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使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9:14 mangazine.名牌 | |||||||||
向 熹 时逢岁末,数不清的媒体在评选着年度的人物,大家都想用人的故事勾勒时间的轨迹,“纪传”从来都是一种直接而有效地历史表现方法。 本刊也第三次从50位候选人中评选出“十大精英男性”,在第一、第二次评选前,
“精英”一词的内涵在反复阐述之后,仍有遗漏。那就是“精英”的历史使命感。 一个时代,无论它如何沉寂甚至堕落,都会有“精英”存在,但是“精英”的存在,与“精英”起着应有的作用,却是两个概念。历史上不乏“精英”耀眼、而于世无益的例子,如魏晋南北朝,“名士”辈出,而制度严苛、百姓困苦、社会缺少希望。现代人一说“名士风度”就扯到那个时代,是对历史的不了解。 这种状况其实际是“精英”不能代表民众,民众找不到代表的“精英”,“精英”未致力于为社会前进的题目寻找解决途径,于是形成时代的紧张。 紧张的时代如果幸运,走出紧张就步入一条光明的大道,而大多数时代是不幸的,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用巨大的时间成本才能重回起点。例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也不乏“精英”,他们研究“洋务”、研究“宪政”、研究“主义”,一心想着能尽快摆脱因国力落差、军事失败带来的民族屈辱感。然而就在他们奋力推进各种主义下的措施时,中国的民间社会仍然在传统的基础上缓慢地变迁。民间所求的是眼下的福祉,而精英所求是恒远的国强,两者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于是国号改为“民国”一年后,仍是“人心思前朝”;于是20世纪初的一系列试验性的政治探索都归于失败。直至与“大同理想”一致的思潮进入中国,这种时代的紧张才得到解决。但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基因也乘虚而上,扭偏了历史的方向。 今天,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不存在当年的时代紧张,但是,危机依然存在: 一方面,大多数“精英”欲致力于中断了的现代化启蒙,要将“自由、人权、平等”的普世价值传播给民众,培养现代国家的公民。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GDP跨过了1000美元的大关,恢复民族认同和民族自信的冲动渐成潮流。后现代的意思自发地出现。文化保守的思潮也日渐汹涌。 这两个方面在没有充分的互相理解和高角度的评判时,很容易对立起来,做着错误的争论。 在此,我们同样面对一个历史的关口,如果能够清醒地反思百年来对民族传统的破坏,如果能够检讨启蒙带来的普世价值及现代化路径的本身局限,如果能够顺应民族认同与自信恢复的潮流,那么,有望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精华,调试弥补启蒙精神的不足,自信而从容地实现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现代化转型。这是中国的大幸! 否则,可能又将为启蒙精神本身的不足付出成本,传统的糟粕又会乘虚而入,让中国再次付出数十年的时间代价。启蒙精神强调“人”,强调将人从一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人属于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属于”,属于你的家国,属于你沾染其色彩的文化。如果依百年来的现代化认识看,我们都会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但实际上,如果不将之对立,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光明的“可能”,而这个“可能”又是无论传统还是现代,中国“精英”的必然处境:你可以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强调自己,但民众不会否定你在必须时刻的“属于”。这就是为什么历史的课题出现时,解答的任务又会压在“精英”的肩上。 人类前进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答案是“性”,一种生理的本能;司马迁及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利”,一种追求物质利益的冲动;歌德及文学家的答案是“浮士德精神”,一种积极态度下的创造、批判、战斗的精神……在上述答案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文化的答案,那就是“使命”,道德的使命、历史的使命。 我们在评选“精英”的同时,也在呼唤对“精英”历史使命的共识。 相关专题:mangazine.名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