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夏商聚落与千年古墓群(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7:17 郑州晚报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夏商聚落与千年古墓群(组图)

  在暂存薛村遗址出土文物的地方,我有幸看到一种用来蒸食物的陶甗,高约50厘米,分上下两层,中间略细,陶甗下体内水垢清晰可见。郑州晚报记者宋振科/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夏商聚落与千年古墓群(组图)

  将历史向后推进,我们似乎看到了先人们为了烧水、煮饭以及蒸米,而用此陶窑制作了十分精湛的陶器。 郑州晚报记者宋振科/摄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夏商聚落与千年古墓群(组图)

作为黄河岸边3700多年以来文明的缩影图,薛村遗址在诉说着石斧年代的生活。郑州晚报记者宋振科/摄


  薛村向北2.5公里,有一条大河,大河向南1.5公里,是一处大型遗址。

  大河名叫黄河,遗址是正在发掘的薛村遗址。

  走进薛村,不经意间你会在路边发现一块空心条砖,长约一米、宽约一尺,厚十多厘米,灰色、中空。不用怀疑,它就是专门用来修建坟墓的汉砖。

  如果你留心看到比汉砖小许多的实心条砖,那多有可能是唐代的东西。

  薛村向北1公里处,是正在发掘的遗址,遗址包括夏商之交时期的聚落,更多的是汉、唐、宋、明清的墓葬,一直延续至今。

  11月20日,站在薛村遗址上,我看到了黄河岸边3700多年以来文明的缩影图。

  石斧引出的夏商生活

  用绳子将桶放入古井中,桶装满后再用力上拉,一桶土被倾倒在地上。

  一位村民正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与三千多年前相比,桶变成了塑料桶,桶中的水变成了土。

  这是一眼商代早期的古井,从考古学上讲属二里岗上层时期。村民正清理其中填土,这样的水井在薛村遗址已发现8眼,深度都在8米以上。

  与娘娘寨遗址相似,薛村遗址也遍布探方,考古技术人员正在墓坑或古代窖穴中忙碌的发掘、清理文物,触摸着历史的余温。

  四个碗口大小的圆柱坑,那是夏商村落房屋立柱的柱基,四根木柱支撑起一片天空,先人借此遮风挡雨。红色的烧土,那是古老陶窑的残留,煮饭、吃饭、盛物,所用器皿皆由它烧造出。

  一位初中生写给河南省博物院(当时称河南省博物馆)的信揭开了薛村遗址被发现的序幕,那是1987年9月,遍地生长着待收的玉米,与信同寄的还有件磨制的小石斧。

  在村北玩耍的这名学生无意中捡到这件石斧,好奇心促使他将石斧与历史课本对照,竟发现石斧与一张图片相似,求知欲又让他直接寄信给河南省博物院,他没有想到:他的这封信让薛村成名。

  信很快转给荥阳市文物管理所,所里立即派人调查,发现薛村村北地下有大量墓葬,薛村遗址的面目由此揭开。

  

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加快了薛村遗址的发掘,2004年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薛村遗址调查试掘,这一年距学生寄信17年。

  7个月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先期开工,对薛村遗址作抢救性发掘保护。

  夏商聚落与千年墓葬群

  面积50万平方米,数字足以说明薛村遗址范围之广,而出土日用陶器、墓葬随葬品做证:夏商部落曾在此繁衍生息,汉唐之后更成墓葬宝地。

  数十个探方中,不用费劲你就可以看到一种圆角方形土坑,坑深约20厘米,坑四周围以几个碗口大小的圆坑。

  现场工作的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些都是夏商时期的村落遗址,先人将几根木桩打入地下,撑起简陋的屋顶,木桩内是方形的土坑,不过土坑四角缓缓弯过,不同于今人的方形地基。

  在这种圆角方形的土坑周围,分布着几处陶窑遗迹,与别处不同,陶窑附近的土壤烧烤成红色,考古人员借此作以推断。先人们的制陶技术十分精湛,无论是烧水、煮饭,还是蒸米,皆用陶器。

  在暂存薛村遗址出土文物的地方,我有幸看到一种用来蒸食物的陶甗,高约50厘米,分上下两层,中间略细,陶甗下体内水垢清晰可见,古人生活场景如图画般浮现脑海。

  夏商以降,祖先们渐渐放弃了这块土地,活着不在此生活,他们更愿死后在此长眠,夏商村落痕迹外,大量汉唐墓葬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

  一处汉墓中,一只北方墓葬中不应有的大缶让考古工作者感到惊讶,直到南方某省的同行来此他们才更加确认:薛村遗址还出土有南方的陶制产品。大汉的强盛与南北交流频繁可见一斑;一处唐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一只西域俑:一个骑着骆驼的"胡人",考古人员借此推断强盛大唐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及影响力。

  薛村遗址目前已发掘墓葬150多座, 4座早期墓葬为寻找夏商时期聚落的墓葬区提供了重要线索,而晚期墓葬则以汉墓为主,兼有唐、宋、金、清代墓葬,已清理完毕100多座,出土各种陶

瓷器等200多件,大量发掘表明:薛村遗址以夏商之交村落堆积为主,夹杂汉唐至宋大量墓葬,而将此处作为墓葬地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文物是最好的见证,无论是一块陶片还是一处灰坑,依靠这些文物探索、还原先人们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这是考古工作者们的心愿。

  薛村遗址跨过3700年历史,它目睹了黄河的泛滥,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亲历了黄河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死葬北邙”与墓冢传说

  薛村遗址中大量墓葬的发现是对"死葬北邙"观念的最好证明,而薛村周围分布的大冢则与藏于地下层层累积的墓葬上下呼应,加以民间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故事,使薛村的历史多了许多神秘色彩。

  自上街向北,渐近黄河地势趋高,薛村恰位于黄河南岸北邙之上,古书记载,"死葬北邙"在历史上一直左右着周边达官贵人以及贫民百姓的丧葬意识。

  薛村周围有大冢,当地人称之"茅冢"。冢大者,高十数米,直径四五十米,小者直径也在二三十米。

  村里老人们说,薛村向西约一公里处曾有一个直径50米,高10米的大冢,大冢前有一土沟:沟深三至四米,长约50米,宽20米,沟边分布石像,沟尽头是一对石马,村人将沟称之为石马沟。

  遗憾地是,文革期间冢被平掉,石马沟也在平整土地时被推平,但却有人在村里看见过一匹石马。据说石马从沟里跑到村里吃草,不知被谁砍了一刀,一条马腿被砍掉后,石马只能停在了村里,但如今石马的去向已无人知晓。

  相信大冢是有的,文物工作者根据村人的讲述分析,石马沟应该是墓葬前的神道,石马石像是立在神道两边之物,据冢大小、神道长度分析,冢主人理应官至一品、二品。

  让村人津津乐道的传说还有很多,薛村周围的草庙村、胡固村和苌村至今还分布着三个大冢,相传分别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突、狐突的儿子狐偃、狐毛之墓。村里人说,以前谁家遇到红白喜事,办事的前天晚上只需到冢前磕头祈祷,所需大量碗筷第二日便会现于家中。遗憾的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用过碗筷之后不及时归还,惹怒了冢主人,此后再不灵验。

  村里人一边讲着这些传说,一边说着这些都是迷信。而荥阳市的文物工作人员也曾进入其中一处墓葬,发现大冢属东汉之物,并非传说中的晋国。但薛村周围、北邙之下遍布墓葬却是不争的事实。

  跨越了3700年的文明

  距薛村遗址发掘现场不远,几台推土地正轰鸣着平整土地,干枯的玉米杆被推土机轻而易举的压在车轮之下,进而与泥土混在一起。

  薛村遗址现存面积50万平方米,南水北调干渠占压面积就达12万平方米。

  按照年度发掘计划,薛村遗址正发掘和已发掘的73个,每个探方10×10米,发掘面积7300平方米。与12万相比,7300平方米有多大呢?

  考古人员说,遗址上分布着大量汉到清代的墓葬,这对了解古代丧葬文化及其习俗,曲折反映当时现实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实物资料,对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与12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的面积相比,刚刚发掘的这些面积能否还原跨越了3700年的文明原貌?文物工作者介绍:整个薛村周边、北邙山上墓葬遍地,区区50万平方米的薛村遗址只是其中相对集中的地区。

  7300多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已经开始工作的推土机、挖掘机……南水北调干渠占压的那11万平方米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整个遗址50万平方米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命运?薛村周围的大冢、北邙上的墓葬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面对这样的问题,无论是薛村当地人,还是考古工作者,没有人给出答案。 (特别感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楚小龙先生的大力协助)

  记者手记

  发掘铲与推土机的赛跑

  薛村遗址很大,即便是正在发掘的部分也很大,几十个探方,近百名村民,让人感觉到文物受到的待遇挺好。

  真实情况呢?

  7300多平方米的已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的渠线占压面积,50万平方米的遗址面积,遍布薛村周围和北邙山上的墓葬……

  一边是轰鸣着施工的推土机、挖掘机,马达声中厚厚的泥土翻起,一条深沟出现,如同肌肤上的一道伤痕。

  一边是正蹲在探方内清理泥土的考古工作者,用铲子轻轻刮着土层,用刷子轻扫着细土,就像梳理自己头发般细致。

  …………

  考古工作者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在工程正式到来前多发掘一些地方,但他们的工作性质要求很多时候只能用铲子、毛刷做细致的工作。此外,资金姗姗来迟也是问题,南水北调工程专门的

文物保护经费刚刚下拨,以前发掘都是文物部门自己先垫钱。

  施工者也在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有他们的进度与要求,他们要保证国家这项大型水利工程的按期实施,他们装备有最先进的机械化设备。

  考古工作者的无奈溢于言表:我们就等着跟在机器后边捡东西吧。

  …………

  这是一场发掘铲与推土机的赛跑。

  工程的开工显然不会等待所有的遗址发掘完毕,即便有充足的时间,有足够的资金吗?这些遗址、墓葬能得到完整发掘吗?

  而随着工程的开工,即便文物工作者全部上阵,能跟着所有轰鸣的机器捡拾文物吗?

  这些即将被粗暴对待的文物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将会受到怎样的待遇,我不得而知。

  但现在,我看到发掘铲在不停地奔跑,奔跑,与推土机赛跑。(郑州晚报记者 宋振科 文/图 )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