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 放风筝的航天少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6:25 钱江晚报

  控制风筝的高低

  从“神一”到“神六”,于志坚都是飞船测控通讯系统的总设计师,“神五”发射成功后,还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可以用放风筝来打个比方,”于志坚说,“航天器相当于风筝,靠测控渠道来传
递信息,如果线断了,恐怕风筝在哪儿都不知道。而地面的控制中心就像放风筝的人,对风筝的高啊低啊等等状态进行控制。”

  神六发射当天晚上8时许,记者拨通了于志坚的手机,电话传来平和的声音,但略显疲惫,于志坚说,忙了一整天,他刚刚打开手机。谈到当时的心情,他说:“我现在很激动,但也很紧张,因为我们的紧张工作才刚刚开始。”

  飞船在酒泉基地发射成功后,于志强马上赶到飞船的指挥中心坐镇指挥。接下来,他将和同事们一起24小时密切监控飞船的运行。另外,还要将地面的指令发给飞船中的航天员,并把航天员在太空的情况和科研数据传回地面。到飞船返回舱成功着地后,测控通讯工作才能算取得成功。

  “

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测控通讯系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呢。”

  思路决定出路

  今年45岁的于志坚,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所长,20多年来长期奋战在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任务的第一线。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当时任第二研究室副主任的于志坚被任命为测控通信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负责这个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

  和于志坚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思路异常清晰,思维极其缜密的人。他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见解独特。他的确是一个在科研和管理上都非常有想法的人。

  他时常要求所里的总体设计人员时刻跟进科技前沿,自己也在不停地探索着测控通信的新方式新手段。

  为了让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达到最大的效费比,找出一种最佳的布站方案,在测控站船数量最少的情况下,满足载人航天对测控通信系统高实时、高覆盖、高速率、高可靠的“四高”要求,于志坚对此可说是绞尽了脑汁。

  少帅战功累累

  翻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的履历,各种奖励琳琅满目: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今天,这份履历上又添上了一笔:一等功荣立者。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总设计师中最年轻的“少帅”,他率领一支能征善战的科技队伍,创建起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新一代S频段航天测控网,为“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美国在全

  球布下了20多个载人航天测控站,仅每年的操作管理费就要消耗掉3.5亿美元。这些中国显然都做不到。

  “要织就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网’,必须另辟蹊径。”于志坚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计算和比较,提出了“立足中国国情,确保关键段,兼顾其他段”的方案设计原则。

  最终,于志坚他们选择了综合效果最佳的测控通信系统4船9站3中心的布站方式,并在后来改进确定下来,成为我国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一代的综合性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为国家节约了近亿元的经费。

  人物简介

  于志坚:青岛人,1960年出生,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98年开始出任我国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是位年轻的“老”总师。论“老”,那是因为资格老,他最初的各个阶段就加入了载人航天工程,当时的职务是测控通信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说年轻,是因为身为专业硕士的他今年只有45岁,在七大系统的总师中属“少年”。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