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新闻会客厅:玉米大王李登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22:15 央视《新闻会客厅》
新闻会客厅:玉米大王李登海

李登海在演播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闻会客厅:玉米大王李登海

李登海在他的玉米地里


新闻会客厅:玉米大王李登海

李登海研究的玉米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12月28日播出“玉米大王李登海”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今天节目一开始,我要带您看几颗玉米,您可能会说玉米谁不知道什么样,那可不一定,咱们来看看。这里摆放的这些玉米,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和普通的玉米不一样,有红色的、白色的、绿色的、黑色的,颜色非
常漂亮,特别要说的是这一颗非常大,非常饱满的玉米,这是在今年10月份刚刚创下了亩产1402.86公斤的夏玉米世界最高亩产的记录,这些玉米全部都是由一位只有函授大专学历的农民培育出来的,而今天他已经成为了身价十几亿的企业家,我们请到的就是被人称作是玉米大王的李登海,你好。

  李登海:你好。

  主持人:您给我们先说说,一个玉米长得好不好,怎么看?

  李登海:这个玉米长得茎比较粗壮,自己本身的子粒饱满,粒重比较高。

  主持人:这个就算是长得很饱满,很漂亮的了是吧?

  李登海:还是有点秃顶。

  主持人:这要一个个都长满是吗?这是创下了今年最高世界夏玉米亩产量的记录,这是不是最大的了?

  李登海:可能还能再长一点。

  主持人:再长多少,长这么多?

  李登海:差不多。

  主持人:那是非常大的玉米了。这些全部都是您培育出来的,看到这些玉米什么感觉?特别亲吧?

  李登海:是,有这种感觉。

  2005年,被研究玉米种业的业内人士称为是“登海年”,因为一个叫李登海的人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玉米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李登海,56岁,山东莱州人,从种玉米到琢磨玉米再到种出让世界瞩目的玉米他花了30年。

  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以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的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最高纪录的到了确认,使我国在夏玉米育种、栽培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2005年11月8日,亚太种子协会在上海授予李登海“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他与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起站在了世界种业领域的最高领奖台上。

  主持人:您是刚刚被亚太种子协会评作中国农业重大贡献奖,您怎样评价一下这个重大贡献指的是什么?

  李登海:袁隆平先生和我分别获得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奖励,我觉得这个突出贡献是我们在中国的粮食生产方面,给我们国家在解决温饱问题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持人:您做玉米种子的培育三十年的时间,这三十年增产了多少?

  李登海:累计面积和增产效益达到900多亿公斤。

  主持人:900多亿公斤的玉米意味着什么?

  李登海:意味着我们能养活,我们国家的平均口粮是350公斤左右。

  主持人:一年?

  李登海:对,人均需要的口粮大概是这个数字。

  主持人:您当时做玉米种子的培育是想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吗?

  李登海:是,我初中毕业以后,正是文化大革命,当时在农村,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当中怎么大有作为,我们新一代农村青年,就想在农村当中怎么干一番事业,摆脱落后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我们的青春都献在农村当中。

  1966年初中毕业后,带着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年仅17岁的李登海回乡务农。3年后因为种的田产量高,他被选进村里的农科队当上了农民技术员。当时的胶东农村正提倡“科学种田”,他的家乡正好是山东莱阳农学院的科研基地。

  引种新的粮食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是当时李登海的主要工作。为了能让粮食有更高的产量,他和很多村里的年轻人整天琢磨怎么样粮食产量再高点。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登海看到一份材料说,美国的玉米亩产达到了1250公斤,而当时我国农村的玉米的亩产量只有200多公斤,这让20岁的李登海吃了一惊。

  主持人:您当时这个震惊是因为亩产差距太大了。

  李登海:对,它是我们产量的八到十倍。外国人能办的事儿,我们中国人也应该能办到,所以我们当时下定决心,必须要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

  主持人:您当时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农村农技员,心里怎么能有这么大一个理想和目标,觉得能够得着吗?

  李登海:我觉得当时我们这一代青年不断学习,我们特别有上进心,有那么一种激情,在农村当中怎么去做一番事业。

  主持人:做玉米育种工作是一个科学工作,要科技,要知识,光有决心,光有勤劳都不够,您下了这个决心之后怎么着手做呢?因为在这之前几乎是一点基础都没有。

  李登海:当时我记得第一次创高产的时候,我们一共十个人,包括饲养员,一头牛,当时播种的时候我就想,多大的行距,种子多深浅,肥料怎么放,放多少,种的密度,大体设计。在这个过程当中都在探索,我们把所有学到的东西,所有学到的技术,全部付诸实施。当时用的粪都是我们用小推车推着,真想在我们这个土地上怎么去创高产。第一年我们就拿了512公斤的产量。

  主持人:第一次种就高产了。

  李登海:对,就在原来的150公斤,不到200公斤的条件情况下,第一年一下过了千斤,对我们从小没有看到,世世代代没有看到玉米高产长得这么样的玉米,对农民是很大的振奋,当时我说给农民树立样板,看到希望。

  主持人: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破记录的是吗?

  李登海:当时这个产量是最高的。

  主持人:第一次把种子种下去,在整个种植培育的过程当中,天天都得去看吧,因为你付了这么大的努力,对它寄予这么大希望。

  李登海:对,几乎天天去看,后来我觉得,小孩出生也没有像对待它这样,不管出去开会,出去办什么事儿,晚上回来我打着手电到地里转一圈,

  主持人:什么时候觉得有可能要突破这个产量?

  李登海:我记得到秋天的时候,大家看到长得特别好,长得又高又大又黑,农民 觉得这个非常了不起。

  主持人:收获的时候,称重的时候你肯定不能错过,你肯定在现场吧,你当时最后出这个数的时候怎么样。

  李登海:出数的时候,我有记录,当时一个县农技站的技术员和我们的副主任在农村当中,我们就在地里丈量面积以后,就把玉米统统收回来,看看打多少斤,最后是512公斤。

  主持人:当时全国那么多科研单位,那么多农业技术人员,为什么你第一次种下去,产量就翻倍了?

  李登海:我们没和别人比,我们就是在这个土地上,让老百姓看到我们高产的希望,看到我们种植农作物当中,解决我们粮食的温饱问题,当时还没有想得太多。但是我想着怎么赶超美国的2500斤。

  主持人:有了大的跨越,但距离您定的目标还差着一千斤呢,我们这儿有一个板子,记录了李总整个粮食不断增产的过程,1972年是512公斤玉米亩产,然后是700公斤,然后是776公斤,然后就是1000公斤,到2005年1402.86公斤,是世界夏玉米的最高纪录,在这个题板上,700公斤标出了红颜色,为什么?是不是一个坎?

  李登海:是一个大坎,这个坎我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种了120多个品种,120多个高产田,基本上没有超过650公斤的。

  主持人:八年的时间都破不了700公斤,您有没有想过,也许这块土地的潜力就这么大了,也许这些种子就是过不了这个数了,做到头了?

  李登海:当时我觉得真着急,我们比2500斤还差了那么远。当时我觉得这个出路在哪个地方,上不去。

  8年时间无法超越亩产700公斤瓶颈,李登海跋涉八天八夜,从山东莱州闯进海南荔枝沟,一年后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是怎么做到的?

  主持人:八年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突破700公斤这个数字,根本问题是解决了什么?

  李登海:品种。

  主持人:这个品种跟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李登海:通过这个图片我给你介绍一个情况,我们以前用的这个品种都是一种平展型的玉米品种,叶片是平展型的,叶片伸出来以后,玉米是高秆作物,玉米的叶片出来以后平展,平展以后又下垂,玉米长这个叶片以后,互相遮光,要想高产,就要把种的每亩的株数,植株要多。

  主持人:平展的占多少。

  李登海:它的叶片互相遮荫。

  主持人:又遮荫,又占地方。

  李登海:遮荫,遮光,阳光照不下去,所以产量就少,密度加不上去以后,产量不行,品种的问题。

  主持人:怎么发现这个品种不能增产,这个长的样子就影响它的产量呢?

  李登海:当时引进一个新的品种叫黄早四,是中国农科院选用的,和我选用的直交系重新组配,在那一年组配了以后,拿着新的种子种了一亩半地,一亩五分三,一下把玉米种下去了。

  主持人:就长成下面这个样子,紧凑型玉米。

  李登海:就是这个样子,紧凑型玉米,紧凑型玉米叶片是朝上冲的,叶片朝上冲的,它的叶片透光性非常好,它适合高密度种植,这是我用了八年的时间才最后从这个平展型的杂交玉米,从农家品种走向了杂交玉米,从杂交玉米的平展型玉米发现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

  1979年,李登海培育的第二代紧凑型玉米亩产达到776.9公斤,一下子轰动全国。按照当时我国的农业发展规划,玉米亩产400公斤是被称为“长江水平”的最高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达到776.9公斤的亩产,这让很多人都无法相信,李登海甚至遭到了农业技术专家的质疑。有人说,“大跃进早已过去了”,李登海是个不高明的骗子。

  主持人:当时不相信的,您觉得最难听的说法怎么说的?

  李登海:最难听的说法就是,都摇头,不可能的事儿,都说是不可能的事儿。再一个就是他们觉得有些浮夸情况,我觉得挺委屈的。

  主持人:您觉得很委屈。

  李登海:觉得比较委屈。

  主持人:特别着急的要跟别人解释,要证明吗?

  李登海:他们来人,我就拿着玉米,我说你看这个玉米能打多少,他们看了以后说能打二两或二两半,我说你再说能打多少,又说能打三两,最后我说你脱粒,这么小小短的穗子,一脱四两八,五两,五两半,个别达到六两,他们也觉得吃惊,没想到产量比原来产量高出这么高,比原来的设想高出接近一倍。

  主持人:这个玉米一搓下来称重比平常要重了一倍以上,比想象的都要多,这一颗玉米粒搓下来称重是可以看得到的,但是亩产您报出来超过700公斤,人家怎么能相信?

  李登海:还是那句话,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这个事儿,赶到海南去,投身这个种子去。比美国还差500公斤,我想我明年应该怎么办,我就开始设计1980年的玉米高产攻关,这一年当中我们从春天开始播种,春播的和夏播的,我想着怎么拿高产,我采取不同的办法,不同的种植方式,不同的肥力条件,不同的密度,采取各方面的措施,高产攻关,到了9月1号那天,突然起了黄色的云烟,风刮过来的,冰雹、大风,40分钟,全部把玉米打成平地,我当时心里心灰意冷,我真难过透了,365天,我们一年只有一次攻关的机会,一年只能种一次,它不是工业,今年在工厂里搞完了明年再搞,不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觉得这一年又完了。

  主持人:一年的时间浪费了。

  李登海:人们往家跑,我就跑到地里去了。地里的水这么深,我自己在地里站着,光在那儿流泪,当时我下定决心,明年再干,365里路我们就这样走出来的,所以后来我唱《三百六十五里路》的时候,我经常说,特别是第二代,万丈的雄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时光将近,依然执着。

  《三百六十五里路》是李登海最爱唱的歌,因为在他心中,这首歌写出了他的经历。为了加快培育玉米新品种,李登海从1978年开始每年夏季在山东种植一季玉米,冬季再到海南,把刚刚收获的种子加代一次,至今已经27个春节没有回过家。

  采访李登海的妻子:我们1976年结的婚,他1978年去的海南,直到2002年的时候,我、我的儿子,还有他的母亲,我们第一次在海南过了一个团圆年,真的不容易。

  为了能培育出更多的新型玉米品种,李登海似乎什么都舍得放弃。1984年,李登海被任命为县科委副主任,但他只在办公室呆了4天就跑回了玉米地。

  也正好在那一年,山东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李登海干脆放弃了吃皇粮的机会,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民营的玉米研究所。当时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体制是科研、生产、推广与销售分离,李登海分析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他觉得只有把科研、生产、销售、推广放在一起,实行产业化管理才能在农业科技领域有所作为,李登海在探索着一条农业科技的新路。

  主持人:您30年的时间培育了30个新品种,这么快的速度是跟这个模式有关系吗?

  李登海:是,与这个机制有关系。我们走出一条非常艰难的,而且非常成功的路子。我们从形式上和资料上得到了国外的模式,我怎么开始新的体制创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现在没有土地,怎么办,当时正是分田到户,我把母亲的户口又办回到农村,因为我的户口办不动了,就把母亲的户口办到农村,有资格获得试验的土地。

  主持人:在农村很多农民希望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母亲刚转过来,你又给她办回去,她一开始有没有不理解?

  李登海:我母亲是个伟大的母亲,非常深明大义,她知道这个事儿,支持我。当时我就在这个地方,很不容易,为了获得科研试验地,村里叫叫价,抬价,谁抬的价高,就给谁。

  主持人:经费要自己挣,实验用的土地要靠自己家里的土地来用,跟着您干的人都有什么人?

  李登海:一个是我的家属,还有几个以前跟我干过的人,另外找了五个光棍,这五个光棍当时没说上媳妇,还有五个比较年轻的小孩。

  主持人:是不是当时好的劳力不愿意跟着您干?

  李登海:当时的条件限制,他们都也不理解,也不太了解我想干这个事儿,但是我觉得我们能干起来,靠我们坚强的毅力和信念,总是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原来就说那个事儿,奋斗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克服了好多困难。

  主持人:您的这种模式,刚才说的都是难处,有什么好处吗?优势是什么?

  李登海:好处就是我想着搞科研,怎么搞,设想出来以后,我和国家的一些科研单位的老师和专家们谈的时候,他们还要今天请示、明天报告,我想今天搞完了,马上付诸实施,我这里搞完了马上就到海南去了,而且我老是在生产第一线。

  主持人:在科研单位看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可能要看他的论文数量、论文质量,您发表了多少论文?

  李登海:我发表的也不太多,20多篇吧。

  主持人:论文对证明您的成绩有多重要?

  李登海:论文,我把我们这种创新的情况告诉整个社会,但作为我来讲,我觉得我们更大的贡献应该在应用科研方面做出新的科研成果,所以科研工作者必须走到田间。

  主持人:有没有算过在这三十年当中,您在田里边待的时间有多少?

  李登海:这三十多年当中,我从来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八小时工作制,拼命工作,拼命抓紧时间搞科研,我二十七个春节都是在海南渡过的。当时我们觉得一开始离开家乡的时候,经常给家里写信,因为当时没有电话,手机都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也想母亲,家里的情况,但后来我觉得有一种自豪感,我们不断地创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的时候,当我们玉米高产向世界顶峰又迈进新的一步的时候,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纪录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种自豪感,也感到自我安慰。

  主持人:现在您的公司上市了,您的身价被估算出十几个亿,上市公司的老总,现在还有时间到田里吗?

  李登海:我要抓紧时间,我亲手抓的是科技,就像比尔盖茨那样,把科研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您现在的时间怎么分配,有多少时间是在田间地头做实验的?

  李登海:接近一半的时间吧。

  主持人:如果有一天不让您到田里去了,您会受得了吗?

  李登海:受不了,我现在得抓紧时间了,我刚才讲了,我从来没有星期天,昨天晚上我还在给海南打电话,几个新品种出来以后赶快加速,因为对我们来讲,宝贵的是时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做更多的事儿,做更大的贡献。至于说我的身价比较高一点,现在我没有这种感觉,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就是我们怎么去把这个事业发展起来,把这个企业发展起来,将来那是纸上富贵的事儿,三年以后,我的钱要贡献在这个事业上,将来成立李登海农业科研基金,支持农业方面,在农村当中有志向的农村青年,去干一份对国家更有益的事业。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新闻会客厅》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