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是元宵节的新朋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5:2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刘楚汉 2月12日元宵节这天的《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映入眼中,题目是《“洋玫瑰”盖过“土汤圆”———元宵节为何不敌情人节》。 报道以上海为例,巧克力闪亮登场,玫瑰花一枝独秀,而进入“春节冬眠期”的酒
放在平时,我一定会跟着报道去思考:是啊,元宵节为何敌不过情人节呢?但今天,思维却变了个方向。忽然就想到了早上还没起床时耳朵中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想到了厨房里已经热气腾腾的汤圆。起了床,吃着汤圆,给儿子说着元宵节和年的故事,听着依然连绵不绝的鞭炮声,我忽然奇怪,谁说元宵节退却了,它分明鲜活地根植于我们心中。 再看报道,我恍然大悟:元宵节不敌情人节,更多指的是商业炒作层面。情人节是商家们正在争夺的一个阵地,各方正合谋将其营造成一个利益增长点,正处于炒作期的情人节当然要显得更热闹了。而元宵节却自古如此,虽不张扬却已内化,而且二节分工不同,元宵更多地是属于家庭内部———吃着元宵,盘算着后天的情人节,这并不矛盾,土节、洋节,它们本都可以“和平共处”,为什么一定要人为地将它们推上PK台呢? 传统节日确有走“衰”之势,但传统趋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罪在洋节。个人以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不仅要土节,还要洋节———多几个洋节起码能多几份放松休闲的理由。 保卫传统节日,提法不可谓不正确,但首先我们不能在思想上把洋节和传统节日对立起来,不能寄希望于抑制洋节来弘扬传统文化。经济的全球化催化了全人类的价值趋同,土节、洋节势必要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