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香港经验值得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7:04 新世纪周刊

  撰文/郎咸平 摄影/陈萧军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香港,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保有 现金,降低贷款,应是内地房地产商的现实选择

  中国目前房地产的状况,

  某些方面与香港的历史类似。香港也曾经历好几次大的经济波动,房地产行业的周期
性兴衰特点很明显。这种波动带 来的不可控制的系统风险,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是相当严重的。不过,这些冲击也使得香港的房地产商逐步变得成熟,他们在 规避和化解风险方面,有过失败的教训,但更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内地同行借鉴的。

  从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直至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香港的

房地产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楼市的泡 沫主要产生于这个时期。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受到沉重打击,房地产价格急速回落,社会财富大量萎缩。

  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年底的5年时间里,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比同期香港生 产创造的本地生产总值还多。直到2003年底,地产才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经过几次危机的洗礼,香港房地产行业大浪淘沙,出现了在其他行业少见的垄断局面。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房地产行业逐渐向少数公司集中。目前,被称为行业“四大天王”的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长江实业和恒基兆业,加上会 德丰、信合、合和、太古、九龙仓等大型房地产商,基本控制了香港房地产行业。

  这些公司之所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重要的一点是运用了恰当的风险管理策略。这些风险管理最终都可以表现为一点 ,就是维持较高的现金流和较低的负债率。在楼市大跌的年份里,这些能成功过渡的公司都保持了一种稳健的财务政策,以减 小风险。他们的平均资本负债率(而不是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而现金占总资产比例高达5%-15%以上。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行业的标准。

  与香港相比,中国内地房地产商当前面临的风险同样是不可控制的,例如中央政府的

宏观调控、外国投机资金的涌入 等,因此,取胜之道也是如何成功减小风险的冲击。但是,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商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与香港同行相去甚远。 许多公司有一种自我宽慰的心理,认为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的,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内地房地产公司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导致债台高筑、摇摇欲坠,财务风险越积越严重。平均资产负债率高的惊人, 2004年已经达到75%(这就是说负债与净资产之比约为300%),现金流增加值占总资产比率不到1%。

  这种状态如果继续下去,整个行业必然积重难返,出现一次大的危机绝非危言耸听。因此,要保持公司和行业的稳健 发展,有必要认真学习香港同行的经验教训,实施恰当的风险管理策略。20%左右的资本负债率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来说可 能是望尘莫及,但是至少应该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从各级政府的角度看,应当做好

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长期规划,切勿错误和盲目地把房地产的泡沫视为经济繁荣 的标志。政府不是大商贩,其目标不是要通过房地产获利多少,而是要维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和规范行业的发展,特别要坚决 打击投机风潮。

  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在增加现金流的同时,还要创造新的避险工具,调动各种防范风险的手段,力求在变幻的市场环 境中保持公司的稳定发展。而对于个人,更应该选择适当的购房时机,学会合理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