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福建港口走出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6:25 南风窗

  福建港口走出尴尬

  □本刊记者 钟岷源 

  发自福州

  “造船能力的大小与港口的深浅密切相关,而港口吞吐能力的大小又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连接相辅相成。”对于马尾船厂的“地域局限”及福建的港口建设,不仅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有以上论述,孙中山早在1919年就在其《建国方略》中有所预见。

  针对闽江下游日渐淤塞的情况,孙中山提出采用东流刷沙的办法,闭塞福州城上游故道,引水冲击南港,“自罗星塔以至于海,必须范围整治之,以求一深30英尺以上之水道,达于公海。于是福州可为两世界大港间航洋汽船之一寄港地点”。遗憾的是,孙中山的愿望未能化为现实。

  沦落的尴尬

  “福建的港口历史上曾因‘海上丝绸之路’而辉煌。”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谢国财对本刊记者说,“泉州最负盛名,福州港的规模也很大。”

  中国3.4万公里的海岸线,福建约占1/6,岸线资源居全国之最。“福建最少有6个地方可建30万吨的深水港,这种天然的优越条件连上海、大连、青岛也不具备。”福建社科院院长严正告知记者。

  然而,令人深感尴尬的是,福建虽称海洋大省,却非港口大省。迄今为止,福建不仅没有一个港口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名,而且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多数港湾处于搞搞水产养殖、作为渔船避风港的初级开发状态。即使是这些年福建重点开发的湄洲湾,其潜力也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元朝年间堪称“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现在的吞吐量无法跨越3000万吨的门槛。

  福建港口专家论坛会上,交通部水路运输司副司长张钧雷认为,上世纪80年代,湄洲湾与深圳的盐田港、宁波的北仑港、大亚湾曾经被交通部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中转港。20年前,这4个港口条件相差无几,处于同一起跑线上。20年后,以盐田港为主体的深圳港口群已经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宁波港和盐田港都已成为亿吨港,而湄洲湾港口吞吐量只有3000万吨,个中原因值得思索。

  福建面对的台湾海峡是世界货物运输最繁忙的国际黄金水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而福建港口的码头费、集装箱拖车费、报关费等相对较高,福州货物都从马尾到香港等候大船中转,运到美国的货物,中转费占运费的1/3。”严正为此呼吁,“福建新一轮经济发展应当集中力量建深水大港。”

  开拓腹地

  但是,港口的规模必然受制于其背后经济腹地的范围,这正是福建港口发展长期裹足不前的深层原因之一。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研究员坦承,早在10年前,福建就提出发展港口经济的思路,但当时福建经济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连接港口的陆路交通也欠发达,加上福建直接腹地狭小,所以港口很难有大的发展。

  然而福建陆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提供了可能,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港口腹地范围。

  福建分管交通的副省长李川告知本刊记者,“现在,交通方面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点与点、行政中心与行政次中心对接的思路,转向以港口发展为核心,注重港口与腹地对接,实现条条道路通港口。”

  今年1月15日,总投资173.5亿,全长246.5公里的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贯通,它是福建省第一条通往内陆省份的通道。其全线通车后,意味着福建港口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货运集散腹地,将为赣、湘、鄂以及西部省份的货物进出提供便捷的通道。

  一个月之后,李川又在福州召开的闽省高速公路工作会议上宣布,“十一五”期间,福建将以宁德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四大港口为高速公路起终点,打通这些港口向内陆省份的集疏运通道,以此拓宽“海峡西岸港口群”的经济腹地。

  目前,福建的发展已跨入工业化中期,2003年重化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轻工业,由于福建属于重工业原燃料不足、依靠输入,而工业品市场主要依靠出口的省份,随着石化、汽车、能源、钢铁等需要大运能的港口支撑的重化工业项目的落地,福建发展港口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

  海峡港口群

  “事实上,目前福建从北到南有50多个项目在建,这些项目全部依托港口。”福建省交通厅厅长徐钢举例说,“比如湄州湾南岸投资260多亿元人民币的中、美、沙特合资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90亿元的江阴钢铁厂,一期投资56亿元的可门火电厂等大型项目都是依托港区布点。

  有关专家坦言,当前福建港口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若不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港口,迅速壮大港口辐射能力,福建港口的现有腹地随时都可能被邻省港口抢占。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以深圳港、广州港为代表的华南珠三角港口群、以上海港为代表的华东

长三角港口群和以天津港、大连港为代表的华北环渤海港口群之后的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  

  福建方面迫切地要把港口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计划将厦门港逐步建成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国家主要港口,向国际中转港方向发展;福州港着力开发外海深水区,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发展为以干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湄洲湾依托石化产业链等项目带动,逐步发展成以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枢纽中心。

  在《福建省港口布局规划》中,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沿海港口定位为海峡西岸港口群,要与台湾港口共同组成海峡港口群,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港口群协调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在2040年前使港口经济成为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使沿海港口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和现代物流的基础。

  对于福建的“阶段性目标”,交通部水路运输司副司长张钧雷提出,珠三角、长三角已迈向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也有长足发展,福建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创造新增长点,除了要做好港口功能定位,还要有大胸怀,做到资源共有、战略共商、利益共享。

  对此,一直关注“海峡港口群”远景的福建华侨大学张向前教授表示,台湾海峡东西岸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与台湾的高雄、基隆、台中三大国际港口相比,福建的港口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两岸如能优势互补,完全可以把台湾海峡看成一个超级天然良港,构建台湾海峡港口群,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航运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风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