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山西晚报:老百姓为啥有钱不敢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1:31 山西晚报

  作者:刘利军

  [新闻回放] 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截至2005年12月,我国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

  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细心人不难发现,即便是在利率下调、征收利息税的税制刺激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依旧连年攀上新高———居民对储蓄存款的“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而坐拥财富的增长、却不敢轻易消费支出,除了消费信心或投资渠道匮乏的因素之外,最为关键的因素恐怕在于社会保障感的缺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居民消费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

装修。在教育、养老、房子这新“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在没有充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前提下,惟有依赖于财富自足,惟有依赖于手中掌握的存款来收获一份保障感。

  然而,任何一个稍微懂点儿金融的人都清楚,将余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实际上是一件赔钱的生意———物价上涨拉高的通涨指数会完全冲抵掉存款的收益,甚至构成损失,以至于钱越来越不值钱。任何人都能想通的道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究其根源正在于长期以来匮乏的保障感,以至于宁愿只相信银行存款带来的保障幻觉。

  在这些基本的保障问题解决之前,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人们的短视,也没有理由去拿什么投资渠道匮乏来搪塞。没有什么比信心的失守更让人没有安全感的了。回想当年的股市,那时刚刚富起来的一拨人,不正是急着投资,结果被套牢亏了老本吗?尽管这只是特定时期特殊例子,但是对于一家一户靠辛苦挣钱、养家糊口的普通人来讲,却是血的教训啊!

  显然,这些问题不能单纯地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决,也不是简单的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就能奏效的。于社会公众而言,真正能够重新树立起消费信心的关键,在于强化社会保障。有钱不敢花的尴尬,当是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信号,切莫误读了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