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庆:敢言为何悲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5:35 新民周刊 | |||||||||
张保庆 张保庆:敢言为何悲壮 撰稿/汪 伟(记者) 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任期间,分管国家助学贷款。2005年8月29日,张保庆在新闻发布会上点名批评8个省市对助学贷款政策执行不力。由于他称自己即将退休,这次职务行
张保庆本人评价说,助学贷款政策只是他分管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反响如此强烈是因为“它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情绪,因为我们推动的事情和老百姓的利益相关”。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公立大学学费和学生人数同时激增,贫困学生问题凸现。到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贫困家庭学生占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又占总数的9%。2000年国家开始推出助学贷款政策,原计划每年发放贷款100亿。但政策实施并不顺利,6年贷款总额只有120亿。 2005年7月,国务院研究中心称“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引发中国改革走向的大讨论。教育问题是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张保庆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此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个即将退休的官员,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一个戏剧性的时间节点,一种长时间的期待,佐以中国特色的政治想象,使张保庆最后的官员生涯蒙上了“敢言”的“悲壮”色彩。 张保庆感叹说,“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 自称“没有背景”、“没有台阶”,出身贫苦,靠助学金上完大学的张保庆说,“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也因此有深深的忧患意识。” 他的忧患是有道理的。生于1944年的张保庆在教育部门工作了26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26年使他体会到,教育一事关乎国运,但是要把教育搞好,“太难了”。-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