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太行山脚下大汉文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6:34 郑州晚报
河南文物探访苦旅:太行山脚下大汉文明(图)

记载岁月变迁的日出日落,不知道是否记载了郭里的沧桑变化。记者卢曙光/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太行山东望,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虽然已经进入初冬,田地里的麦苗还正泛着绿油油的光彩,风暖洋洋地吹着,忙着各自活计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微笑,在这里感觉不到冬季的多少寒意。太行山脚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沃土,散落在安阳附近的大大小小的遗址、遗迹、墓葬足以串起悠久的中原文明史。位于安阳市龙安区东风乡郭里村外的汉墓,就是其中的一座。

  在安阳的历史长河中,殷商文明最为辉煌,关注安阳的文化,大多数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殷墟,投向了甲骨文,投向了司母戊大方鼎,而这座郭里汉代墓地却几乎被人遗忘,几乎无人关注,研究者更少。对于这座汉墓和郭里村的历史,更多的是当地居民的猜测。

  一座少有人知的墓地

  虽然郭里汉代墓地被列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控制性保护项目,但它的名气在安阳当地却相当低,找到郭里汉代墓地,让我们费了不少周折。

  从郑州出发前,对郭里的了解,我们只有“郭里是座汉代墓地,被列入南水北调控制性保护项目中,要进行抢救性发掘”这些简单的信息。

  11月19日、20日是周末,由于没有事先预约,到有关部门没能找到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我们只好先在民间寻访。

  郭里汉代墓葬在什么地方?我们在安阳街头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但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墓葬命名的规律,郭里应该是个地名。顺着这种猜测,我们买来一幅安阳地图,但在地图上研读了十多遍,也没有找到“郭里”这两个字。

  在安阳一位朋友的帮助下,11月20日,我们在安阳师范学院找到了对安阳历史文化很有研究的历史系副教授郭胜强。他说,对郭里汉代墓地,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然后,郭胜强副教授热情地推荐我们去找系里研究考古方面的教师,这位教师对于郭里也一无所知。 在安阳市文物局一办公室内,对安阳文物较为熟悉的焦克勤非常抱歉地说:“我也只知道发现有这座汉墓,具体在什么地方,出土有什么文物,规模多大等也不知情。”

  采访有所转机时,已是11月21日的下午,在一辆17路公交车上,一位年轻的姑娘说:“郭里我知道,属于东风乡,去那里可以乘开往郊区龙泉的9路公交车,从李潘流下车,但到郭里村还要步行三四公里。”

  找到了目标,我们兴奋了好一阵。等在李潘流下车时,刚刚是下午4时,但太阳就急匆匆地赶着下山,夕阳洒照在一片已经落光了树叶的小树林上。

  安阳到林州的高速路穿郭里村而过,几户人家被孤零零地隔在高速路的南面,挖掘机、自卸车还正忙着施工。郭里汉代墓地就在

高速公路北侧一公里处的麦田里。

  郭里由来的两种说法

  当地一位姓李的村民说,在郭里村发现汉代的墓葬,一点都不应该惊奇,这里几千年前就有人居住生活。是历代人生活和繁衍生息的一块沃土。

  水对于古代人来说,是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郭里村就位于安阳河和洪河之间,太行山向平原过渡地带,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

  于是在郭里村历代相传着一种说法,郭里之所以叫郭里,是因为郭里现在的位置在古代安阳城内,郭里就是城郭之里的意思。

  安阳县原来真的在郭里一带吗?安阳县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郭里在汉朝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自从听到村民“郭里就是城郭之里”的说法后,这些问题就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我们查资料,找专家,访村民,经过几天的奔波终于弄清了这些问题。

  历代的安阳城,并不是和现在的安阳市所在的位置相吻合。商代时,安阳作为都城,已经发展的相当繁荣。当时人类活动的区域集中在今天安阳殷墟周围一带,当时被称为殷。安阳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今天安阳城的西南方,秦汉时的安阳县也在这个位置。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几位专家也很赞同村民们的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在汉代时,安阳这一带非常的富庶,否则,曹操也不会盯上安阳、邯郸一带,发展自己的基业。

  寄望弥补汉代历史

  商朝时的安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是大都市,是当时中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为繁华的城市。社会发展到汉代,安阳所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经济也相当发达。

  位于郭里一带的安阳县城,在两汉时期是安阳县的治所,归属邯郸郡管理。而当时的邯郸经济在全国众多城市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与洛阳、临淄(今山东淄博)、宛(今河南南阳)、成都等城市齐名,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作为汉代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安阳发现的有价值的汉墓却并不太多。

  在安阳县水冶镇发现的西汉年间的墓葬群是离安阳市最近的一个汉代墓地,从12个西汉古墓中发掘出50多件灰陶,种类有陶灶、陶杯和陶罐等。最有价值的是4面铸造精美的古铜镜。

  这4面从不同古墓中发掘出的铜镜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有十余厘米,最小的有四五厘米。最大的一面铜镜的镜背中心铸有镜环。镜子的外缘凸出,内部微微凹陷,围绕着中心圆点,铸造着龙、鸟、羊、猴、蛇和鼠等吉祥物。

  在林州和内黄也曾发现过汉代墓,林州的墓是一座丰字型墓葬,出土有青铜镜和陶灶、陶井等物。而在内黄的汉代遗址中还发现了当时的屋顶。

  “郭里一带在汉代一直是安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远离安阳市的林州和内黄都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如果在这一带发现不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情理上都说不过去。”郭里村的一位侯姓村民说。

  这位年龄已近八旬的村民介绍,在文物考古人员来村里之前,村民都没有意识到村子下面的田地里会有一些宝贝,文物勘探是在今年夏天进行的,进行了大概3个月时间,挖出了一些陶器。

  我们从安阳市文物局一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截止到目前,在郭里汉代墓地中还没有发现非常有价值的文物,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和勘探。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一位老师说,文物部门应该对这一带继续勘探和发掘,作为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应该会有所发现,填补安阳市汉代考古的一些空白,为研究安阳的汉代历史提供资料。

  太行山下的汉代生活

  目前郭里汉代墓地的发掘现场已经回填,汉墓上方种上了小麦。这一切令人抚古幽思,墓葬里的每一块陶片和每一粒沙尘仿佛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辉煌的过去,和先民们生活的一个个细节和故事。

  在汉代,人们过着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男耕女织是最为常见的劳动场景。耕种庄稼,牛等牲畜已经代替了一部分人力,播种也用上了耧。在距安阳不远的邯郸一个汉代墓葬中就出土了陶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汉代先民对于美的追求也不例外。每天清晨起来,端坐在凳子上,对着青铜镜梳梳头,用骨簪盘一个自己喜欢的发型,应该是年轻姑娘必不可少的功课。在安阳发现的几座汉墓中,几乎都出土有青铜镜,有些青铜镜至今还能照出人影。

  一位侯姓村民说,在发掘现场还出土有一个陶器,形状非常像一头可爱的小猪。羊和猪在汉代都已经成为广泛饲养的家畜。

  如果是汉代的一户书香门第或官宦世家,这样的场景会十分常见,夕阳落山,挂有画像的房间内,光线渐渐暗淡下来,一位年轻人正坐在几案后,专心致志地读书写字,慈爱的母亲轻轻地走进房间,点燃一盏形如花树的灯,悄悄地端到年轻人的旁边。

  如今与汉代相隔了2000年,只能看着出土的各类物品,想象着与先民们交流和对话,我们对于他们生活的了解,也还非常的肤浅。

  站在郭里汉代墓地上,我们只有希望,考古人员们能够从中发现更多的文物,从中我们可以对汉代和汉代先民的了解,将更为真切、更为清晰。

  记者手记:汉墓与郭里未来

  郭里村离安阳市新修的107国道约有4公里。虽然郭里村离安阳市区并不算远,但由于交通的不便,郭里村还是给了我们偏远的印象。

  郭里村和市区之间没有直达的公交线路,如果要坐公交车进市区,至少要走2公里的路程。并且惟一通往市区的9路公交车18时30分就要停运。我们回市区只好步行。19时在郭里村采访结束,步行到有公交车运行的路段,已到近22时。

  郭里汉墓就位于这样一个离市区并不远却又有些偏远的地方。而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工,郭里汉代墓地所处的位置,将被从丹江口汹涌而来的水流淹没。

  有人向安阳市有关部门建议说,既然南水北调从安阳附近经过,安阳就要考虑利用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以南水北调为核心地带,沿河发展休闲服务业。对严重缺水的安阳而言,对地表河流的这种渴望是极为巨大的。应对河两岸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绿化。这个绿化不要拘泥于国家对河岸绿化的标准要求,要站在净化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的高度来规划。在公共绿化区域以外,可以规划为商业用地,重点发展休闲服务业和商业,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带。

  另外还建议向西延伸文明大道,一直到南水北调河边。

  无论建议能不能被采纳,南水北调的发展都将给郭里村带来很大的变化。郭里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安阳市民们旅游休闲度假观光的地方。道路和交通也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目前,已有许多公司开始考虑开发沿河区域。

  一位郭里村村民兴奋地说,一家民营企业已经在南水北调工程旁购置了1000余亩土地,准备大举开发旅游度假项目。随着交通发展和旅游休闲业的兴起,郭里村的经济肯定在短时期内有次大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也将会大幅度提高。

  可一些村民们还是有些担心,郭里汉代墓地在工程开工前怎么办,能不能抢救出墓地内所有的文物,能不能发掘出较有价值的汉代物品。

  郭里村村民们承认,他们对郭里汉代墓地的担忧中包含着一些私心,郭里这里要开发的旅游度假项目,利用汉代墓地提高郭里知名度和增加文化内涵都非常的关键。 (记者张锡磊 卢曙光 文/图 )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