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穷”专利与高校“富”论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0:15 红网 | |||||||||
河南洛宁县烟农王保宁,立足农业实践,多年潜心钻研,终于发明了颇为实用的烟苗移栽器,并于2003年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但因为家庭贫寒,加上多年推出专利产品的投入不菲,他的生活每况日下,甚至连每年的专利年费都不能如期缴纳。(1月25日 《洛阳晚报》)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只有高中文化程度,通过个人的自学和摸索,发明了切合农
王保宁的烦恼和愁苦,其实并不太复杂,无非是没钱而已!但正是缺乏必要的资金,他的专利不能得到大规模生产,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只能搁置在家里睡大觉,这是典型的人才浪费和技术浪费!这个事儿,理应有人来管,但目前现状堪忧。 坊间专利发明的窘迫,不能不让人想到高校等机构科研的富庶。在高等学府申请一个项目,可以得到学校的赞助、获得省市政府的资助,甚至能申请到国家的专项基金,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最终可能仅仅“伺候”出一堆“中看不中用”的论文。紧接着便是各类奖项蜂拥而至,领取科研奖励,评审技术职称。再往后,大部分论文再无“出头”之日。 这是另外一种资金浪费和技术浪费。这种浪费,“病根”在于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缺乏推广、转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技术到底是干什么的?邓小平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换言之,技术就是为了引进生产、解放生产、促进生产,倘若对生产“百无一用”,还算得上什么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 有关报道显示,代表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大奖已连续两年空缺。而在各类专业技术发明成果中,人才济济的高等学校所占比例说来寒碜。在科研资金上吃着“大馒头”,却在科学成果中吐着“瓜子皮”,这就是资源浪费!而象王保宁一样的民间发明家,却在自力更生、自济自足的条件下,给整个社会献上一个“大鲜桃”,可爱、可敬,更该保护! 当然,笔者不是要把高校等机构的科研成就一棒打死,而是希望有关部门不要“抓大放小”,忽视甚至忽略了民间的技术力量。最起码,要从各类科研资金的“大蛋糕”中,给民间技术群体保留那么一点。毕竟科技进步和发明创造的舞台上,还活跃着王保宁式的民间发明人。他们的存在让科研的舞台更加精彩,也给科学发明“四面开花”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刘可可 编辑:万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