种牵挂,这种牵挂不仅解决了审判作风问题,而且它是我办案的动力源,使我永远有独立的视角。比如,我容易换位思考,多替当事人着想;容易用国外的证人与国内的证人比较,寻求国内证人的特点;调解会重视说的艺术,因为不会说就不能说服当事人;判决会重视写的技巧,因为要把当事人“写服”不仅仅是文笔问题,必须洞察当事人的内心。总之,当事人说我“辨法析理,胜败皆服”,是中国当事人对中国法官的一种内在要求。

  美国著名大法官卡多佐说:法律是生长的。中国法律正在艰难前进当中,中国法官也在不断地成长,面对过去,我们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未来,我们还需要勇敢地播洒法律的阳光。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5年10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