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新闻会客厅:监狱里办起电视节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21:54 新闻会客厅
新闻会客厅:监狱里办起电视节目(组图)

服刑人员看电视节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闻会客厅:监狱里办起电视节目(组图)

服刑人员学习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今年10月1号有一个特殊的电视工作站开始工作了,到现在为止播出了六期电视节目,而他们的固定观众只有一万七千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电视工作站?今天我们就要聊一聊这个话题。我们请到了这个电视工作站的制片人和主持人,给您做一个介绍,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电视工作站的毛伟豪和喻家卿两位,欢迎你们。同时,一家电视工作站工作效果怎么样,要看观众的看法如何,所以我们也请到了这一万七千名观众当中的30位,特别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来到我们的节目,欢迎大家,也希
望你们能在这儿度过一个轻松的时光。另外,在观众席当中,穿着警察制服的应该说就是小毛和喻老师的工作伙伴了。你们两位既是栏目的制片人又是主持人,跟我们讲讲和一般的社会电视台当中的制片人和主持人有什么不一样?

  喻家卿:我以前对电视工作非常陌生,从来也没接触过,第一次告诉我是制片人的时候我还琢磨半天,什么叫制片人,我一直也搞不懂。

  主持人:现在明白什么叫制片人了吧?同时您还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不是感觉一专多能的特点更突出一点?

  毛伟豪:对。我们都是这样,说是制片人,同时还给别人打工,我们既是自己栏目的制片人,同时又是其它栏目的摄像,可能又会是其它栏目的记者,又是配合其它栏目干灯光或者置景,各种各样的活都干。

  主持人:你们制作的电视节目和其它电视节目有什么不一样?

  喻家卿:我们的节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来制作的,反映了他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主持人:和他们靠得更近。

  喻家卿:对。跟他们靠得更近。

  主持人: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看小毛和喻老师制作的一期节目,这个节目的名字叫《末路》,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期节目。

  《末路》

  在监狱管理局制作的电视节目中,有一类是通过对罪行的忏悔来打动服刑人员,强化教育效果的。《特别报道》栏目拍摄制作的节目《末路》,就是其中在服刑人员中反响最大的一个。

  这个节目的主人公是吴若甫绑架案的主犯王立华和他的同伙王庆晓。王立华刑满释放后,伙同他人先后策划了三起绑架案,并曾经在获得三百万的赎金后将一名人质杀害。2004年2月3日凌晨,王立华一伙将演员吴若甫劫持,并向其亲属索要赎金。在被捕的时候,王立华非常嚣张,当时手里还有一枚松发式手雷。即使在法庭上,他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笑脸。但是在喻家卿对他进行独家采访的时候,他的情绪却一度失控。

  (喻家卿采访王立华)

  喻家卿:“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在刑满释放后犯案吗?”

  王立华:“如果判我死缓或无期,我大概在监狱里待20年。那时候我妈有80岁了,我一定好好孝敬她,给她养老送终。可是我姐姐呢,我姐姐为了我没要孩子,她一直把我当孩子。”

  喻家卿:“如果你在世界上留下最后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王立华:“因为我有不少朋友还在监狱服刑,我希望他们出来别像我,多替家人亲人考虑考虑,别太自私。”

  王立华的同案犯王庆晓也在人生的末路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王庆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走到这一步,觉得其实在我们家那种点地、喝点小酒挺不错的。干吗呀?作案有什么用啊,即使弄个三百万、五百万的,也枪毙了!人生一世,有钱没钱都一样。离不开几件事:一是穿衣、二是吃饭、三是娶媳妇。有钱是这几件事,没钱还是这几件事。想明白了,真是没太大用。”

  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王立华在法院的安排下,还是与母亲和姐姐进行了最后的会面。

  (王立华与母亲、姐姐见面)

  王立华母亲:“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妈无能,没教育好你。”

  王立华姐姐:“下辈子就别这么做了。”

  王立华:“下辈子有机会我再报答你们吧。”

  对母亲带来的亲戚们的照片,王立华隔着玻璃回忆着照片上的人的名字,边看照片边说:“我就对得起我自己,其他人我都对不起!”王立华上刑场时穿的衣服,还是他的姐姐给买的。

  主持人:这是你们制作的《特别报道》里边的一期节目,当时为什么想到一定要采访他制作这么一期节目?

  毛伟豪:应该说这个策划案当时是喻老师帮着我做的,他了解到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觉得这个刑满释放的王立华、王庆晓重新犯罪,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报道的一个点,可能对服刑人员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主持人:您坐下来跟主犯聊的时候,看他的情绪,他在被宣判的时候,都挺顽劣的样子,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流下眼泪了呢?

  喻家卿:有一些罪犯,即便他即将走上刑场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样子,这种外衣的其实掩盖了他们一个很脆弱的东西,同时这个脆弱的点也是他心里的一个防线

  主持人:你怎么突破他这个防线就是这个问题了。

  喻家卿:如果说你不找准他的突破口,他就不会说实话,他不动真情的时候,我就会感觉他说的都不是很真实的。原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就是我深入采访这些服刑人员也好,还有刑释人员也好,我要不把他说到流眼泪,我就感觉到我挺失败的。

  主持人:为什么一定要看到眼泪呢?

  喻家卿:因为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采访王立华之前,我也是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尤其当我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他就冲我笑,因为我很有心理准备,他在法庭上都笑,我觉得他对我笑也是很自然的,我想,我会找到不让你笑的时候,所以在跟他采访的过程当中,讲到他的母亲每个月都去监狱看望他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主持人:所以他就当时动了感情。

  喻家卿:对。

  主持人:小毛,你觉得这期节目做到什么程度就实现了你们当时想要做这期节目的初衷了呢?

  毛伟豪:每期节目之后我们都会下去了解一下服刑人员对节目的看法,在事隔一个月之后,还有服刑人员提到,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会怎么怎么样,这是喻老师在采访中的一个提问。我想如果一个节目能有这么一句话、两句话,能够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并且作为一种平常的谈资也好,话口也好,可能我们的教育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目的。

  主持人:这个节目的效果怎么样,你们自己说还不够,我们听听在场观众的想法,《末路》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观 众:就是主犯王立华在与他的家人见面的时候流下了眼泪,还有他临终前的忏悔。我也是一个犯了罪的人,但是我跟他不一样,我还有机会,不像他一样,走向末路,走向绝路,对我来说还有机会。

  主持人:你第一次看到类似这样的一种表白吗?

  观 众:类似这样的表白,或者这种艺术形式很多,但是像这种活生生的现实,用身边的服刑人员这种形式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主持人:有什么不同吗?

  观 众:我觉得它更直观一点,更生动一些,对我内心的震动更大。

  主持人:谢谢你。刚才我们看的《末路》是对大家都有警示作用的一期节目,另外他们还有一个节目叫《回家看看》,却是一个充满了温暖,充满了人情味的一个节目,我们再来看一下。

  《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是监狱管理局电视工作站根据服刑人员的需求制作的一档节目。有的服刑人员刑期比较长,很多年没回过家,很想看到自己家所在地区,现在的发展和变化。

  采访服刑人员

  服刑人员乔彬:“我是服刑人员乔彬,我从小在北京金鱼池长大,在那玩耍,现在那有很大变化。我想通过市局《回家看看》这个栏目看看我家里有什么大的变化,寻找一下回家的感觉。”

  主持人:这个节目给人感觉确实很温暖,在最初的时候怎么有了这么一个想法?

  毛伟豪:我们先下去和服刑人员座谈,了解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很多服刑人员都谈到,离家这么长时间了,想看看家和他们周边的环境,社会的发展变化。

  主持人:这个是大家可以自由点播的是吗?

  毛伟豪:对。

  主持人:通过什么方式呢?

  毛伟豪:最早的时候,在我们试做样片,让服刑人员先知道这个事儿,然后通过服刑人员给我们来信,或者通过他们跟警官,给我们打电话,这种形式点播。到现在做到第六期的时候,已经直接可以通过我们基层的记者站拍摄,服刑人员面对摄像镜头说出我想看什么节目。

  主持人:除了满足他们想家的愿望以外,能看到现在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对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喻家卿:我感觉作为我们工作的经验和通过调查,对服刑人员的理解,人一旦远离家庭的时候,他可能更加珍惜家庭给他带来的一些温暖,当他们在社会上的时候,他每天出门、回家,可能对家的理解不会那么透彻,但是他一旦真正远离家庭的时候,对家的依恋就特别浓。我们通过这个节目,起码满足了他们对家的依恋,同时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家乡的变化,以此来促进他们缩短回家的道路。再有一点,通过这么一个很小的节目,使服刑人员理解到,作为监狱的管理者、监狱的干警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他们内心的一种诉求,了解他们最迫切或者最想了解的事情,或者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这样使他们了解到,干警通过他们的工作,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地结束自己的服刑生活,能够早日与家人团聚,过正常的生活。

  主持人:因为有一种牵挂,有一种动力。有没有谁特别希望能在这儿,用最直接的方式,在《回家看看》点播,去看看自己家周围,请他们去帮着拍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喻家卿:这个机会难得。

  主持人:这是直接就传达了,而且答应了,保证就去办到。你住在哪儿?

  观 众:刚才我在节目的片头基本上已经看到了我们家的面貌。

  主持人:你在哪儿住?

  观 众:片头是西绒线胡同,还有三十一中,我们家就在它的旁边,我看见那个景,非常有感触。

  主持人:你离开家里有多长时间了?

  观 众:一年半。据我所知,那个地方现在已经拆了,可能我再也看不见了,从这里能再回顾一下以前那种记忆,非常好。

  主持人:到你再能回家还有多长时间?

  观众:还有一年半。

  主持人:看到刚才的画面,你刚才说的时候稍微有一点激动,为什么?

  观 众:失去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包括自由,包括亲情。这个场面我可能看不见了,因为已经拆了,所以能再看一眼,心里感觉非常不一样。

  主持人:你担心再过一年半,到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好多地方都不认识了吗?

  观 众:曾经这样想过,但是我不怕。

  主持人:不怕?

  观 众:因为我热爱生活。

  主持人:谢谢你。前面我们看到了,喻老师特别严肃的一次对于行刑前的一个犯人的采访。另外他还有一个节目,是一个读报类型的节目,风格就不一样了,我们来看一下。

  《现在读报》

  虽然在高墙之内,服刑人员对外界的信息也十分渴望,为了能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同步,这个新开办的电视工作站,还专门设了一档《现在读报》的节目,为服刑人员讲述外面发生的新鲜事。

  《现在读报》:

  喻家卿读报:“姚明和火箭队赢球了;盲人钢琴调音师的超人本领;95岁的日本老人创百岁老人百米世界记录; 2005年最迷人的汽车发明。”

  主持人:喻老师在这个节目里拿着一把折扇,往桌上一摔,特别帅,这个折扇是你自己设计的道具吗?

  喻家卿:这个扇子不是我设计的,是我们那些同事们一块来帮着我设计的,因为有个起因,我特别怕热,一到了夏天,这扇子不能离开手。

  主持人:是不是演播室里也特别热?

  喻家卿:演播室里也热,一开始做这个节目的时候也没有经验,特别紧张,老爱出汗,后来他们说你拿着扇子扇就行了,而且你还会感觉到很自然,我拿起这个扇子来,还真感觉到好像落水者抓着一个救命稻草似的,心里立刻就踏实下来了,等到后来我就感觉挺好。到了冷了以后,有一个观众就给我来信,说多冷,你还拿着扇子,不感觉冷。

  主持人:观众看得很细心。

  喻家卿:真是很细心,我也很感谢观众对我的关注。

  主持人:平常我想大家也有机会自己读报纸,喻老师给我们读报和我们自己看有什么不一样?

  毛伟豪:我们当时设计,我们希望他成为凤凰卫视的杨锦麟式的人物。

  喻家卿:一开始的时候读报纸,我的理解就是帮助服刑人员获得更多的一些信息,但是真正读起来吧,我就感觉非常困难了,比如说有的观众说你应该像杨锦麟那样,有的观众说你应该像马斌那样,后来我说他们两个差异太大了,我到底像谁好。

  主持人:您像您自己最好了。小毛,在你们的节目里面,主持人有的是穿警服的,有的是穿便装的,这个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吗?

  毛伟豪:好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应该穿西装,或者正装,我们考虑,因为我们是监狱局办的电视节目,在播新闻的时候,我们也是对服刑人员观众的一种尊重,我们应该穿上正装。在一些其它的节目设置上,我们也是征求了服刑人员的意见,他们可能觉得我们穿上便服会更加有亲近感。我们考虑既然有这个需求,可能我们满足他的需求,节目的教育效果就会更好,所以我们不光是读报节目,包括狱内采风,有两个节目主持人都是穿便装的。

  喻家卿:如果说我们的节目主持人都穿警服,我感觉给服刑人员会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疲劳,因为他们的生活里除了警服就是他们穿的灰的颜色,如果在看电视的时候还是那个颜色,会拉大我们之间的距离。如果我们有些栏目,比较轻松的栏目,穿上便装之后,会给这些服刑人员有一种新鲜感或者亲切感。

  主持人:听得出来,你们在节目筹备的时候,包括在播出当中不断地在根据观众的反映在做调整,我们的记者也了解了一下这些观众对你们更多的期待,我们听一下。

  采访女犯1:“新闻播报能不能长点?老觉得没看够似的。”

  采访男犯2:“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些外部(世界)有代表性的,体现社会潮流的东西浓缩到节目里。”

  采访女犯3:“大家说主持人应该再亲切点,现在看着还是像警察。”

  主持人:大家期待还是要再亲切一点,希望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别太像警察。

  喻家卿:我认为人需要一种情感的交流,作为一个服刑人员来说,我认为他们也有他们的情感世界,尤其是那些真心认罪、悔罪的,愿意走一条重新新生的道路的服刑人员,他就更希望别人能够真的了解他的心情。

  毛伟豪:这个警察并不一定是指的我们的身份。

  主持人:跟他们之间的关系。

  毛伟豪:节目的内容上,或者说我们个人的主持方式上可能过于说教,过于严肃了。

  新中国建立之初,监狱建设和管理基本上是"画地为牢",基础设施也比较简陋。但从那个时候开始,监狱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就非常重视,采用各种教育宣传手段:给服刑人员印刷油印小报,在劳动改造的田间地头,监管人员用自制的纸喇叭对服刑人员进行宣讲。到了1987年,北京的监狱出版了第一张自己的报纸《北京新生报》,监管模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很多服刑人员可以在监狱里学外语,使用微机上网,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为回归社会积极做着准备。

  而电视节目的出现,使服刑人员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生动、鲜活起来,再次成为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全新的平台。

  主持人:现在我们请到的就是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新闻中心的郑兆霖主任,您好。今天录节目,现场来了三十名服刑人员,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讲是第一次的经历,对你们来讲我想也是第一次。请了这么多服刑人员一起到这儿来录制一期电视节目,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郑兆霖:对他们来说确实参加这个活动也是开阔视野一次比较好的机会,本身这次活动对他们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主持人:我们跟大家聊一下,因为我看到,女性好像还化了淡妆,都非常漂亮,哪一位能跟我聊聊,你好,是来之前特意化了妆吗?

  观 众:是,来之前就是为这次采访活动化了妆。

  主持人:化妆品都是自己的吗?

  观 众:化妆品都是监狱为我们一起准备的。

  主持人:平常化妆可以被允许吗?

  观 众:我们平常在节假日还是允许化一些淡妆的。

  主持人:你喜欢化妆吗?

  观 众:喜欢。

  主持人:今天因为参与我们的节目,所以可能会通过电视镜头,公众会看到你的形象,你希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观 众:我希望我带给我的家人,带给所有的朋友,带给所有的社会人士,告诉他们,我现在的心态非常好,我们非常健康,而且我们非常时尚,我们的精神状态整个人是积极向上,热情活泼的。

  主持人:谢谢你。郑主任,不知道您是不是了解,在监狱里女性服刑人员可以化妆,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规定?

  郑兆霖:应该说从2002年开始,允许女服刑人员化淡妆,我想这个举措应该说对于促进她们的改造,保持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主持人:今天我们说的是电视工作站的事儿,为什么到今年的这个时候就想到了要办一个电视工作站?

  郑兆霖:很多老百姓,因为监狱的工作性质,造成了对监狱工作不是十分了解,认为监狱就是看押罪犯的场所,具体监狱工作都有哪些内容,应该说还是知之甚少的,很陌生,应该说对服刑人员的看押、收押、管理,只是我们监狱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监狱工作的更多内容还是改造罪犯,改造人,这是监狱的最终目的和宗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电视应该说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了,非常普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们对服刑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这个平台或者媒体,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报纸或平面上,我们要把这个现代的技术也要运用到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中。

  主持人:像《回家看看》这个栏目,主要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还是起到了一个为观众做一点事情,有一点点服务性质的作用?

  郑兆霖:我想这两个都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激发他们的情感,他们对家的思念,对家的向往,有了对家的思念,家的向往,其实对他们也是个心灵的振动,也是对他们改造的一种效果。

  主持人:这些年来,大墙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电视台的电视工作站的出现是不是一种体现?

  郑兆霖:确实是这样的,应该说监狱的工作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特别是今年,我们局党委提出了以改造人为中心,全面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其实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监狱来说也是一个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当每周六这些电视节目播出的时候,您到下面的监狱里面去看过吗,看过大家收看的情况吗?

  郑兆霖:我去过。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一个场面?

  郑兆霖:应该说大家还是比较欢迎的,甚至有些节目服刑人员看完之后很感动,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泪,我们感到我们能够办这个电视节目,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出我们的作用,我们就感到很欣慰了。

  主持人:看上去是一个小小的电视工作站,但是很多事情就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在悄悄地进步着,感谢大家,谢谢大家参与我们的节目。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新闻会客厅》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