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京华时报:哪些人才算对深圳有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2:01 京华时报

  从明年起,外地学生在深圳就学,必须严格按照“1+5”文件规定执行,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学。据11月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近期将对教育市场展开调查,深圳市有关领导近日在与市人大代表召开的相关座谈会上表示,调研内容包括如何限制外地学生在深圳入学等相关问题。深圳教育只能提供给那些作出贡献者的子女,“我们现在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分得太清”。

  “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学”,“并没有把问题分清”,这些话透出某种霸道。这种霸道,从深圳市提出控制人口规模之时,甚至从深圳警方在辖区内悬挂出歧视性横幅之时,就已经出现。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是受人民委托的民意代表,同时也是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者和质询者。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达57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82.1%的移民城市,人大代表也更是外来人口的代表。对于一项明显限制外来人口权利、有违外来人口意志的规定,人大代表不应该仅代表本地人调研吧。

  政府必须提供公民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但深圳却率然表示“我们不能盲目地满足市场需要”,我个人以为显然不妥。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它的存在与出现不是因为有“市场需求”,而是因为它是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更是整个国家战略与国家义务。也正因此,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外来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国家和中央政府一直不断谋求解决之道。作为地方政府,应当是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行者,而不是寻找理由推脱责任、放弃政府义务。

  深圳教育只提供给那些作出贡献者的子女,无疑将一部分学龄儿童排斥在国家必须义务承担的教育之外。深圳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得益于其他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全力支持,更得益于所有外来人口的付出。然而现在,仅仅是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就以所谓的“贡献”为标准,对一部分人设置门槛,有欠妥处。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1月4日文/杨耕身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