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李敖:终于归来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5:35 新民周刊
李敖:终于归来开放

李敖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李敖:终于归来开放

  撰稿/潘 真

  2005年秋天,李敖终于跨过浅浅的台湾海峡,由一个知名的概念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了我们面前。

  策划、安排李敖回故乡的凤凰卫视,把此行命名为“神州文化之旅”。十来天里,这个人活生生地从台北到北京、到上海、到香港,参观、演讲、寻故、访友,成功地掀起了一波“李敖热”。回顾全程,凤凰卫视的定位无疑是准确的。

  李敖自1949年离开大陆,睽违故土56载。如今,他以台湾著名学者的身份,在70岁高龄,回家了。渴望以“自己人”身份回到北京的他说,宋人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此行应该是“‘相看两不厌之旅’。你看我高兴,我看你高兴”。在北京,他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我的乡音未改,你们现在讲的话,已经夹杂了许多方言,没我的纯。”从

唐诗宋词里衍生而来的一阕阕“游子吟”,特别打动此岸同胞的心。

  这次文化之旅,引起巨大轰动的当数先后在北大、清华和

复旦的三场演讲——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个性化的标题,临场的随机应变,丰富的内涵——对中国
传统文化
的传承、对中国历史的体味、对人生哲学的阐释等等,在在彰显其演讲才能,令人回味无穷。李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陪同的专家纵论辞章典故,显示出一位年长知识分子的深厚学养。可见台北“秘密书房”里的十万册藏书不是用来装门面的。

  因此,莘莘学子追捧李敖,就中华文化而言,不无积极意义。

  “神州文化之旅”前后,大陆知识界对李敖作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其中,颇有些文化人对他嗤之以鼻。这一现象极富象征意义。在一元化的氛围里僵化得太久了吧,许多人无法面对日趋繁复的世界,太缺乏求同存异的气度。那么,如果李敖的到来能够成为一种提醒,关于多元化、关于宽容,此行岂不又多了一层文化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