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不是赚钱机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9:58 中国青年杂志 | |||||||||
前些时,有几个博士相继自杀;最近,一位胡润榜排行第二的富商评价说:员工中最差的是博士;而长期以来,“傻 得像博士”是社会流行语——“博士形象”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走近南开“十杰”伍志文,你会了解一个当代博士的生活与追求。
文-冉文伟 揭开中国之谜:钱到哪里去了? “把钱拿好,买了酱油快点回来!”5岁的伍志文接过妈妈递过来的10元钱,紧紧攥在手心里,穿过田野间的小路 ,到镇上去。路两旁的稻子已经开始抽出美丽的稻穗,在微风中优雅地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伍志文不时地揪下一枚叶子, 放在嘴里吹几声口哨。直到买东西的时候,才发觉手里的钱已经不翼而飞。 他一步一挪地往家走,妈妈正焦急地在路口张望着。“钱、钱丢了。”他低头小声说。妈妈眼睛瞪得老大,然后一把 拉上他就去找,来回找了两趟也没找着。一进家门妈妈就边哭边找扫把,他拔腿就往山上跑。 坐在山坡上,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生那么大的气,不就一张小纸片嘛。他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挣好多这样的纸片, 让妈妈高兴。天快黑了,山林中阴影浮动,隐隐似有什么东西在草丛中爬行。他有些害怕,这时猛然听到妈妈和哥哥在高声呼 唤他的名字,他连忙答应着,三个人一路沉默地走回家。后来他才明白,10元钱是全家八口人好多天的口粮呢。 从那时起对钱这个东西他似乎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这种情愫一直绵延到他读研的时候,他了解到一个被美国经济 学家麦金农称作“中国之谜”的问题,立刻被吸引住了。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实际货币供给量大大高于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国家印的钱太多了 ,物价就会上涨。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虽然存在大量“超额”货币供应,反而一度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态势。如何 解释这一怪现象?通俗点说,中国发行的“过多”的钱,都跑到哪儿去了?通过反复的实证分析,伍志文认为金融资产增加或 囤积的结果是,更多的资金在虚拟经济部门而不是在实体经济部门流转,所以不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简单点说,就是很 多钱被存起来了,真正被使用的钱并不算多,物价因此没有上涨。 2002年,伍志文的相关论文发表后,电子版点击次数高达1万多次。这篇文章先后获得了“魏勋经济科学奖”和 《经济学季刊》2003~2004年度最佳论文提名奖。以前还没有一个在校学生能够获得这两项殊荣中的任何一项,伍志 文可谓首开先例。他还受邀到北大就此文作了专题演讲。 也许是从小的经历,让他对研究货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就了他的今天。从硕士到博士,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 目的成绩:在南开的历史上,他是唯一连续四年获得南开“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的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30多篇,两 次应邀到北大作报告,两次荣获“魏勋经济科学奖”。就房地产等重大现实问题撰写的内参报告,四次获得天津市政府和中央 部委领导的批示和采纳…… 为了揭开金钱的面纱 伍志文年少时的记忆有很多是与钱纠缠在一起的。尤其是一次次为钱所困的情景,可谓刻骨铭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当别人为考上大学而摆酒庆祝的时候,他和家人却为3000多元的学费发愁。 热心的邻居大伯带伍志文一起去修路。一到工地,包工头冷眼打量着这个戴眼镜的瘦弱少年,安排他去挑水。那是工地上最累 的活儿,伍志文挑起两只半米高的大桶就走。从山下挑到山上,两里多铺满石子的山路,是伍志文一生走过的最艰难和漫长的 路途,他看到了骄阳下自己的身影如此渺小。肩膀磨出了血,额头上暴出了青筋,但是好强的他并没有想到退缩。再苦也要凑 够钱上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 十天之后,包工头笑着拍拍伍志文的肩膀,让他和大伙一起去挖土。开学前,又黑又瘦的他紧紧攥着用自己的血汗换 来的300元钱回家了。 有了这段经历,他才深深懂得,为什么有的民工因为拿不到工钱而自杀,为什么他们花钱那么节省,却愿意拿出所有 的积蓄甚至举债让孩子上学。他望着如血的残阳中起伏的山峦,发誓要让所有的人都不再为钱受苦。 为了心中的愿望,他一直努力学习。大三那年,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又在他的心头掀起轩然大波,看到那么多人 顷刻之间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跳楼自杀,他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钱”的神秘莫测。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掌握这么多 人的命运?人类怎样才能不为钱所困,成为金钱的主人? 从小到大对于钱的困惑纠结在他的心头,让他一连几天徘徊在校园僻静的角落里。原本学国际贸易的他最后决定报考 国际金融系的研究生,他要揭开金钱的神秘面纱,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出谋划策。 毕业那年正逢数学科目改革,因数学所限伍志文考研意外落榜。他应聘进入一家大型超市,六个月后就被升为采购部 经理。 第一次怀揣着几万元钱回家过年,除夕夜全家人在院子里燃放起当地的特产——浏阳花炮,璀璨绚丽的烟花照亮了深 邃的夜空,照亮了家人的笑脸。一个计划正在他心头默默酝酿,他要让更多的人露出灿烂的笑容。2000年秋天,他辞掉了 年薪10万的工作,瞒着家人悄然来到天津准备考研。尽管单位愿意出资让他在本地在职读研,并给他加薪升职,但是这一切 都没能挽留住他北上追梦的脚步。 早晨6点从租来的住处出发,骑着破自行车去高校上自习,中午在教室里趴一会儿,晚上10点教室关门出来,在操 场上跑半小时,回到住处再接着学。2001的夏天,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开大学金融系录取。 研二时院里破例推荐他为南开“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参评“十杰”必须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以上,而 且要德才兼备,而他凭借九篇核心刊物的论文和品学兼优的表现,成为南开硕士生当选“十杰”第一人。2003年9月,研 三的他获准提前一年由研究生转攻博士,有位老师评价他:“一年赚了别人几年赚的钱,两年读了别人三年读的书。” 为搞研究,他过春节在家待上三四天就又赶回学校,有时就一整天在宿舍里闷着查数据、建模型、翻译国外资料,饿 了泡包方便面充饥。连女朋友也劝他,不必这么累。对他来说找个好工作早已不成问题,但是他无法摆脱心头的使命感。他记 得有一句歌词是“我的口袋,有33块”,想到有些人口袋里可能连这点钱也没有,想到那些明知会死还要去挖煤的矿工,他 就有一种紧迫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更多一点,希望钱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而不是苦难。这些都 促使他在学术的道路上马不停蹄。 原名“志钱”不爱钱 伍志文研究的是货币与金融问题,其实就是“钱”的问题。有趣的是他小时候的名字就叫志钱,过去家里太穷了。上 小学时一位老师帮他把名字改成志文。 虽然与钱有“缘”,而且还搞专门研究,但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经济”头脑。因为小有名气,不少企业找他做项目, 待遇丰厚,依然被他婉拒,因为不想成为特殊利益的代言人,“带着满身铜臭是研究不清钱的问题的。”在金钱与学术之间, 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与冷静。“有饭吃就行。”这是他的口头禅。 但出身贫寒的他对别人却很慷慨。同学有困难向他借钱几年不还他也不会讨要,在路上遇到乞丐,他每次都会掏零钱 给他。同学说你傻啊那是个骗子。但伍志文却说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他最高兴做的一件事是每月从稿费里拿出几张百元大钞给 家境贫寒的学弟学妹改善生活,虽然自己最后只剩一点生活费。最近,学院要推选他为市“三好”学生,但是他主动提出放弃 ,把名额让给了别人。 伍志文的超脱还表现在他兼经济学院博士生会主席、学习部部长、经研所班长数职于一身。不了解情况的人肯定以为 他有官瘾。 如果说大学时当干部还有点“好处”的话,但是到了博士生阶段再当干部其实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因为学校和单位看 重的只是博士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 但毕竟社会工作还是需要有人来干。所以,面对老师期待的眼神,他既感到了责任,也觉出了压力。全院博士生有四 五百人,而且人员构成复杂,有官员有硕导有学生,出身不同,大家都在忙,没人愿听你招呼。在抓耳挠腮一番之后,他还是 微笑着点了头。 从此他就更忙了。学院要请某个专家来演讲,从打电话,发请帖,去机场接来宾,负责招待工作,到贴宣传海报,担 任主持,一次活动下来,一向精力充沛的伍志文也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气。 如果没有繁忙的社会工作,他的学术成果肯定更多。有时刚坐下来,脑子里冒出一点灵感的火花,一个电话来了,就 被打断了。一遍遍给同学打电话,发通知,协调人际关系,处理感情问题,放假订火车票等等,搭上时间不说,还赔了不少电 话费。 许多人听说伍志文的成果和他的“官职”,就会想像他是一个不苟言笑或者呆气十足的人物,实际上他爱玩爱笑,爱 唱卡拉OK也爱蹦迪,还是运动健将。 “追求一段浪漫的爱情,是我一生不变的初衷。”这句话竟然一度是伍志文的座右铭。不过因为一直埋头学习,直到 研二时他才终于邂逅了属于自己的浪漫。 懂得协调生活的他并没有只陶醉于自己的爱情和快乐中。作为学生干部,他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周围的博士生们。“ 出来放松一下吧。”他年纪不算大,却像个大哥一样关注大家的身心健康,积极地组织文体活动。当然,他组织活动还有一个 目的是当红娘,帮助已到婚嫁年龄的博士生解决个人问题。为了搞好活动,他不惜自己掏钱租场地。 在伍志文的研究领域里,钱是至高无上的“老大”;但在伍志文的精神世界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博士不是赚钱机器 近来关于博士的报道很多,伍志文对此也有很多话要说,他希望社会能够对博士有更多的理解。 问:网上正在流传一位在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二的建筑商关于博士的一番言论,他说“员工最差的是博士,其次是MB A”,请问对他的话你怎么看? 答:我觉得这是对博士的一种误读,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反映了一种金钱价值观,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对博士 的看法不能太功利,博士不是万能钥匙,也不是赚钱机器,他们对社会的作用要从长期来看。可持续发展不能靠血汗工厂,科 教兴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问:那你认为博士应该怎么定位,博士究竟是要干什么的? 答:博士是出“思想”的人,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智力库,提供的更多是公共产品和可持续发展力。博士应该明白 自己的价值不是只为个人谋利益,要有功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问:博士生在校这几年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答:有人说读博士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这首先要求通览这个领域的所有文献,二是在这个领 域开创新理论,这意味着你必须整天绞尽脑汁。货真价实的博士不是混出来的。 问:但搞学问毕竟还是比较安稳的吧? 答:搞学问也是一种冒险,因为一个领域国内外数不清的人在研究,谁知道自己能走多远,“学者一梦半生缘”,成 名成家的只是极少数。很多博士愿意默默为学术付出一生,但是社会的功利性要求又与他们的理想相冲突,让他们面临两难选 择,他们生活得并不那么轻松。 问:是否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造成了连续出现大学生包括博士自杀的报道?怎样才能避免? 答:关于博士自杀的事情,这确实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这件事情引起我很大的触动,在同班的博士生自杀之后, 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博士生工作的重要性。关于博士生自杀的事情,我的看法是: 不要过于大惊小怪,这毕竟只是个体行为,个体有选择生的权利,也有选择死的自由。博士不是圣人,也是凡人一个 ,有七情六欲,有生老病死。 超越个别事件,关注博士生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博士生自杀确实从某一些方面暴露出 博士生教育存在问题。博士生作为一个高学历群体,也是一个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就业压力,发表论文和科研的压力,经济压 力、社会压力、感情压力等多种压力伴随着博士生。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尤其是感情问题,这是很多大龄博 士生承受的难以排解的最大压力。名利情乃人生三大关,概莫能外。很多博士能够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惑,他们生性不张扬 ,处事低调,做事执著,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名利诱惑。这些性格特点,成为他们事业和科研成功的动力之源。反过来,这种 性格特点,如果用在交朋友、谈恋爱方面,优点可能变成了缺点,尤其是当遇到不欣赏这种性格特征的异性朋友的时候,对爱 情的执著,往往是喜剧变成悲剧。现有的博士生教育过于强调发表论文,而忽视了对博士生兴趣的培育、对博士生性格的塑造 、情操的陶铸和心理的教育。选择从事科研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需要承担风险,而对知识和科研的不尊重,这是对博士 生从事科研热情的极大打击,比如社会上盛行的“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的顺口溜,就从某些方面暴露了当前我国社会的 “脑体倒挂”问题,一些博士生的生存状况甚至不如一般的本科生,这是对知识的蔑视,不利于博士教育的发展。博士生自杀 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问:有一些博士生因为不愿给导师做课题或写论文而退学,这样轻易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 答:确实存在部分导师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使他们不能有自己的学术独立性或者自由时间。我知道外校一个 退学的,他后来出国去了。不过有时到了国外也是给别人打工,只能努力协调一下吧,中庸一点。也有不少好导师,但是最重 要还是自己努力。 问:面临毕业,博士生应该比较好找工作,很多单位给的条件也很诱人? 答: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还没签单位,想去高校的多,许多企业也不要博士,嫌博士不会赚钱,小的高校大家又不愿 去,因为科研条件差。有的单位说是待遇高,但却多年兑现不了。还有的不知道要博士是干什么的,只是拿博士当门面,反正 在博士就业方面,还有不少压力和问题。 问: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想考博的人越来越多,你对他们有什么忠告? 答:考博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辛苦而枯燥的工作,终生不停地学习,并且能从晦涩的理论和枯燥的数 字中得到乐趣,若不能,最好别考。 责任编辑:韩春丽 中青亮点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