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制度保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01:47 新京报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评论之二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召开的一次会议。明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总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影响经济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就要以更大决心、更大气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一直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政府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 这些制度建设应当包括现代财政、金融体制的建设、高效率政府所必须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强制能力建设、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建设、再分配能力的建设,以及吸纳社会各阶层参与政治文明的建设。这些制度建设好,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平稳性,保障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成熟的市场经济或者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有赖于这些制度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出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而且也出现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就是在五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转型过程中实现的,即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转型、行政体制转型、文化转型、国际生存环境转型。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同一时期内经历这五大转型并且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尽管我们现在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在这个转型中保持了社会的平稳运行,实现了经济的良好成长,这是不容易的。 制度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要靠政府,要靠国家“良治”的实现,要靠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的建设。为什么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有的国家经济繁荣而有的国家却在遭受贫困?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发展持续、稳定,而有的国家仅仅是昙花一现?很显然,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最大挑战不在于资源或资本匮乏,而在于它们很难组织起大规模的分工、交换等市场活动,特别是高质量的政府活动。国家需要“良治”,“良治”就意味着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建设的改善、提高和完成。只有保持“良治”的国家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处于这个问题的“核心”。 我们曾经经历了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的过程,眼下,我们还要通过攻坚性的改革,破除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建立制度保障。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保证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