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浙江瑞安教改困局:民工子女分流地方教育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5:49 新民周刊

  中央财政每年都要拨款给中西部地区用于义务教育;而实际上,中西部许多学生已随父母外出异地求学,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他们所占用的是借读地区的教育资源。“教育助学凭证”的推行,可以化解这一现实矛盾。

  撰稿/杨艳萍(记者) 杨 江(记者)

  浙江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叶耀国最近遇到了一桩烦心事:自从2001年瑞安在温州地区率先推行“教育助学凭证”,迄今5年多时间里,筹集资金近千万,帮助了1万多名贫困学生按时入学。2003年,这一政策开始惠及来瑞安打工的外来民工子女。让叶耀国始料不及的是,2005年开始,民工子女在瑞安就学人数出现了明显增加,近3个学期以来,增幅越发显著,致使瑞安市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瑞安地处民营经济异常活跃和发达的浙南地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2005年它的排名是39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重视教育的传统,使瑞安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一直在国内同等规模的城市中位居前列。2002年,瑞安市财政对教育拨款2.52亿元,2003年是2.88亿元,2004年超过4亿元。然而瑞安教育投入的力度,始终无法跟上就读民工子女增长的速度。

  经过调查叶耀国发现,从2003年开始,到瑞安市借读的外来农民工子女数以每年4000人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秋季,在瑞安市借读的农民工子女数已过3万人大关。更为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不对外招生的今年春节,居然有3000多农民工子女拥到瑞安要求转学。来自全国各地在瑞安打工的民工,不仅送来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送来了亲戚朋友的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天瑞安面临的问题,是否也正在逐步向其他一些城市逼近?

  外地生源涌入瑞安

  拖家带口送孩子到瑞安读书,外来民工看中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瑞安基础教育发达。历史上瑞安就是浙江省的“教育强县”,大名鼎鼎的瑞安中学,不仅是浙江省18所重点高中之一,还位居全国重点高中百强之列。这所学校每年高考重点大学入学率都在60%以上。良好的教学质量,对外来民工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叶耀国对记者说,“不同省份存在消费水平的差别,有的民工在瑞安月入1000元,与他在安徽月入600元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大。这样在孩子读完一、二年级后,父母就带着孩子返回故乡。刚回去读三年级,孩子的成绩是全镇第一。到了六年级,成绩就已经混同于一般水平。这时候有的父母就会为了孩子的学业,为了孩子的将来,重回瑞安打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其次是孩子在瑞安读书学费便宜。2003年起,瑞安当地政府向1.8万多名外来务工子女推出了“阳光助学”工程。规定所有在瑞安务工的外来民工,只要持暂住证和夫妻双方任何一方企业出具的证明,他们的子女就可以无条件在瑞安市学校就近入学,享受瑞安市民的“同城待遇”,免除学费;每年瑞安市还从这些民工子女中,推选出1000名家庭条件相对不好的学生,经过申报、公示等程序,报由市财政拨出专款,发放教育助学凭证,免除所有费用。

  这样一来,民工们很快发现,拥有优越教育资源的瑞安,孩子读书的费用甚至要低于安徽、贵州、江西等一些相对贫困地区。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外地适龄学生接踵而至。

  教育助学凭证

  目前,瑞安的“教育助学凭证”经费来源主要有四块:政府拨款;从市的教育基金中提取;从收费总额中提取10%;社会捐助。主体教育拨款还是流向公办学校,“教育助学凭证”的发放对象,只局限于民办普高、职高的学生和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的贫困生。2001年9月,“教育助学凭证”一经推出,在国内便引起极大反响。这种方式对国内原有的政府教育投入体制进行了大胆创新,其核心就在于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

教育公平

  瑞安的教育助学凭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无排富性模式”,即给所有适龄儿童等面值的教育券,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收费标准不同的学校,不足部分自己支付,以促成自由的教育市场。这主要体现于民办职高的助学政策方面。另一种是“排富性”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前一种模式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平性原则,主张只给低收入者或有特殊需要的家庭以特殊的补助,主要体现于扶贫助学政策方面。

  “教育助学凭证”,在瑞安起步于对就读民办学校的职高学生进行补助。当时共拨款200万元,每位学生补助200元。到了2002年,这一做法进一步完善,民办普高每招收一名瑞安籍学生,奖励200元,民办职高奖励300元,学校凭教育凭证到教育局领取奖励。

  在基层从事多年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叶耀国对记者说,“农民平常浪费最大的资源就是时间,而时间又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财富。农村孩子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如果考不上普通高中该怎么办?16岁的年纪,无一技之长,他在社会上无法立足。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叶耀国说,人的一生道路漫长,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那一两步。政府关心农民问题,就应该花大力气解决他们的孩子在19岁前的职业培训。面对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实,做好农家子弟的职业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出对农民的关心,其实也是在为政府减轻就业压力。

  过去职高的收费普遍偏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就读,日常开销还不算大。到了职高,一年的学费就要3000元,再加上生活费,3年下来就需要3万,一些生活拮据的农村子弟,就此放弃了求学之路。

  实施了“教育助学凭证”制度后,瑞安民办普高和民办职高的招生数开始成倍增长,有的民办学校甚至200%完成招生计划。经济杠杆调整教育结构的有效性得到了最大释放。在瑞安,职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学生刚踏上工作岗位,月收入基本能达到1000元,年收入过万就可以算脱贫。农村的孩子在19岁以后就可以养家糊口,经过努力还能成为技术员或者工程师。

  民工子女分流地方教育资源

  2003年以后,瑞安将“教育助学凭证”扩大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发放标准为低保家庭和孤儿: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初中生520元,高中生2000元;贫困生为:小学生每人每年320元,初中生420元,高中生1500元。为了防止特困生在学期结束后辍学,当地教育局在学期结束前就发放“教育助学凭证”。

  瑞安莘塍镇第六小学,是当地最大的民工子女学校。由于学校临近瑞安最大的一个工业园区,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学校958名学生,95%都是外地民工子女,他们分别来自江西、安徽、贵州、湖南和湖北等地。今年春节开学后,又有133名外地学生转入,原先坐48个人的教室,现在间间都挤到近60人。

  莘塍六小的校长季光荣对记者说,外来打工者上班早出晚归,学校也就变成了托儿所。有的父母早上6点就把孩子送来,中午自己不能回家吃饭,孩子就留在教室里,晚上他们6点不下班,老师们就要陪孩子等下去。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学校原本紧张的师资力量,还要再分一部分出来轮流留校值班。

  “民工子女就像候鸟一样,流动性很强。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上百名学生流入或流出。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以前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有的是人民出版社的,有的是浙江出版社的。另外,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差异。经常是老师把一个孩子的小毛病纠正得差不多了,他却忽然转学走了。教师在心理和体力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新学期开始,季光荣遇到了一些颇为棘手的问题。当地工作的民工不仅送来了自己的孩子,还带来了外甥或者侄子。民工的理由也很充分,孩子在家没人管,他出外打工只能带在身边。按照瑞安教育局的规定,如果家长没有在瑞安务工且手续不齐全,学校要尽量劝其回原籍就读。“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学校不收好像也没道理,既然送上门来,我们一般还是会收下的。”季光荣说。

  叶耀国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民工子女应该就近入学。结果就造成在工厂企业集中的区域,学校人满为患,孩子上学变成了大难题。假如家长听从政府的调配,哪所学校有空余名额就将孩子送到哪里就读,还可以解决1万-2万人。不过这种方法会给孩子和家长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并不为学生家长所接受。

  瑞安现在200多所学校中,有28所中的民工子女超过60%。中西部贫困省份,中央财政每年都要拨款用于义务教育,跟随打工的父母转学外地的孩子们,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瑞安地方经济实力雄厚,在教育经费上得不到国家财政拨款。这就意味着这些民工子女不仅享受不到家乡的优惠和补贴,还要占取一块瑞安的教育资源。

  叶耀国说,按照一所学校1000人的规模来计算,每年增加近5000名民工子女,满足他们读书的需求就要每年再建5所新学校。瑞安是否有能力为其他省份分担义务教育的工作?这笔日渐庞大的开支让财大气粗的瑞安市政府也开始感到了压力。

  借助国家财政化解矛盾

  “单纯依靠地方努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出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在叶耀国看来,化解这一矛盾的方法并不是没有。他建议,国家教育部可以在全国范围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眼前最为现实的问题是,瑞安是一个预算内可用资金达10多亿元的全国百强县,拿出近千万元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并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对于全国许多财政收入并不尽如人意的地区来说,上千万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这一地区“教育助学凭证”能否得到推广?如果可行它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叶耀国认为,教育部可以将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接入,以“教育助学凭证”的方式直接发到贫困地区每个学生的手中。这一凭证可以全国通用,学生持“凭证”就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的学校借读,并以此抵冲学杂费。被借读的学校最后持“凭证”向国家兑换经费。

  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一些地方截留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又可以最大限度盘活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使之更为有效发挥作用。国家、学校、学生实现“三赢”,义务教育法也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主要还在于直接办学校。政府每年花在学生身上的钱,老百姓看不见。而用‘教育助学凭证’的形式把补助发到学生手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就变成了一种看得见的福利。用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求得教育效益和公平的最大值,这是推行教育凭证制度的本质所在。”叶耀国说。-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