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谁救了张新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2:41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 (李秀平)如果没有张新亮的亲人们坚持为他伸张正义、如果不是韩淑娟的亲人们善良、如果不是河北 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05年度掀起“疑罪从无”风暴,张新亮会是另一番命运。

  四位叔叔:坚持不用指定律师

  “家里人都认为,杀人的,绝对不是张新亮。家里一致同意请律师,而且还要请‘高’一点的律师。”在解释“像张 新亮这种可能会被判重罪的情况,司法机关会为其指定辩护律师,而家人为什么坚持自己请律师”时,张新亮的四叔如是说。

  “家里人”包括张新亮的父亲、叔叔、姑姑、婶子等亲人。

  “根据现场(看),张新亮没有这个思路,又是剪电话线又是伪装现场,他做不了这么高难度的事;现场有喷溅血迹 ,而张新亮穿着那身衣服五六天都没换过,衣服和鞋上一点血迹没有;那天下午他送了两趟货,杀了人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 样去送了两趟货,凭我侄子的智商做不到。”

  “外面有人杀妻,是有了‘小蜜’。张新亮这个样子能有什么?他媳妇聪明能干,怎么会把她杀了呢?”

  ……

  2006年1月1日,张新亮的几个叔叔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

  当初,案件一到邢台市检察院,他们就请了

石家庄的宋振江律师。

  “一开始,请律师的费用是张新亮的父亲承担的”。张立保突然撒手尘寰,几个弟弟觉得责任落到了自己头上。

  后来,案件两次被河北省高院发回重审,两次被判处无期徒刑。在这种情况下,“家里人一致表示要去北京,把最好 的律师请来”。

  张新亮的一个叔叔来到北京。几经周折,他来到司法部某研究机构。

  “如果张新亮是杀人犯,我这个当叔叔的去陪绑。”说着,他拿出邢台中院第一次判处死刑和第二次判处无期徒刑的 判决书:“全世界有这样的判决书吗?就差两个字。”这两份判决书,全家仔细核对过,所有内容都一样,惟有第一份判决上 的“死刑”和第二份的“无期徒刑”这几个字不同。

  “司法部的人看了这样的判决书也很吃惊”。后来,“司法部的人”帮他找到了顾永忠律师。而后者也是“发现案子 判得有问题”,答应出庭辩护。

  2005年4月27日,河北省高院开庭审理张新亮一案。顾律师的精彩辩护,博得了张家人一致称赞。

  妻子家人:没有落井下石

  说到张新亮无罪释放的原因,顾永忠特别提到了韩淑娟的亲人。他们没有像佘祥林的妻子一家那样给有关机关“施加 杀人偿命的压力”。

  事发前几天,一场盛大的羊绒交易会在清河县城举办。

  1999年10月8日,张新亮开着自己的三轮车把家住乡下的岳母接来看热闹。13日,交易会结束,他又用三轮 车把老人送回了家。

  这个生育了7个子女的贫寒母亲做梦也没想到,此次一走,竟是和心爱的小女儿诀别。惊闻噩耗,老人痛不欲生。

  但在得知公安局把女婿当成杀害女儿的凶手抓起来时,善良的老人连连摇头:“小亮连个鸡都不敢杀,还敢杀人呀? ”

  韩淑娟的一位哥哥也是做

汽车配件生意的,与妹妹一家常来常往。韩淑娟的两个外甥女在县城上学,就住在姨妈家里 。韩淑娟遇害后,警方对三人都做了调查。“人家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证实或怀疑是张新亮所为。”张立国告诉记者。

  后来,《清河报》对案件做了报道,文章活灵活现地把张新亮描述为“邪恶的”杀妻凶手后,善良的韩家人开始疑惑 了。张妮告诉记者,她曾听见姥姥自言自语:“不是他,能是谁呢?”

  “偶尔,姥姥会冒出一句‘反正已经没这个闺女了’。”张妮说。

  张新亮无罪释放后,他的叔叔们打电话给两位老人,说让张新亮去看看他们,老人回绝了:“6年多了刚放下,一见 到他又勾起来了。”

  老人也许是怕见到女婿,又“勾起”失去小女儿的彻骨之痛,也许依旧在疑惑女婿是不是杀死女儿的人。毕竟,案件 还没有真相大白!

  河北高院:“疑罪从无”风暴

  《燕赵都市报》在盘点2005年“河北法治进程”时,张新亮案被列为“影响河北的十大案件”之一。“‘疑罪从 无,无罪推定’理念被司法实践广泛采用”位居“年度经典”的首位,而经典表现的例证也是张新亮案。

  河北省高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朱良酷在点评此案时说:“……以往基于种种原因,法院对于证据存在问题的案件, 往往不愿也不敢选择宣告无罪,而是降格以求,该判死刑的判死缓,该判死缓的判无期,‘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司法 理念不能完全贯彻……近几年,类似张新亮这样被宣告无罪的案件不断增多。”

  报道援引省高院的消息说,该省在严惩严重暴力犯罪的基础上,凸显的一个亮点,就是保证无罪的公民不受法律追究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省各级法院共宣布无罪74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新亮成了法治进步的见证者。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2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