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了解彼此将感到多大的安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4:59 新民周刊

  “如果我们了解彼此的秘密,我们将感到多大的安慰!”这是英国教育家、文学批评家丘顿·柯林斯(1848-1908) 在《英国评论》中的格言。想起这句话是因为眼前放着这样一本被称为“奇胲而学术”的书。“奇胲”,按《辞海》解释,是 奇秘,不寻常。作为对本书的评价,我取其意而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本看似流行的“奇秘”的书,其实是本好读的“不寻常” 的学术著作。书名“纠正上帝的错误”,多少给读者留下些许悬念。而解疑的钥匙,是通过一些易性病人变性的故事来获取。 这些“故事”,过去大都是常人平时只在小范围内
的窃窃私语的谈资,现在集成一本27万字的专著,使得我们无法再用世俗 的甚至猎奇的眼光来看待它们。

  就我的阅读感受,这应该是融纪实性、研究性于一体的,既生动、又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吴兴人的巧妙用心在于, 他将这些真实的故事糅合在医学科学的范围内,在论证中揭示“易性病”这一学科及其“病人”不为人所知的方方面面。从医 学角度讲,是整形外科在一个新领域的新探索;从治疗和社会学角度说,这一手术涉及到人的社会角色、道德伦理、心理卫生 、社会舆论、社会规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应该说,本书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是严谨和慎重的。

  在传统观念里,关于人的性别只有男女两种,非男即女,非女即男,也就是说,男女性别是不可逆转和移位的。但有 人忽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使上帝和我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我本来是男孩,却给了一个女孩的形象(反之亦然),试问: 亚当与夏娃的性别能否互换一下,或者重新做人?这显然是一个令上帝也感到困惑和无法明确答复的问题。不幸的是有史以来 人们一直反复提出这个问题,甚至以身求试。

  若干年前,曾有人提出了“第三性”的概念,即除了男女之外,另有一个人群,他们既不能完全划分到男性中,也不 能完全划分到女性中,但又确实存在着。1998年,本书提到的一个重要人物“中国变性手术之父”何清濂教授也提出了类 似的看法。何教授认为,人的性别已知的有7种,或者更多,除了众所周知的男性和女性,还有至少5种性别(例如两性人, 无性人等)。何教授的这一见解,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客观的存在。他希望人类首先要更真实地面对自己。就男女性别错 位而言,不说国外,仅何教授自1990年8月完成第一例男易女手术至今,已做了154例成功变性手术。而这些成功手术 的意义,除了医学技术上的可贵成果(变性手术被公认为是“高、精、尖”技术),除了为众多易性病患者解除难以启口的困 惑、煎熬、痛苦(为此自残、自杀的已不乏其例),让他们获得新生,尝到真正做“人”的幸福;还涉及除了社会学、伦理学 之外许多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意义都不可小视!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看,“变性”被现代人所知,大概是上世纪50年代一个叫马丁诺的美国人所著《变性人》开始, 以后逐渐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社会的宽裕度、包容度、开明度不断增 加,国家对易性病人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有了很大变化,这也是何清濂等专家学者得以在这一领域施展才干、并取得重要成果的 基本条件。何清濂教授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记录着这些成果与过程的吴兴人自然也功不可没。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