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人格精神与文学品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5:37 成都晚报 | |||||||||
人有人格,文有文品。人格的高低与文品的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巴金以其崇高的道德人格和高品位的艺术追求 在20世纪中国文坛,在几代读者心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本质上看,巴金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始终生存于崇尚理想、追求光明、坚信未
正由于始终有着这“心灵的灯”,有执着的理想追求,巴金对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前景又一直是乐观的,他不仅是一 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与这种理想的光环和必胜的信念相映照,巴金的人格精神中还时刻闪现着一种以奋斗为生命,以痛苦为力量,以献身 为幸福的英雄主义气概。 然而巴金又决非个人英雄主义者,他所追求的是人类平等、自由、互助的共同理想,而不是一己私利,他的人格精神 中始终包含着自觉的群体意识。 总之,理想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群体主义是巴金人格精神中的四块基石,它们代表着巴金最根本的人生追 求与价值取向,人们从巴金身上所看见的无私奉献、善良正直、真诚热情等诸多美好品格正是这些人格精髓的具体显现。这一 切融入文学创作,也就使巴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迥异于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品位。 远大的理想、必胜的信念与奋斗的精神,使巴金的创作带上了鲜明的崇高品格,他总是在作品中叙说信仰的力量,呼 唤春天,讴歌理想、赞美未来,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也总是太阳、星光、明灯、圣火等充满光与热,能给人带来信心与力量的 意象。在巴金笔下,英雄们的思想境界是最高尚的,美好爱情是高洁的;他时时在传递着一种美好的信息,不合理的制度和罪 恶的势力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文学并不是巴金最初的人生选择,但文学上偶然的成功并没使他忘记自己的社会使命;巴金最终选择文学也非为着个 人功名或一己私利,群体的精神使他更加坚信文学的目的是为着全人类。他从不把文学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而是把创作当成 服务人类报效祖国的工作。在七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有过幼稚,有过偏激,也有过轻信,这一切在他作品中留下的印记 ,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他创作时的坦然与真诚。 执着于理想,呼唤着崇高,带着几分悲壮,一片真诚,巴金以他的人格精神和艺术良知,以他相得益彰的人品与文品 ,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留下一种独特而永恒的光彩。(辜也平)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