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黄河故道埋藏的大汉风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3:49 郑州晚报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黄河故道埋藏的大汉风韵(图)

  在茫茫迷雾中,随着墓地的开挖,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大汉王朝将随之面世。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黄河故道埋藏的大汉风韵(图)

墓砖的显现和墓室的大小,可以让考古专家认定这是汉代的平民墓葬。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图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黄河故道埋藏的大汉风韵(图)

老道井墓地所在的王门村自古就是一块皇天厚土,得以历史滋润,养成了一副沧桑的历史筋骨和血脉。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图


  欲问前朝事,无语对西风。

  这句前人流传下来的感慨给历史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一个浩大的古墓群落随着南水北调的线路勘探蓦然现世,注定要成为化解历史烟云的最佳脚本。这处位于河南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王门村的老道井墓地据勘探有上千座古墓,初步的专家论证大多是为汉代平民墓葬。

  古墓是灵魂安息的地方,但它也隐藏着许多历史的秘密。譬如这几百座古墓,虽然它承载着大汉朝代的的历史、风俗民情、社会发展和魂灵安顿,但是,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默默地沉在历史的深处,风雨沧桑,满目苍凉。

  黄河故道埋藏历代魂灵

  新乡,凤泉区,潞王坟乡,王门村。

  公元2005年11月22日,整座城市都淹没在一场罕见的大雾之中。

  清早,我起了个大早,为的是拜访新发现的老道井墓地。从郑州赶赴至此的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散布在王门村的古墓群。此前,我通过多种渠道却未找到关于这个古墓群的片言只语,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决定及早动身去寻找,谁知却遇到了这场不期而至的大雾,能见度只有5米。

  由此,我想到了求助新乡的文物部门。新乡市文物管理局文物安全科的刘兆友科长正好要去此处工地勘探,我们相约一同前往。

  在车上,刘科长为我讲述了老道井墓地的所处方位,为我熟悉古墓群的地理疏通了历史障碍。

  老道井墓地所在的王门村地处新乡市北郊,属凤泉区潞王坟乡辖区,位于太行山余脉凤凰山麓。东北与卫辉市搭界,南同新乡市郊区接壤,西连新乡县,西北与辉县市毗邻。

  而王门村自古就是一块皇天厚土,得以历史滋润,养成了一副沧桑的历史筋骨和血脉。根据境内出土文物推算,约8000年前,这里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区境的千百年来数经变迁,不变的土地随着朝代的更迭不停地发生变化。夏属夏土,商属畿内,秦属山川郡汲邑。最近的血脉源自汉武帝元鼎六年,也即是公元前111年,开始划归获嘉县,隋开皇六年( 公元586年),新乡县,宋熙宁六年( 1073年 )属汲县,宋元二年(1087年)复属新乡县,1959年1月,划归新乡市,1966年属新乡市郊区。1982年4月,设置北站区,属新乡市,2000年后更名为凤泉区。

  “这里周围都是山,气候平静,很适合居住,而临近黄河的自然劣势并没有影响到这里。”刘兆友说,近段时期以来,这里的区域范围内,不断的发现古墓群落,按照古人们选择安葬墓地的习惯和风水要求来看,这里应该是黄河故道旁一块净土,黄河几经变迁也没有影响这里的地理环境,因此成为了历朝历代古民们选择安顿魂灵的首选之地。

  凤凰山麓寻觅古墓群落

  古墓,在想象中,总是与深山老林、暗无天日、人迹罕至联系在一起。

  没有想到,老道井墓地却是如此简单。从新乡市出发向北约10公里,一条宽阔的马路旁边下车,不到30米,是一片新生的杨树林。此处就处于太行山余脉凤凰山麓。刘科长说,古墓群就在脚下了。

  一层厚厚的落叶中,上千棵年轻的白杨树沉浸在白茫茫的大雾之中,前后左右都看不清楚,这些白杨树就终年萦绕在先人的遗灵身边。

  与想像中阴森恻然、砖土遍地迥然不同,除了正在开挖的两座小墓以外,这里都是一片平整的土地,弄不清面积的树林里面与外界的情景毫无二致。

  同行的新乡市凤泉区文物局局长刘呈安介绍说,这里正好是南水北调干渠的流经地,去年在探测时发现了这个古墓群,王门村古墓群是新乡市1984年认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墓十分密集,这里正在建设的垃圾厂所占的400多亩地下,估计会有上千座古墓。

  刘呈安说,现在这里的发掘任务主要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考古专家来承担,此次所要抢救性发掘的墓地大约有几千平米,这还只是王门古墓群系中的一小部分,有一部分已在抢救性发掘之后封埋在新乡市垃圾厂大楼之下,而其余的依然沉睡在王门村的苍茫树林之下。

  这些古墓把我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幽灵世界。已是上午十时,浓密的大雾仍无散去的迹象,我开始行走在树林深处的每一寸土地,脚下是数不清的古墓,寻找着埋藏了千古之谜的生命信息。

  此时,阳光开始穿越迷雾,但是始终无法抵达这里,虽然我看到了它们努力的表情;清风格外平和,轻抚着每一处风景,但是它们始终无法释放激情,虽然我知道 它们也在寻觅先人的心灵。我无法想象,这样宁静祥和的风景下,上千位古人的魂灵是如何安息在这层层黄土之下的。

  虽然看不到历史的面庞,但只要站在这里,你就无法隔断历史的血脉之渊。

  两千年与大汉风韵

  一群现代人出现在树林中,她们用现代化的挖掘工具开始了寻觅历史之旅。

  这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两位考古专业研究生主持下的挖掘,根据探测,他们画出两座古墓的方位图,然后出钱请王门村的村民来开挖,一天15块的工钱。

  已经凸现出形状的两个古墓开始出现,长约7米,仅墓道就有3米左右,棺材的位置却不大,很像一个“凸”字。

  在现场守护的研究生张贺军说,他们也是 刚到这里两天,现在开挖的两个墓已经接近主体了,虽然没有出土任何物品,但是根据墓土的颜色和历史环境推测,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式墓葬群。从目前勘探的情况看,该古墓群没有出现墓墓重叠覆压现象,而且排列有序,说明这一墓主的族群从东汉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时期。2004年04月2日,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的挖掘机巨铲下,抢救出铁剑、陶仓、陶罐、陶灶等3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一个带有猫头鹰纹饰的乐器陶鴞,极为罕见。这些文物均是汉代墓葬的陪葬品。

  站在墓坑前,一块墓砖露了出来,青色的砖体比现代的砖块薄了许多,张贺军说,那个时代的砖块都是这样,而它的沧桑,却又分明见证着一个地方的久远历史。思绪飘逸到历史记述的大汉时代,凤凰山麓下是一片溪流纵横、水草芊芊的肥沃之地。这里曾经繁盛一时, 虽然无法确认这里在两千年前是否政权所在地,但是,从墓葬的密集程度和平民的居住特点可以判断,这里人口活动稠密,社会生活发达。这里极有可能是汉代居民的公共墓地。

  我曾请教过历史研究者,他们介绍,汉朝用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首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著名历史读本《帝国兴替启示录·汉·白日薄西山》的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兴无指出,作为一个全然由华夏文明自身孕育出来的伟大王朝,大汉帝国才在最深的层面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年的全部历史。

  虽然这里只是上千大汉平民的安息之地,但是随着一座座墓葬的揭开,他们会带给我们什么呢?两千多年的历史跨度,能否阻隔他们给我们讲述在中国历史上创下的鼎盛气度?

  谁来解开生命密码?

  茫茫树林里,我凝视着挖掘古墓的村民们。

  大汉的魂灵在脚下蠕动,我能感受到绿树掩映下田园深处的疲惫和幸福,体味到大汉的风韵在探望如今的世界,听凭悠远的牧歌从历史深处抵达我的内心。

  村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是在这片人迹罕至的静寂中寻觅历史脉络,在守望中感受千古沧桑。如果能卸下尘嚣的重负,聆听轻风的细吟,欣赏黄土深处的奇观。而两千年来,大汉王朝的子民们就在历史深处仰视着他所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的这个民族。

  古时的疆土,历来都是民族纷争的基本资料,因此从古至今,烽烟连年不断,统一与和平的局面不断交替变幻。战争、水害、瘟疫、自然灾害......太多的历史沧桑都被时光轻轻拂去,留下一堆废墟,成为后人待解之谜。

  老道井墓地,这个被确定为南水北调工程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的墓地,虽然岁月的风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颜,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她的繁荣,但是沿着经流不息的时光隧道,依然能看到生命在里面居住。

  历史掩埋了一切,但是掩埋不了古人留下的生存风骨,我们需要学会对历史满怀尊重和欣赏。因此,在这片平和的墓地上,将会出现多少未知的生命符号?谁将来解开这些生命密码?

  是考古研究者?是村民?还是我们?

  记者手记

  古墓背后的人们

  当老道口墓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心中暗自吃惊。

  惊异的不是它的宏大和珍贵,而是它的普通,在王门村旁边一块树林中,七八个村民在地上开挖了两个墓坑,这就是老道井墓地能看到的所有现实。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掩藏着一段神奇的历史,那是一本无字的历史。

  我是和新乡市文物管理局文物安全科科长刘兆友、凤泉区文物局局长刘呈安一块赶到这里的,同行的路上,他们向记者叙述勘探这个墓地的过程,就象讲述平常的工作一样,说自己多少个日子奔波在荒郊野外,在没有足够的资金之下,怎样去说服村民让开土地,为保护文物遗产作出了不少的工作。

  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的两位研究生张贺军和陈钦龙显然成为此次古墓发掘的先行者,他们从郑州的学校跑到这个他们以前也没有听说过的村子里面,和一群村民混在一起。每天按时到墓地去勘测村民挖掘的情况,一天工作8个小时。而生活则有些勉强,他们租住在一家农户的房子里面,早上吃一个烧饼夹菜,中午是一碗面条,晚饭又是在村子的小饭店打发过去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苦。他们的补助是一天7块钱。

  张贺军对我说,过几天他们学校就会再来一批学生,会同时发掘更多的古墓,到那个时候,大家就会在一块搭伙做饭,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开挖的村民是从王门村请来的,全部是三四十岁的妇女,她们每天按时来这里劳动,会领到一天15块钱的工钱,七八个村妇在有说有笑中挖掘着墓地,同时还在盘算着能否早点回家给上学的子女做饭。

  我离开的时候,正是午饭时刻,张贺军、陈钦龙和那群村妇一块向村子中走去,一直笼罩在上空的大雾开始散去,太阳也出来了,要不了多久,一个可以撼动中国历史的大型汉墓群,就要在他们的手中面世了。(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 文/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